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的农药化工场地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3674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化的农药化工场地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装置包括装置箱、化学氧化组件、热脱附组件、抽提组件和PLC控制器;装置箱上设有处理箱和污染物浓度检测仪,化学氧化组件包括设在装置箱上的药剂箱和设在装置箱内,且与药剂箱连接的加液喷头;热脱附组件包括卡接在装置箱内的移动板、设在移动板上的红外加热棒和移动电机,移动板上设有移动丝杠,移动电机为移动丝杠提供动力;抽提组件包括设在装置箱侧壁上的吸附箱和套设在红外加热棒内部,且与吸附箱连接的抽提管,红外加热棒上设有抽提孔;PLC控制器分别与各用电设备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结构设计合理,能耗低,污染场地修复效果显著,适宜推广使用。适宜推广使用。适宜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的农药化工场地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污染场地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的农药化工场地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农药原药生产大国,农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水等因管理不善均可能造成场地污染。农药污染场地多具有生产历史长、污染程度高、污染组分复杂、异味问题突出等特点,相比一般工业污染场地,危害更大、风险更高,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土壤环境问题。
[0003]农药化工场地以有机污染为主,异位化学氧化和热脱附技术是处理低渗土层条件下有机污染土壤的常用技术,但是常规化学氧化技术搅拌均匀性差、养护周期长、氧化效率低;热脱附技术能耗高,产生的尾气极易造成二次污染问题,经济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化的化学氧化结合热脱附技术的农药化工污染场地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化的农药化工场地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包括装置箱、化学氧化组件、热脱附组件、抽提组件和PLC控制器;装置箱下端设置有底座,内部套设有与底座固定连接的处理箱,处理箱的两个侧壁上端均设置有进料孔;装置箱上端面两侧均设置有与进料孔导通的料槽;装置箱上端设置有污染物浓度检测仪,污染物浓度检测仪的检测探头分别位于两个料槽内部;
[0006]化学氧化组件包括药剂箱和加液喷头,药剂箱滑动卡接在装置箱上端,药剂箱内部设置有电加热板,加液喷头设置有数个,各个加液喷头均匀分布在两个进料孔内部,且各个加液喷头分别通过导管与药剂箱连接,连接处均设置有电控阀;
[0007]热脱附组件包括移动板、红外加热棒和移动电机,移动板和移动电机均设置有两个,两个移动板均滑动卡接在装置箱内部,且位于处理箱的两侧,两个移动板的上下两端均螺纹连接有与装置箱内壁转动卡接的移动丝杠,各个移动丝杠的端部均贯穿装置箱的侧壁,且均设置有连接带轮,位于装置箱同侧的两个移动丝杠上的连接带轮通过皮带连接,两个移动电机分别设置的底座上端面两侧,且两个移动电机分别为装置箱两侧的其中一个移动丝杠提供动力;红外加热棒设置有数个,各个红外加热棒均匀分布在两个移动板靠近处理箱的一侧,处理箱的侧壁上贯穿设置有与各个红外加热棒位置对应的通孔;
[0008]抽提组件包括吸附箱和抽提管,吸附箱设置有两个,两个吸附箱分别设置在装置箱前后两个侧壁上;抽提管的数量与红外加热棒的数量对应一致,各个抽提管分别活动套设在各个红外加热棒内部,红外加热棒上下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数个与抽提管导通的抽提孔;位于处理箱两侧的各个抽提管分别通过导管与两个吸附箱连接,连接处均设置有抽吸泵;
