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卷曲显示模组及可卷曲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3692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27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卷曲显示模组及可卷曲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用于解决可卷曲显示模组在展平之后的平整性较差的技术问题。其中,可卷曲显示模组包括:可卷曲显示面板和设置在所述可卷曲显示面板的背光侧的背面支撑膜;所述背面支撑膜包括沿垂直于所述可卷曲显示模组的卷曲方向延伸的重量调整区;位于所述重量调整区的所述背面支撑膜中设置有重量调整件,位于所述重量调整区的所述背面支撑膜的重量,大于位于所述重量调整区的相邻区域的所述背面支撑膜的重量。所述背面支撑膜的重量。所述背面支撑膜的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卷曲显示模组及可卷曲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可卷曲显示模组及可卷曲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柔性显示技术的发展,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OLED)显示出了其在柔性显示中的巨大潜力。OLED柔性显示模组兼具大尺寸和便携式的特点,其应用范围包括固定式柔性显示模组和可折叠显示模组。
[0003]相关技术中,为了满足显示模组在非使用状态时方便存放和携带的要求,可卷曲显示模组越来越多受到人们的关注。当可卷曲显示模组处于非使用状态时,可以将可卷曲显示模组逐圈收卷,使可卷曲显示模组呈多层卷绕方式收卷在卷轴上。当可卷曲显示模组处于使用状态时,可以将可卷曲显示模组释放,经释放而展平的可卷曲显示模组能够为用户提供大尺寸的显示面积。
[0004]然而,上述方案中的可卷曲显示模组存在一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卷曲显示模组及可卷曲显示装置,用于克服可卷曲显示模组存在的缺陷。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可卷曲显示模组,其包括:可卷曲显示面板和设置在所述可卷曲显示面板的背光侧的背面支撑膜;所述背面支撑膜具有沿垂直于所述可卷曲显示模组的卷曲方向延伸的重量调整区;位于所述重量调整区的所述背面支撑膜中设置有重量调整件,位于所述重量调整区的所述背面支撑膜的重量大于位于所述重量调整区的相邻区域的所述背面支撑膜的重量。
[000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卷曲显示模组,通过在可卷曲显示面板背光侧的背面支撑膜设置沿垂直于卷曲方向延伸重量调整区,在位于所述重量调整区的所述背面支撑膜中设置有重量调整件,使得位于所述重量调整区的所述背面支撑膜的重量大于位于所述重量调整区的相邻区域的所述背面支撑膜的重量,这样,在可卷曲显示模组展平之后,在重量调整件的重力作用下,可卷曲显示模组能够尽快恢复平整,从而能够减轻甚至避免可卷曲显示模组在展平之后出现的翘曲现象,提高了可卷曲显示模组在展平之后的平整度,使得可卷曲显示模组具有良好的卷曲性能。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重量调整区位于所述背面支撑膜的边缘区域。如此,使得可背面支撑膜的边缘区域的重量大于边缘区域的相邻区域也即中间区域的重量,从而减轻甚至避免可卷曲显示模组在展平之后出现的翘曲现象。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背面支撑膜沿垂直于所述卷曲方向间隔分布的两个边缘区域分别设置有所述重量调整区。这样,在可卷曲显示模组展平之后,在背面支撑膜的两侧的重力调整件的重力作用下,可卷曲显示模组能够尽快恢复平整,从而能够减轻甚
至避免可卷曲显示模组在展平之后出现的翘曲现象,提高了可卷曲显示模组在展平之后的平整度。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沿着相对的两个所述重量调整区相向的方向,至少一个所述重量调整区的中的所述背面支撑膜的重量逐渐减小。这样,既能够使得可卷曲显示模组易于卷曲,且能够减轻甚至避免可卷曲显示模组的翘曲现象。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重量调整件所采用的材料的密度大于位于所述相邻区域的所述背面支撑膜所采用的材料的密度。这样,能够简化可卷曲显示模组的结构,能够实现可卷曲显示模组的轻薄化。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重量调整件所采用的材料的柔韧性大于位于所述相邻区域的所述背面支撑膜所采用的材料的柔韧性。这样能够使得位于所述重量调整区的背面支撑膜具有良好的回弹能力,从而能够减轻甚至避免可卷曲显示模组边缘的翘曲现象。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重量调整件所采用的材料包括填充胶。这样,填充胶能够将可卷曲显示面板和背面支撑膜粘接,提高可卷曲显示面板和背面支撑膜的连接可靠性。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沿朝向所述可卷曲显示模组的平行于所述卷曲方向的中心线的方向,所述重量调整件所采用的材料的密度逐渐减小。这样,既能够使得可卷曲显示模组易于卷曲,且能够减轻甚至避免可卷曲显示模组的翘曲现象。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位于所述重量调整区的所述背面支撑膜设置有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填充孔;各所述第一填充孔的直径相等;沿朝向所述可卷曲显示模组的平行于所述卷曲方向的中心线的方向,多个所述第一填充孔中的重量调整件所采用的材料的密度逐渐减小。这样,不仅能够减轻甚至避免可卷曲显示模组边缘的翘曲现象,而且能够提高重量调整件与第一填充孔的孔壁的连接可靠性。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一填充孔的轴向平行于所述可卷曲显示模组的厚度方向。这样,能够简化第一填充孔的加工操作,能够简化在第一填充孔中涂布填料形成重量调整件的操作,从而能够简化背面支撑膜的制备过程。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一填充孔,关于所述可卷曲显示模组平行于所述卷曲方向的中心线对称分布。这样能够提高可卷曲显示模组受力均匀性。
