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智能灭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3534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消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智能灭火装置。包括车体,车体前端设有压力传感器;灭火机构包括安装箱、喷射结构和调节结构;横板将安装箱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竖板将下腔体分为通气腔和干粉腔;喷射结构包括喷射箱和喷射盒;调节结构,配置成当爆炸腔内发生爆炸时,爆炸气压首先通过通孔进入干粉腔带动干粉向下完成大面积的瞬间喷射并快速复位;同时第一弹性件和液压阻尼器会对爆炸气压产生的能量进行储能,进而使得密封气腔被缓慢压缩,压缩气体经过通气腔和喷射盒并带动干粉向下完成缓慢可持续的喷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和高效性;实现了灭火剂猛然喷射后、可持续喷射,达到起火点防止复燃的效果。达到起火点防止复燃的效果。达到起火点防止复燃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智能灭火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消防安全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智能灭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汽车发生碰撞时,容易起火,而最容易起火的部位就是发动机舱,因此该如何及时预防汽车碰撞时的起火和及时的灭火,一直是汽车消防安全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现有技术中的汽车灭火装置,在汽车碰撞起火后,灭火过程短暂,效果不佳,仍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智能灭火装置,以解决上述存在的现有汽车灭火装置灭火过程短暂、不够彻底、火势仍然存在复燃危险的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汽车智能灭火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汽车智能灭火装置,包括车体,在车体前端设有压力传感器;车体上还设有灭火机构,压力传感器与灭火机构连接;灭火机构包括安装箱、喷射结构和调节结构;
[0006]安装箱内设有左右延伸分布的横板,横板将安装箱内部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的中部设有液压阻尼器,液压阻尼器内设有两端均延伸至外侧的移动轴,移动轴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智能灭火装置,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在车体前端设有压力传感器;车体上还设有灭火机构,压力传感器与灭火机构连接;灭火机构包括安装箱、喷射结构和调节结构;安装箱内设有左右延伸分布的横板,横板将安装箱内部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的中部设有液压阻尼器,液压阻尼器内设有两端均延伸至外侧的移动轴,移动轴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第二推板右侧还通过第一弹性件连接有第三推板;第三推板与右侧上腔体合围形成爆炸腔;第一推板与左侧上腔体合围形成密封气腔;在上腔体右侧顶壁还设有锁止件;下腔体内设有竖板,竖板将下腔体分为通气腔和干粉腔;干粉腔与爆炸腔之间的横板上设有通孔;通气腔输入端与密封气腔相通、输出端通向干粉腔;喷射结构包括喷射箱和喷射盒;喷射盒为上下开口的结构,且可滑动地安装于喷射箱内;喷射盒一端连接上滑板、另一端连接下滑板,且三者整体呈Z型结构;调节结构,配置成当爆炸腔内发生爆炸时,爆炸气压首先通过通孔进入干粉腔带动干粉向下完成大面积的瞬间喷射并快速复位;同时第一弹性件和液压阻尼器会对爆炸气压产生的能量进行储能,进而使得密封气腔被缓慢压缩,压缩气体经过通气腔和喷射盒并带动干粉向下完成缓慢可持续的喷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智能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固定柱、固定轴、套筒、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和底板;所述固定柱设置于干粉腔内;固定轴垂直固定柱且向下延伸分布;套筒套设安装于固定轴上,且套筒上固定安装有叶轮;第一壳体固定设置于干粉腔的下端且与干粉腔相通;第二壳体与第三壳体固定连接且与第一壳体可转动地连接;底板上端面为弧形面,且设有凹槽,凹槽的一侧还设有贯通槽;底板通过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伸缩筒与第二壳体连接;喷射箱顶端与第二壳体连接,且安装在贯通槽内;底板可相对喷射箱上下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方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