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智能计算控制矫正和判断好坏的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3718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智能计算控制矫正和判断好坏的机器人,包括移动小车、捡球装置、校正装置以及收集装置,所述车体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用于收集羽毛球位置信息的摄像头,所述车体上还安装有控制器以及智能避障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摄像头采集数据,识别到场地上的球类情况,识别羽毛球后,移动小车朝着识别到的羽毛球方向移动,并且通过吹风管吹动羽毛球的裙带,致使羽毛球的头部先进入开口内,从而可使羽毛球的头部被夹持件夹住,并且通过提升件将羽毛球提取至车体内部,从而实现了自动捡球操作,避免人工收集,省时省力。省时省力。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智能计算控制矫正和判断好坏的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装置
,具体为一种可智能计算控制矫正和判断好坏的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对于羽毛球训练场而言,每次训练完后,训练场上会四处分布大量的羽毛球,这使得训练后进行羽毛球收集时变得十分繁琐,而目前主要是人工收集,收集人员在不断重复弯腰拾捡动作时不仅耗时耗力且会对收集人员的腰部和腿部造成损伤,现有的普通捡球机器人,虽然能够对羽毛球起到收集的作用,但是不能够对拾取的羽毛球进行好坏判别,这样好球与坏球就会统一被收集到一个容器中,不方便使用,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可智能计算控制矫正和判断好坏的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智能计算控制矫正和判断好坏的机器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智能计算控制矫正和判断好坏的机器人,包括移动小车、捡球装置、校正装置以及收集装置,所述移动小车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用于收集羽毛球位置信息的摄像头,所述车体上还安装有控制器以及智能避障系统;
[0005]所述移动小车包括车体以及能够驱动车体万向移动的轮毂,所述车体的前侧下方开有用于使羽毛球进入车体内部的开口,所述开口呈前端宽后端窄的喇叭型状;
[0006]所述捡球装置包括用于夹取羽毛球头部的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夹持羽毛球头部后通过提升件向上提升至两个夹板之间,提升过程中将平躺的羽毛球转动至头部朝下裙带朝上,两个夹板夹住羽毛球裙带后,受第一电动推杆驱动将羽毛球推送至校正装置处进行校正;
[0007]所述校正装置包括固定在夹板内壁上的垫片,所述垫片的内壁轮廓与标准羽毛球的裙带外部轮廓相吻合,所述校正装置还包括用于向外撑压羽毛球内壁的撑压件,所述撑压件通过升降件滑动或滑出于羽毛球内;
[0008]所述收集装置用于将校正后的羽毛球进行叠摞收集。
[0009]优选的,所述夹持件包括环块,所述环块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充气后夹持羽毛球头部的气环,所述提升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通过第一电机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上啮合套接有滑块,两个滑块之间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环块固定连接在支撑杆的端部。
[0010]优选的,所述撑压件包括撑座,所述撑座的外壁上套接有充气后对羽毛球裙带内壁撑压的第一气囊,所述升降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通过第二电机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两个第二立柱之间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
两端啮合连接在第二螺杆上,所述撑座固定连接在移动板的下侧壁上。
[0011]优选的,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内部通过第三电机转动连接有托盘,所述托盘上以圆周阵列的形式放置有多个用于收集羽毛球的叠摞筒,所述收集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校正后的羽毛球运输至叠摞筒内的运输件。
[0012]优选的,所述运输件包括倾斜设置的滑道,所述滑道的底端位于校正装置的正下方,所述滑道的下方转动连接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通过第四电机驱动旋转,所述传送带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拨杆,位于上方的拨杆贯穿滑道的侧壁并滑动连接在滑道的内部实现拨动羽毛球在滑道的内部滑动,所述滑道的高端向下弯曲并与叠摞筒的口部对齐。
[0013]优选的,所述滑道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用于将羽毛球裙带吹至朝下状态的吹嘴。
[0014]优选的,所述车体的前侧且位于开口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用于将羽毛球导入开口内部的导向板,所述车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车体的前侧壁且位于开口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吹动羽毛球裙带的吹风管,所述吹风管与风机的出风口连通。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立柱的上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支撑杆的两端活动啮合连接齿条。
[0016]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档杆,所述滑块的侧壁上开有凹槽,所述档杆活动卡接与凹槽活动卡接。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专利技术通过摄像头采集数据,识别到场地上的球类情况,识别羽毛球后,移动小车朝着识别到的羽毛球方向移动,并且通过吹风管吹动羽毛球的裙带,致使羽毛球的头部先进入开口内,从而可使羽毛球的头部被夹持件夹住,并且通过提升件将羽毛球提取至车体内部,从而实现了自动捡球操作,避免人工收集,省时省力;