[00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填充孔为通孔。这样,在重量调整件采用填充胶制成时,重量调整件还与可卷曲显示面板的背光侧接触,从而能够提高背面支撑膜与可卷曲显示面板的连接可靠性。
[00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重量调整区为镂空部;沿朝向所述可卷曲显示模组的平行于所述卷曲方向的中心线的方向,位于所述镂空部内的所述重量调整件所采用的材料的密度逐渐减小。这样,制备背面支撑膜的过程中的操作步骤相对简单,能够提高可卷曲显示模组的制备效率。
[00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重量调整区设置有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二填充孔。
[00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沿朝向所述可卷曲显示模组的平行于所述卷曲方向的中心线的方向,多个所述第二填充孔的直径逐渐减小;多个所述第二填充孔中的所述重量调整件所采用的材料的密度相等。这样,既能够减轻甚至避免可卷曲显示模组边缘的翘曲
现象,而且能够省略掉制备过程中更换填充胶的操作步骤,能够提高可卷曲显示模组的制备效率,而且,能够提高重量调整件与第二填充孔的孔壁的连接可靠性。
[002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填充孔的轴向平行于所述可卷曲显示模组的厚度方向。这样,能够简化第二填充孔的加工操作,能够简化在第二填充孔中涂布填料形成重量调整件的操作,从而能够简化背面支撑膜的制备过程。
[002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二填充孔关于所述可卷曲显示模组平行于所述卷曲方向的中心线对称分布。这样能够提高可卷曲显示模组受力均匀性。
[00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填充孔为通孔。这样,在重量调整件采用填充胶时,重量调整件与第二填充孔能够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填充胶还与可卷曲显示面板的背光侧接触,从而能够提高背面支撑膜与可卷曲显示面板的连接可靠性。
[002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位于所述重量调整区的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卷曲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卷曲显示面板和设置在所述可卷曲显示面板的背光侧的背面支撑膜;所述背面支撑膜包括沿垂直于所述可卷曲显示模组的卷曲方向延伸的重量调整区;位于所述重量调整区的所述背面支撑膜中设置有重量调整件,位于所述重量调整区的所述背面支撑膜的重量,大于位于所述重量调整区的相邻区域的所述背面支撑膜的重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卷曲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量调整区位于所述背面支撑膜的边缘区域;优选的,所述背面支撑膜沿垂直于所述卷曲方向间隔分布的两个边缘区域分别设置有所述重量调整区;优选的,沿着相对的两个所述重量调整区相向的方向,至少一个所述重量调整区中的所述背面支撑膜的重量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卷曲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量调整件所采用的材料的密度大于位于所述相邻区域的所述背面支撑膜所采用的材料的密度;优选的,所述重量调整件所采用的材料的柔韧性大于位于所述相邻区域的所述背面支撑膜所采用的材料的柔韧性;优选的,所述重量调整件所采用的材料包括填充胶。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可卷曲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沿朝向所述可卷曲显示模组的平行于所述卷曲方向的中心线的方向,所述重量调整件所采用的材料的密度逐渐减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卷曲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重量调整区的所述背面支撑膜设置有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填充孔;各所述第一填充孔的直径相等;沿朝向所述可卷曲显示模组的平行于所述卷曲方向的中心线的方向,多个所述第一填充孔中的所述重量调整件所采用的材料的密度逐渐减小;优选的,多个所述第一填充孔的轴向平行于所述可卷曲显示模组的厚度方向;优选的,多个所述第一填充孔关于所述可卷曲显示模组平行于所述卷曲方向的中心线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第一填充孔为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卷曲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量调整区为镂空部;沿朝向所述可卷曲显示模组的平行于所述卷曲方向的中心线的方向,位于所述镂空部内的所述重量调整件所采用的材料的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财黄沅江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