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老年人康复训练中的平衡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73316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老年人康复训练中的平衡监测系统,包括开放式头套、头部运动监测模块、颈部阻尼式运动监测模块,所述头部运动监测模块通过所述开放式头套固定在头部,所述头部运动监测模块内部通过四个水平四向拉力平衡单元以及一个纵向拉力平衡单元固定连接有标记球,所述颈部阻尼式运动监测模块上设置有至少四个斜拉伸单元;通过标记球的平衡态监测,模拟耳石受到的惯性影响,通过对标记球的平衡态与变化态控制,降低耳石惯性影响,从而减少耳石脱落的发生概率,避免由于动作不规范造成的康复训练运动导致头部运动幅度、运动频率过大,造成的耳石脱落产生的眩晕失衡情况,使病人的平衡性不会受到耳石移位的影响。使病人的平衡性不会受到耳石移位的影响。使病人的平衡性不会受到耳石移位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老年人康复训练中的平衡监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康复训练监控
,具体是一种用于老年人康复训练中的平衡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老年人数量日益增加,该类病人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分为康复型和维稳型,康复型主要为了对功能障碍区进行改善,维稳型主要通过运动进行稳定血压、血糖等,使运动多样化,而由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可导致前庭前动脉栓塞,而前庭前动脉栓塞会引起位置性眩晕,在老年人康复训练正常状态下,并不会出现位置性眩晕,但是由于老年人的动作姿势不规范导致头部运动幅度过大,由于因动脉硬化、高血压致内耳供血不足,囊斑之胶质膜变薄,耳石更容易出现脱落导致产生位置性眩晕,而当位置性眩晕发生时会出现强烈旋转性眩晕,导致身体出现失衡状态,导致老人跌倒出现二次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老年人康复训练中的平衡监测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老年人康复训练中的平衡监测系统,包括开放式头套、头部运动监测模块、颈部阻尼式运动监测模块,所述头部运动监测模块通过所述开放式头套固定在头部,所述头部运动监测模块内部通过四个水平四向拉力平衡单元以及一个纵向拉力平衡单元固定连接有标记球,所述头部运动监测模块内部安装有四个与所述水平四向拉力平衡单元相对应的水平四向拉力监测单元以及一个与所述纵向拉力平衡单元相对应的纵向拉力监测单元,用于监测康复训练运动状态下,老年人的头部角度以及头部振动参数,所述颈部阻尼式运动监测模块佩戴在颈部,通过弧形贴附支撑单元对头部进行支撑,所述颈部阻尼式运动监测模块上设置有至少四个斜拉伸单元,所述斜拉伸单元一端连接在所述弧形贴附支撑单元的顶端,所述斜拉伸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颈部阻尼式运动监测模块的底端的颈部拉力监测单元相连接,用于监测老人颈部运动带动的头部角度变化参数。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头部运动监测模块的形状为水滴状,所述水平四向拉力监测单元的数量为四个,环形分布在所述头部运动监测模块内壁最大直径处,所述头部运动监测模块垂直状态下,四个所述水平四向拉力平衡单元与所述纵向拉力平衡单元具有九十度夹角,所述标记球底部距离所述头部运动监测模块内壁底面具有余量,所述纵向拉力平衡单元拉伸至极限时,所述标记球与所述头部运动监测模块内壁底面相互不接触。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当所述纵向拉力平衡单元处于水平时,位于正上方的所述水平四向拉力平衡单元弹性形变至极限时,所述标记球与位于所述标记球正下方的
所述头部运动监测模块侧壁相互不接触。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开放式头套包括顶带、环带、三角贴附面和束缚带,所述顶带垂直固定在所述环带的上方,用于对头顶以及头部周侧形成包围,两个所述三角贴附面固定在所述环带的下方贴附在头侧用于安装所述头部运动监测模块,两个所述三角贴附面之间通过束缚带固定包围在下巴处。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三角贴附面的侧面安装有垂直第一调节器,所述垂直第一调节器上安装有垂直第二调节器,所述垂直第一调节器与所述垂直第二调节器转动连接,所述头部运动监测模块与所述垂直第二调节器转动连接,所述垂直第一调节器上设置有对所述垂直第二调节器锁止的垂直第一锁止器,所述垂直第二调节器上设置有对所述头部运动监测模块锁止的垂直第二锁止器。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头部运动监测模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水平监测单元和垂直监测单元,所述水平监测单元与所述垂直监测单元相互垂直,所述垂直监测单元的内部填充有小于所述垂直监测单元容积的填充液。