[0019]2、本专利技术通过校正装置对拾取的羽毛球进行校正处理,使变形(裙带变成椭圆)的羽毛球进行复位至标准状态,且通过探测杆对羽毛球裙带四周外壁进行按压时,通过探测杆与转杆上的触点接触关系判断羽毛球是否发生损坏,然后根据判断数据,使收集装置在收集羽毛球时,好球与坏球分开收集,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I;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II;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剖视图I;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剖视图II;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风机、吹风管、吹嘴、气环、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车体、轮毂与开口处的剖视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夹持件与提升件处的剖视图;
[0027]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立柱、支撑杆与环块处的结构示意图I;
[0028]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立柱、支撑杆与环块处的结构示意图II;
[0029]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导向板、吹风管与开口处的剖视图;
[0030]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夹板、第一电动推杆、第五电机与第三螺杆处的剖视图;
[0031]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校正装置与夹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升降件、夹板与第三电动推杆处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撑座、第二电动推杆、滑套、连接杆、转杆与探测杆处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5为本专利技术的滑套、连接杆、转杆与探测杆处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6为本专利技术的吹嘴、滑道、传送带与叠摞筒处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7为本专利技术的滑道、传送带与拨杆处的爆炸图。
[0037]图中:1、移动小车,101、车体,102、轮毂,103、开口,2、捡球装置,201、夹持件,2011、环块,2012、气环,202、提升件,2021、第一立柱,2022、第一电机,2023、第一螺杆,2024、滑块,2025、支撑杆,2026、齿条,2027、档杆,2028、凹槽,3、校正装置,301、垫片,302、撑压件,3021、撑座,3022、第一气囊,303、升降件,3031、第二立柱,3032、第二电机,3033、第二螺杆,3034、移动板,4、收集装置,401、收集箱,4011、箱门,402、第三电机,403、托盘,404、叠摞筒,405、运输件,4051、滑道,4052、传送带,4053、第四电机,4054、拨杆,5、夹板,501、第一电动推杆,502、第五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智能计算控制矫正和判断好坏的机器人,包括移动小车(1),所述移动小车(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用于收集羽毛球位置信息的摄像头(6),所述移动小车(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用于收集羽毛球位置信息的摄像头(6),所述车体(1)上还安装有控制器、智能避障系统以及捡球装置(2),所述移动小车(1)包括车体(101)以及轮毂(102),所述车体(101)的前侧下方开有开口(10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校正装置(3);所述捡球装置(2)包括用于夹取羽毛球头部的夹持件(201),所述夹持件(201)夹持羽毛球头部后将羽毛球推送至校正装置(3)处进行校正,所述车体(101)上转动连接有卷轮(21),卷轮(21)的上侧低于平躺在地面上的羽毛球头部的中部,卷轮(21)表面设有硅胶凸起;所述校正装置(3)包括固定在夹板(5)内壁上的垫片(301),所述校正装置(3)还包括撑压件(302),所述撑压件(302)通过升降件(303)滑动或滑出于羽毛球内,所述撑压件(302)包括撑座(3021),所述撑座(3021)的外壁上套接第一气囊(3022),所述升降件(303)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立柱(3031),所述第二立柱(303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通过第二电机(3032)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3033),两个第二立柱(3031)之间设有移动板(3034),所述移动板(3034)的两端啮合连接在第二螺杆(3033)上,所述撑座(3021)固定连接在移动板(3034)的下侧壁上,所述撑座(302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羽毛球上端口部的第二气囊(18),所述滑道(4051)的内部设有用于向上顶压羽毛球头部的第三电动推杆(19),所述撑座(3021)的四周侧壁上均匀转动分布有多个转杆(11),每个转杆(11)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2),所述撑座(3021)的侧壁上通过第二电动推杆(14)滑动套接有滑套(13),所述连接杆(12)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滑套(13)的侧壁上,所述转杆(11)的下端通过弹簧(16)转动连接有探测杆(15),所述探测杆(15)与转杆(11)的侧壁之间设有活动连接的触点(17)用于检测羽毛球裙带是否折断。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晨曦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