[0009]PLC控制器分别与污染物浓度检测仪电控阀、电加热板、红外加热棒、移动电机和抽吸泵电性连接;PLC控制器中存储有农药污染场地常见的修复技术参数数据库,化学氧化和热脱附修复技术均有各自的启动条件以及不同场景下对应的工艺参数设置,如采用过硫酸盐作为化学氧化药剂时,PLC控制器能够自动调整电加热板加热温度为55~65℃;当采用高猛酸盐作为化学氧化药剂时,PLC控制器能够自动调整电加热板加热温度为15~25℃。
[0010]进一步地,处理箱上端敞口设置,处理箱内部活动卡接有转移网箱,转移网箱上端活动卡接有能够与处理箱上端开口处密封连接的盖板,转移网箱侧壁上设置有进料孔导通的开槽;通过设置转移网箱,便于对修复后的污染土壤进行转移回填,能够有效提高本专利技术的土壤修复效率。
[0011]进一步地,转移网箱内底部设置有连接箱,连接箱上端面竖直设置有数个空心套管,各个空心套管内部均转动卡接有轴杆,各个轴杆的底端均贯穿连接箱,且均设置有连接齿轮,各个连接齿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各个轴杆上均套设有数个驱动蜗轮,各个空心套管的两侧均转动卡接有数个搅拌杆,各个搅拌杆分别通过蜗杆与驱动蜗轮啮合连接,各个搅拌杆远离空心套管的一端分别与转移网箱的内壁转动卡接;底座内部设置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能够与其中一个轴杆活动卡接;搅拌电机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设置搅拌杆,一方面能够化学氧化药剂与污染土壤充分混合,提高污染土壤的化学氧化效果,另一方面能够使污染土壤受热更加均匀,从而提高污染土壤的热脱附效果。
[0012]进一步地,装置箱的两侧均设置有齿轮箱,两个移动电机分别位于两个齿轮箱内部;通过设置齿轮箱能够提高本专利技术的安全性。
[0013]进一步地,两个料槽内部均成对设置有通过齿轮啮合连接的破碎辊,装置箱侧壁上设置有为破碎辊提供动力的破碎电机,破碎电机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利用破碎辊能够对污染土壤进行粉碎处理,从而降低了污染土壤的修复难度。
[0014]进一步地,抽提管一端贯穿红外加热棒,另一端贯穿移动板,位于移动板内部的抽提管上套设有一端与移动板内壁抵接,另一端与抽提管外壁卡接的复位弹簧;抽提管外壁上与各个抽提孔位置对应处均设置有启闭滑板;当装置箱内部两侧的两个移动板相互靠近后,两个移动板上的红外加热棒相互接触,从而使两个抽提管抵,抽提管上的启闭滑板与抽提孔脱离,实现抽提孔与抽提管的导通,从而减少了污染土壤加热过程中热量的流失。
[0015]进一步地,各个抽提孔上均设置有阻隔滤网;通过设置阻隔滤网,能够避免土壤颗粒进入抽提孔而造成抽提孔的堵塞,提高了装置运行时的稳定性。
[0016]进一步地,移动板的上下两端均转动卡接有能够与装置箱内壁卡接的导向滚轮;通过设置导向滚轮,能够提高移动板移动时的平稳性,从而能够实现红外加热棒与处理箱上的通孔的精准对接。
[0017]进一步地,盖板上设置有吊耳;利用吊耳便于对转移网箱进行吊装转移。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化的农药化工场地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基于上述智能化的农药化工污染场地修复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0019]S1、分别将污染物浓度检测仪、电控阀、电加热板、红外加热棒、移动电机和抽吸泵与外部电源连接;然后向药剂箱内部注入化学氧化药剂,并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电加热板开启;最后向两个吸附箱内部填充吸附剂;
[0020]S2、将污染土壤通过两个料槽注入装置箱内部,通过PLC控制器控制污染物浓度监
检测仪开启,利用染物浓度监检测仪检测污染土壤中污染物浓度,当污染土壤中污染物浓度较低时,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电控阀开启,污染土壤通过进料孔进入处理箱过程中,化学氧化药剂通过加液喷头注入污染土壤中,对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化学氧化处理;化学氧化处理完毕后将污染土壤排出装置箱即可;
[0021]S3、当污染土壤中污染物浓度较高时,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红外加热棒和移动电机启动,移动电机带动移动丝杠转动,移动板在移动丝杠的作用下带动各个红外加热棒穿过处理箱上的通孔后插入污染土壤中,对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加热脱附处理;
