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管加工中的连杆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25444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保温管加工中的连杆转运装置,包括驱动组件、与驱动组件输出端连接的连杆组件以及承载托板,所述承载托板的底部设置有与连杆组件相匹配的上连接组件,所述连杆组件与上连接组件转动连接,所述转运装置的转运方向的一侧设置有传送带,所述转运装置的与转运方向垂直的两侧设置有保温管支架,以实现对保温管的转运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设置长度不同的两种同步连杆以及承载托板,使得将保温管从保温管支架转移至传送带上时,承载托板处于倾斜状态,保证了保温管的形状不会发生变化,并实现对保温管的平移转运,增加转运效率;通过气缸、驱动支架以及连接柱的配合,使得气缸可以随连杆组件的移动而转动,适用多种保温管的转运。种保温管的转运。种保温管的转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管加工中的连杆转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保温管转运
,具体涉及一种保温管加工中的连杆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对集中供热的推广,其用量越来越大,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由于预制直埋保温管道具有防水、防腐性能好、节约投资、缩短施工周期、维修费用低等诸多优点,在区域供热外网管线领域内应用较为广泛;
[0003]目前对预制保温管的转运普遍采用天车对保温管进行搬运,这种方式由于需要对保温管的两端进行固定与拉扯,会导致保温管两端发生形变,易造成保温管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保证保温管不发生形变的同时实现对保温管的转运的保温管加工中的连杆转运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温管加工中的连杆转运装置,包括驱动组件、与驱动组件输出端连接的连杆组件以及承载托板,所述承载托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与连杆组件相匹配的上连接组件,所述连杆组件与上连接组件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运装置的转运方向的一侧设置有传送带,所述转运装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管加工中的连杆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组件(1)、与驱动组件(1)输出端连接的连杆组件(2)以及承载托板(3),所述承载托板(3)的底部设置有与连杆组件(2)相匹配的上连接组件(4),所述连杆组件(2)与上连接组件(4)转动连接,所述转运装置的转运方向的一侧设置有传送带(5),所述转运装置的与转运方向垂直的两侧设置有保温管支架(6),以实现对保温管的转运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管加工中的连杆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输出端连接有传动架(11),所述传动架(11)套接于连接杆(12)上,所述连接杆(12)的两端与连杆组件(2)连接,以实现驱动组件(1)对连杆组件(2)的传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管加工中的连杆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2)包括两个第一同步连杆(21)以及两个第二同步连杆(22),两个第一同步连杆(21)的相对方向一侧分别与连接杆(12)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同步连杆(21)的长度长于第二同步连杆(22)的长度,使得在保温管的转移过程中的倾斜,以实现对保温管的转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管加工中的连杆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组件(4)包括两个连接架(41)与一个连接轴(42),所述连接轴(4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架(41)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托板(3)底部均匀分布有四组上连接组件(4)。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保温管加工中的连杆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装置还包括底板(7),所述底板(7)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四组下连接组件(8),所述下连接组件(8)与上连接组件(4)结构相同,所述上连接组件(4)与下连接组件(8)一一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曰从李志李宪实魏松张媛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太合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