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领研专利>正文

一种油井堵漏投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3378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井堵漏投球装置,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均安装在移动设备的支撑座上,所述第一底板的前端设有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的顶部两端均设有球体落料筒,两端球体落料筒的顶部前端之前横穿设有球体进料槽,所述球体进料槽与所述球体落料筒相接触均为贯通连接,所述第一底板的后端中部设有U型框架一,所述第一底板的两侧从前到后依次设有一组对称设置的侧支撑板二和一侧的侧支撑板一,其中,所述U型框架一、所述侧支撑板一以及两侧对应位置上的所述侧支撑板二之间设有驱动机构,随着推力作与次齿轮旋转运动的配合下,将抛球导向管内部输入的球体依次落入到井内,从而来实现堵漏的作用。从而来实现堵漏的作用。从而来实现堵漏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井堵漏投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钻井堵漏设备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油井堵漏投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裂缝——孔洞型储层是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主要类型,该类储层裂缝、孔洞发育,非均质强,极易发生漏失。由于存在孔洞,若漏失不能及时控制,钻井液、完井液就会在储层缝洞系统中传递、延伸到储层深处形成恶性漏失,严重损害储层,且处理难度非常大。前人对孔隙性、微裂缝性储层漏失控制和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但大型裂缝——孔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大型漏失(漏失量>10m3/h)控制问题方面鲜有报道。由于目前现有的堵漏材料,例如纤维、贝壳以及核桃壳都不能有效封堵发育较大的裂缝和溶洞,所以如何有效解决大型裂缝——溶洞漏失需要亟待创新的思路。
[0003]目前,对大型裂缝——孔洞型裂缝采取较常用的方法为井口直接投小球或鹅卵石,来进行堵漏,但由于重力作用,小球无法送到水平井眼段,局限性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油井堵漏投球装置,来解决上述中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油井堵漏投球装置,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均安装在移动设备的支撑座上,所述第一底板的前端设有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的顶部两端均设有球体落料筒,两端球体落料筒的顶部前端之前横穿设有球体进料槽,所述球体进料槽与所述球体落料筒相接触均为贯通连接,所述第一底板的后端中部设有U型框架一,所述第一底板的两侧从前到后依次设有一组对称设置的侧支撑板二和一侧的侧支撑板一,其中,所述U型框架一、所述侧支撑板一以及两侧对应位置上的所述侧支撑板二之间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球体落料筒内球体的推出运动,所述球体落料筒前侧之间横穿设有连通的集球箱,所述集球箱一端连接有抛球导向管。
[0007]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齿轮二,所述齿轮二后侧一端设有调节柄,所述齿轮二另一侧中部设有齿轮轴一,所述齿轮轴一贯穿于所述U型框架一的顶部延伸到所述侧支撑板一的侧边处并端部设有齿轮三,所述齿轮三对应所述侧支撑板一的一侧设有与所述齿轮三相啮合的齿轮四,所述齿轮四对应所述侧支撑板一的一侧设有齿轮五,所述齿轮五的中部穿插设有侧轴一,所述侧轴一贯穿于所述侧支撑板一延伸至所述侧支撑板一另一侧并端部设有限位块,所述齿轮五前侧设有与所述齿轮五相啮合的齿轮六,所述齿轮六的中部穿插设有齿轮轴二,所述齿轮轴二两端分别贯穿于两侧的所述侧支撑板二的顶部。
[0008]作为优选,所述齿轮轴二两端分别套设有连接臂一,所述连接臂一远离所述齿轮轴二的一端外侧均设有连接臂二,所述连接臂二另一端均设有连接臂三,所述连接臂三远离所述连接臂二的一端均设有推柱,其中,所述推柱贯穿于所述球体落料筒延伸至所述球
体落料筒内。
[0009]作为优选,所述球体落料筒与所述推柱相接触侧边均设有通孔,所述推柱均贯穿于所述通孔,所述推柱外径与所述通孔内径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球体进料槽内底部中心处设有凸起的半圆凸面,所述球体进料槽内两端的出料口内壁均设置为往上倾斜的斜面。
[0010]作为优选,所述球体落料筒与所述集球箱接触端均设有出球孔,所述出球孔将所述集球箱内部与所述球体落料筒内部之间贯通,其中,两端出球孔之间且位于所述集球箱内中部处连接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的左端位于所述左侧出球孔的右下方位置处,所述导流通道的右端穿过右侧出球孔的下方延伸到所述集球箱右侧并与所述抛球导向管端部贯通连接,所述导流通道中心位置处设有陷入槽,所述陷入槽内设有次齿轮,所述次齿轮右侧下方位置处设有与所述次齿轮相啮合的主齿轮,所述主齿轮安装在所述集球箱内中心位置的下方处并位于所述导流通道的下方,其中,所述主齿轮的中部穿插设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一端贯穿于所述集球箱延伸至所述集球箱外侧并与外部的驱动器进行连接。
[0011]作为优选,所述球体落料筒远离所述集球箱一侧的侧端上均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上均连接有分流管道,所述分流管道另一端之间横穿设有横向管道,所述横向管道位于所述球体落料筒的侧边下方位置处,所述横向管道远离所述抛球导向管一端连接有第一主管道,所述第一主管道一端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第一主管道的一端贯穿所述集球箱一侧与所述导流通道一端连接贯通。
