一种便于观察换水的恒温恒湿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4210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恒温恒湿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观察换水的恒温恒湿箱,包括恒温恒湿箱,换水组件包括安装于恒温恒湿箱顶部的水泵,水泵输出端连接有连管,连管另一端与供水端口连接,供水端口卡接于恒温恒湿箱上并与恒温恒湿箱内的加湿器连通设置,水泵输入端口通过水管与蓄水箱连接,且恒温恒湿箱外侧连接有对加湿器内部水位进行检测的液位传感器,通过液位传感器实时监测加湿器内部水位信息,然后将检测的数据信息输送至外部控制端,当检测到的数据信息不在阈值内时,水泵工作,将蓄水箱内的水源通过连管输送至加湿器内,对其进行补水,且缓冲座与支座配合,形成缓冲底座,对设备工作产生的振动进行辅助消除。对设备工作产生的振动进行辅助消除。对设备工作产生的振动进行辅助消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观察换水的恒温恒湿箱


[0001]本技术涉及恒温恒湿箱
,具体为一种便于观察换水的恒温恒湿箱。

技术介绍

[0002]恒温恒湿箱也称恒温恒湿试验机、恒温恒湿实验箱、可程式湿热交变试验箱、恒温机或恒温恒湿箱,用于检测材料在各种环境下性能的设备及试验各种材料耐热、耐寒、耐干、耐湿性能。适合电子、电器、手机、通讯、仪表、车辆、塑胶制品、金属、食品、化学、建材、医疗、航天等制品检测质量之用。
[0003]专利申请号CN202022519829.6提供的一种便于观察换水的恒温恒湿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操作平台,所述箱体的正面铰链连接有玻璃观察门,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螺母安装有水箱,所述箱体的内壁顶部固定安装有无影灯,所述箱体的内壁上固定焊接有观察平台,所述观察平台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横架固定样本装置,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循环水管,所述水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水管,所述连接水管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水阀,所述连接水管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储水箱,所述箱体的内腔底部固定焊接有压缩加湿器,所述箱体靠近压缩加湿器的上方固定安装有风机,所述箱体的内腔正面安装有散热栅格板。
[0004]但是,上述恒温恒湿箱缺乏对其内部加湿器进行智能加水的组件,需要人工实时观察,使用较为麻烦,缺乏一定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06]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恒温恒湿箱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0007]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观察换水的恒温恒湿箱,能够解决现有恒温恒湿箱缺乏对其内部加湿器进行智能加水的组件,需要人工实时观察,使用较为麻烦,缺乏一定的实用性的问题。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便于观察换水的恒温恒湿箱,其包括:恒温恒湿箱、换水组件和支撑组件;
[0010]恒温恒湿箱;
[0011]换水组件,包括安装于恒温恒湿箱顶部的水泵,水泵输出端连接有连管,连管另一端与供水端口连接,供水端口卡接于恒温恒湿箱上并与恒温恒湿箱内的加湿器连通设置,水泵输入端口通过水管与蓄水箱连接,蓄水箱连接于恒温恒湿箱顶部,且恒温恒湿箱外侧连接有对加湿器内部水位进行检测的液位传感器;
[0012]液位传感器及水泵均与外部控制端电性连接;
[0013]支撑组件,置于恒温恒湿箱底部,用于对设备整体进行支撑。
[0014]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便于观察换水的恒温恒湿箱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恒温恒湿箱前端左侧开设有放置试验箱的连接槽,后端开设有束线的接线端口,以及与外部控制端连接,进行报警提醒的报警器。
[0015]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便于观察换水的恒温恒湿箱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呈矩形等距连接于恒温恒湿箱底部的缓冲座,缓冲座底部连接支座,缓冲座通过连接端板与恒温恒湿箱连接。
[0016]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便于观察换水的恒温恒湿箱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恒温恒湿箱后端对应接线端口下方连接有布线组件,布线组件包括连接于恒温恒湿箱后侧的布线板,布线板上从左至右呈线性等距开设有多个布线槽,且布线板外侧铰接有线夹。
[0017]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便于观察换水的恒温恒湿箱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槽内安装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输出端端部连接试验箱,并带动试验箱自连接槽内做直线往复运动,试验箱外侧开设有透明视窗。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液位传感器实时监测加湿器内部水位信息,然后将检测的数据信息输送至外部控制端,当检测到的数据信息不在阈值内时,水泵工作,将蓄水箱内的水源通过连管输送至加湿器内,对其进行补水,且缓冲座与支座配合,形成缓冲底座,对设备工作产生的振动进行辅助消除,且能降低一部分因振动而产生的噪音,同时,接线端口与布线板上开设的布线槽配合,对设备元件的连接线进行辅助限位固定,且线夹能进一步对接线进行限位,增加接线的布线平整度。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20]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00恒温恒湿箱、110连接槽、120接线端口、130报警器、200换水组件、210水泵、211连管、220供水端口、230蓄水箱、240液位传感器、300 支撑组件、310支座、320缓冲座、321连接端板、400布线组件、410布线板、 411布线槽、420线夹、500试验箱、510透明视窗。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6]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7]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0028]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9]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观察换水的恒温恒湿箱,通过液位传感器实时监测加湿器内部水位信息,然后将检测的数据信息输送至外部控制端,当检测到的数据信息不在阈值内时,水泵工作,将蓄水箱内的水源通过连管输送至加湿器内,对其进行补水,请参阅图1

4,包括,恒温恒湿箱100、换水组件200和支撑组件300;
[0030]请继续参阅图1

4,恒温恒湿箱100,恒温恒湿箱100前端左侧开设有放置试验箱500的连接槽110,连接槽110内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11,后端开设有束线的接线端口120,以及与外部控制端连接,进行报警提醒的报警器130;
[0031]请继续参阅图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观察换水的恒温恒湿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温恒湿箱(100)、换水组件(200)和支撑组件(300);恒温恒湿箱(100);换水组件(200),包括安装于恒温恒湿箱(100)顶部的水泵(210),水泵(210)输出端连接有连管(211),连管(211)另一端与供水端口(220)连接,供水端口(220)卡接于恒温恒湿箱(100)上并与恒温恒湿箱(100)内的加湿器连通设置,水泵(210)输入端口通过水管与蓄水箱(230)连接,蓄水箱(230)连接于恒温恒湿箱(100)顶部,且恒温恒湿箱(100)外侧连接有对加湿器内部水位进行检测的液位传感器(240);液位传感器(240)及水泵(210)均与外部控制端电性连接;支撑组件(300),置于恒温恒湿箱(100)底部,用于对设备整体进行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观察换水的恒温恒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恒湿箱(100)前端左侧开设有放置试验箱(500)的连接槽(110),后端开设有束线的接线端口(120),以及与外部控制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宇于文静袁春美李东飞张丽鹏王莹朱华云王超男程佳园金秋陆爽王熙哲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吉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