[0010]一种用于老年人康复训练中的平衡监测系统的监测方法:头部左右转动的头部运动监测表现此时头部处于水平态,颈部阻尼式运动监测模块只能监测到由于下巴运动对弧形贴附支撑单元产生的变化导致出现小幅度拉力变化,不具有参考价值,此时头部运动监测模块的监测具有参考价值,针对老年人的头部左右转动时,由于速度过快,导致耳石出现脱落产生的位置性眩晕出现的身体失衡表现,此时头部运动监测模块随着头部转动时,当头部转动速度快使标记球受到头部运动监测模块的转动影响的一瞬间,标记球受到惯性影响发生反方向位移,此时与反方向位移同向的水平四向拉力监测单元监测到拉力值缩小,其他的水平四向拉力监测单元以及纵向拉力监测单元拉力出现增加情况,此时则表现为速度过快,此时通过头部运动监测模块可以准确的对老年人的头部转动康复训练时,有效的监控头部的运动速度,此时头部的慢速转动,可以降低标记球的反方向惯性位移,从而使头部运动保持平稳态,通过对头部运动速度的监控与控制,从而避免由于头部左右转动速度过快导致的耳石脱落产生的位置性眩晕后出现瞬间失衡情况。
[0011]头部左右偏头、上下点头运动监测表现此时颈部阻尼式运动监测模块的监测具有参考价值,在该阶段头部运动监测模块的变化为,随着老年人的头部偏头或者上下点头时,此时头部运动监测模块随着头部的运动发生位移,而此时水平四向拉力平衡单元、纵向拉力平衡单元的方向发生改变,位于下方的水平四向拉力平衡单元将会受到标记球的重力影响导致产生压缩,此时通过设置压缩量可以监控病人的头部运动角度,同时根据压缩量变化的快慢,可以判断头部运动的快慢,此时颈部阻尼式运动监测模块一方面通过自身弹性形变对头部的角度运动施加阻力,同时在运动时,颈部阻尼式运动监测模块的弯曲贴附弧面会发生弹性形变,此时连接在弧面上的斜拉伸单元受到弧面变形影响,斜拉伸单元自身发生收缩,使颈部拉力监测单元受到的拉力值发生变化,通过颈部拉力监测单元的拉力变化计算头部角度以及速度进行监测,进而避免出现耳石脱落问题。
[0012]上身运动导致的头部重力方向发生改变情况表现基本原理与头部左右偏头、上下点头运动监测表现一致,此时颈部阻尼式运动监
测模块监测角度变化后,根据康复动作类型,依据颈部阻尼式运动监测模块的监测数据,判断运动姿势。
[0013]蹲起动作的表现头部运动监测模块在病人下蹲上升时,如果上升速度过快,此时通过标记球将会出现超重情况,此时纵向拉力平衡单元、水平四向拉力平衡单元均发生拉伸,直至人完全站立后,标记球受到拉力影响上升,此时纵向拉力平衡单元、水平四向拉力平衡单元在标记球上升后,此时标记球在复位时会出现振动情况,拉力会出现多样性变化,直至标记球处于平衡态,此时通过标记球的振动监测可以对蹲起动作进行监控。
[0014]上述方式选择最能表现头部运动监测模块、颈部阻尼式运动监测模块的监测情况进行表现,在实际使用时,还有许多训练项目引起的头部变化,根据情况通过头部运动监测模块、颈部阻尼式运动监测模块进行判别。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标记球的平衡态监测,模拟耳石受到的惯性影响,通过对标记球的平衡态与变化态控制,对头部运动情况进行监控,异常时通过医生干预,降低耳石惯性影响,从而减少耳石脱落的发生概率,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老年人康复训练中的平衡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开放式头套(1)、头部运动监测模块(2)、颈部阻尼式运动监测模块(3);所述头部运动监测模块(2)通过所述开放式头套(1)固定在头部,所述头部运动监测模块(2)内部通过四个水平四向拉力平衡单元(221)以及一个纵向拉力平衡单元(231)固定连接有标记球(21),所述头部运动监测模块(2)内部安装有四个与所述水平四向拉力平衡单元(221)相对应的水平四向拉力监测单元(22)以及一个与所述纵向拉力平衡单元(231)相对应的纵向拉力监测单元(23),用于监测康复训练运动状态下,老年人的头部角度以及头部振动参数;所述颈部阻尼式运动监测模块(3)佩戴在颈部,通过弧形贴附支撑单元(31)对头部进行支撑,所述颈部阻尼式运动监测模块(3)上设置有至少四个斜拉伸单元(32),所述斜拉伸单元(32)一端连接在所述弧形贴附支撑单元(31)的顶端,所述斜拉伸单元(32)的另一端与所述颈部阻尼式运动监测模块(3)的底端的颈部拉力监测单元(33)相连接,用于监测老人颈部运动带动的头部角度变化参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老年人康复训练中的平衡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运动监测模块(2)的形状为水滴状,所述水平四向拉力监测单元(22)的数量为四个,环形分布在所述头部运动监测模块(2)内壁最大直径处,所述头部运动监测模块(2)垂直状态下,四个所述水平四向拉力平衡单元(221)与所述纵向拉力平衡单元(231)具有九十度夹角,所述标记球(21)底部距离所述头部运动监测模块(2)内壁底面具有余量,所述纵向拉力平衡单元(231)拉伸至极限时,所述标记球(21)与所述头部运动监测模块(2)内壁底面相互不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香孙倩倩陈静张秋实豆银霞张莉禹瑞许梦雅翟清华张一帆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