[00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主管道另一端设有集风箱,所述集风箱另一端连接有第二主管道,所述第二主管道远离所述集风箱的一端与所述横向管道连接贯通,其中,所述集风箱内中部设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表面设有若干个风驱动板,所述集风箱两侧均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分别将所述第一主管道和所述第二主管道的端部与所述集风箱内部之间进行贯通连接。
[0013]作为优选,所述集风箱的底部中心处设有U型框架二,所述U型框架二另一端侧边设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通过旋转轴贯穿于所述U型框架二的一端顶部进行活动连接,所述旋转轴远离所述齿轮一的一端贯穿于所述集风箱与所述中心轴的端部固定连接。
[0014]另外,所述U型框架二对应所述集风箱一侧底部固定在所述第二底板的侧边上,所述第一主管道以及所述第二主管道的底部均通过若干个支架与所述第二底板的顶部两侧相对应位置进行固定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6]1、该投球装置,通过驱动机构的推动运动促使落入到球体落料筒中的球体在推力下往前推,促使推入到集球箱中,随着推力作用下将推进的球体挤进导流通道中,而与次齿轮旋转运动的配合下,将导流通道内的球体往抛球导向管中输入,随着抛球导向管将内部输入的球体依次落入到井内,从而来实现堵漏的作用。
[0017]2、该投球装置,在随着推柱在球体落料筒内往复式推动下,内部产生的空气压力则从球体落料筒一侧的出气口排出进入到分流管道中,然后进入到横向导管,横向导管又将内部的气体分散进入到第一主管道和第二主管道内,进入到第二主管道内的气体则进入到集风箱中,而第一主管道一部分的气体也进入到集风箱中,另一部分则冲入到集球箱内,并对导流通道内部进行冲击,促使内部的球体在受到气体的冲击下增加输送的速度,而进入到集风箱中的气体则带动内部的风驱动板产生旋转,使得风驱动板转动后在旋转轴的带
动下促使齿轮一旋转,齿轮一则又带动侧边相啮合的齿轮二,让齿轮二带动驱动机构运动,同样也可以借助外部作用来驱动齿轮二旋转,使得可形成循环作用力,有效节约能源的消耗。
[0018]3、当集风箱内部的风驱动板转动后,产生的风力除了可带动齿轮一转动外,还可以将产生的风力再次通过第一主管道输送到导流通道内,增加导流通道内部的空气动力源,从而增加球体输送过程中的速度,其中,可在第一主管道与横向管道接口处安装有单向阀门,第二主管道与横向管道接口处同样也安装有阀门。
[0019]4、当导流通道内部输入的空气能源达到一定程度后,还可以带动内部的次齿轮发生顺时针旋转,次齿轮顺时针转动后则表面设置T字形齿牙就会带动导流通道内部的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井堵漏投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2),所述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2)均安装在移动设备的支撑座上,所述第一底板(1)的前端设有U型支架(3),所述U型支架(3)的顶部两端均设有球体落料筒(4),两端球体落料筒(4)的顶部前端之前横穿设有球体进料槽(5),所述球体进料槽(5)与所述球体落料筒(4)相接触均为贯通连接,所述第一底板(1)的后端中部设有U型框架一(6),所述第一底板(1)的两侧从前到后依次设有一组对称设置的侧支撑板二(7)和一侧的侧支撑板一(8),其中,所述U型框架一(6)、所述侧支撑板一(8)以及两侧对应位置上的所述侧支撑板二(7)之间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球体落料筒(4)内球体的推出运动,所述球体落料筒(4)前侧之间横穿设有连通的集球箱(9),所述集球箱(9)一端连接有抛球导向管(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井堵漏投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齿轮二(11),所述齿轮二(11)后侧一端设有调节柄(12),所述齿轮二(11)另一侧中部设有齿轮轴一(13),所述齿轮轴一(13)贯穿于所述U型框架一(6)的顶部延伸到所述侧支撑板一(8)的侧边处并端部设有齿轮三(14),所述齿轮三(14)对应所述侧支撑板一(8)的一侧设有与所述齿轮三(14)相啮合的齿轮四(15),所述齿轮四(15)对应所述侧支撑板一(8)的一侧设有齿轮五(16),所述齿轮五(16)的中部穿插设有侧轴一,所述侧轴一贯穿于所述侧支撑板一(8)延伸至所述侧支撑板一(8)另一侧并端部设有限位块,所述齿轮五(16)前侧设有与所述齿轮五(16)相啮合的齿轮六(17),所述齿轮六(17)的中部穿插设有齿轮轴二(18),所述齿轮轴二(18)两端分别贯穿于两侧的所述侧支撑板二(7)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井堵漏投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轴二(18)两端分别套设有连接臂一(19),所述连接臂一(19)远离所述齿轮轴二(18)的一端外侧均设有连接臂二(20),所述连接臂二(20)另一端均设有连接臂三(21),所述连接臂三(21)远离所述连接臂二(20)的一端均设有推柱(22),其中,所述推柱(22)贯穿于所述球体落料筒(4)延伸至所述球体落料筒(4)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井堵漏投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落料筒(4)与所述推柱(22)相接触侧边均设有通孔,所述推柱(22)均贯穿于所述通孔,所述推柱(22)外径与所述通孔内径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球体进料槽(5)内底部中心处设有凸起的半圆凸面,所述球体进料槽(5)内两端的出料口内壁均设置为往上倾斜的斜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井堵漏投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落料筒(4)与所述集球箱(9)接触端均设有出球孔(23),所述出球孔(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E二一B三三一三
申请(专利权)人:魏领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