[0022]S4、通过PLC控制器控制抽吸泵开启,污染土壤中脱附出的污染气体在抽吸泵的作用下依次通过抽提孔、抽提管后进入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的农药化工场地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箱(1)、化学氧化组件(2)、热脱附组件(3)、抽提组件(4)和PLC控制器;所述装置箱(1)下端设置有底座(10),内部套设有与底座(10)固定连接的处理箱(11),所述处理箱(11)的两个侧壁上端均设置有进料孔(110);装置箱(1)上端面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进料孔(110)导通的料槽(12);装置箱(1)上端设置有污染物浓度检测仪,所述污染物浓度检测仪的检测探头分别设置在两个料槽(12)内部;所述化学氧化组件(2)包括药剂箱(20)和加液喷头(21),所述药剂箱(20)滑动卡接在装置箱(1)上端,药剂箱(20)内部设置有电加热板(22),所述加液喷头(21)设置有数个,各个加液喷头(21)均匀分布在两个所述进料孔(110)内部,且各个加液喷头(21)分别通过导管与药剂箱(20)连接,连接处均设置有电控阀;所述热脱附组件(3)包括移动板(30)、红外加热棒(31)和移动电机(32),所述移动板(30)和移动电机(32)均设置有两个,两个移动板(30)均滑动卡接在装置箱(1)内部,且位于处理箱(11)的两侧,两个移动板(30)的上下两端均螺纹连接有与装置箱(1)内壁转动卡接的移动丝杠(33),各个所述移动丝杠(33)的端部均贯穿装置箱(1)的侧壁,且均设置有连接带轮(330),位于装置箱(1)同侧的两个移动丝杠(33)上的连接带轮(330)通过皮带连接,两个移动电机(32)分别设置的底座(10)上端面两侧,且两个移动电机(32)分别为装置箱(1)两侧的其中一个移动丝杠(33)提供动力;所述红外加热棒(31)设置有数个,各个红外加热棒(31)均匀分布在两个移动板(30)靠近处理箱(11)的一侧,处理箱(11)的侧壁上贯穿设置有与各个红外加热棒(31)位置对应的通孔;所述抽提组件(4)包括吸附箱(40)和抽提管(41),所述吸附箱(40)设置有两个,两个吸附箱(40)分别设置在装置箱(1)前后两个侧壁上,所述抽提管(41)的数量与红外加热棒(31)的数量对应一致,各个抽提管(41)分别活动套设在各个红外加热棒(31)内部,红外加热棒(31)上下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数个与抽提管(41)导通的抽提孔(410);位于处理箱(11)两侧的各个抽提管(41)分别通过导管与两个吸附箱(40)连接,连接处均设置有抽吸泵(42);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污染物浓度检测仪、电控阀、电加热板(22)、红外加热棒(31)、移动电机(32)和抽吸泵(42)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的农药化工场地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11)上端敞口设置,处理箱(11)内部活动卡接有转移网箱(5),所述转移网箱(5)上端活动卡接有能够与处理箱(11)上端开口处密封连接的盖板(50),转移网箱(5)侧壁上设置有所述进料孔(110)导通的开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的农药化工场地污染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网箱(5)内底部设置有连接箱(51),所述连接箱(51)上端面竖直设置有数个空心套管(52),各个所述空心套管(52)内部均转动卡接有轴杆(53),各个所述轴杆(53)的底端均贯穿连接箱(51),且均设置有连接齿轮,各个所述连接齿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各个轴杆(53)上均套设有数个驱动蜗轮(530),各个空心套管(52)的两侧均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梅张胜田杨璐李群范婷婷周艳万金忠靳德成赵远超王祥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