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科考船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2721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应用于科考船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收集均质仓、电芬顿仓、后置PH调节仓、絮凝沉淀仓、MBR反应仓、清水灭活仓、污泥浓缩仓,收集均质仓通过第一提升泵与电芬顿仓连接,电芬顿仓通过管道与后置PH调节仓连接,后置PH调节仓与絮凝沉淀仓一体制作而成并相互连通,絮凝沉淀仓通过管道与MBR反应仓连接,MBR膜装置通过管道与清水灭活仓连接,电芬顿仓与絮凝沉淀仓通过污泥收集泵与污泥浓缩仓连接,污泥浓缩仓通过上清液回流泵与收集均质仓连接。有益效果:污水设备模块化,方便布置;占地面积小,利用率高;高效打破顽固分子链;不用经常检修更换;产泥量较普通化学氧化少;有效提高工作环境质量。有效提高工作环境质量。有效提高工作环境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科考船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科考船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国内现有很多应用于医疗、化工、制造业等行业的污水处理设备,但这些污水处理设备在建设初期,往往只从技术、经济指标做了考量,忽略了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要素(较高能效比、易维护性),普遍存在能效比低、体积庞大(占地面积大,空间利用率不高)、难拆卸、不易维护维修等弊端;随着国家科技强国总体计划的有序推进,各类科考、科研项目日益增多,其移动、固定式实验室污水处理的需求也随之旺盛,针对这类实验室污水浓度波动大、总体水量小、处理批次多,设备规划空间有限、寸土寸金等特点,对污水处理设备的设备持续稳定性、易维护性、灵活安装性(模块化装置)等提出了迫切需求。
[0003]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大多会使用一体化集成化装置,但是在实际运用的现场,经常会发生一体化装置大,不方便运输,且不方便现场布置,经常需要较大的不规则的空间去放置污水处理装置,极大影响了现场污水处理房间的占地面积,且设备落地后不存在拆解,便携维保的条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科考船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均质仓(1)、电芬顿仓(6)、后置PH调节仓(10)、絮凝沉淀仓(12)、MBR反应仓(16)、清水灭活仓(20)、污泥浓缩仓(25),所述收集均质仓(1)内固接有第一提升泵(3),所述收集均质仓(1)通过第一提升泵(3)与电芬顿仓(6)连接,所述电芬顿仓(6)内固接有阴/阳电极板(5),所述电芬顿仓(6)的外侧连接有曝气充氧装置(4)、第一加药装置(7),所述电芬顿仓(6)通过管道与后置PH调节仓(10)连接,所述后置PH调节仓(10)与絮凝沉淀仓(12)一体制作而成并相互连通,所述后置PH调节仓(10)内插接有PH在线检测仪(11),所述后置PH调节仓(10)的外侧连接有第二加药装置(9),所述絮凝沉淀仓(12)的外侧连接有曝气搅拌装置(8)、第三加药装置(13),所述絮凝沉淀仓(12)通过管道与MBR反应仓(16)连接,所述MBR反应仓(16)内固接有MBR膜装置(15),所述MBR反应仓(16)的外侧连接有第四加药装置(14)、反洗泵(18),所述MBR膜装置(15)通过管道与清水灭活仓(20)连接,所述MBR反应仓(16)的外部设有与MBR膜装置(15)连接的曝气风机(17),所述清水灭活仓(20)内固接有第二提升泵(21),所述清水灭活仓(20)通过第二提升泵(21)排放处理过的污水,所述清水灭活仓(20)的外侧连接有第五加药装置(22),所述电芬顿仓(6)与絮凝沉淀仓(12)通过污泥收集泵(27)与污泥浓缩仓(25)连接,所述污泥浓缩仓(25)通过污泥外排泵(23)连接外部污泥收集池,所述污泥浓缩仓(25)通过上清液回流泵(26)与收集均质仓(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杨翟睿倪纯叶超刘胜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凤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