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术后康复训练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心脏病康复训练护理
,尤其涉及一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术后康复训练器。
技术介绍
[0002]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约占各种先天畸形的28%,指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情形,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不容小视,占出生活婴的0.4%~1%,这意味着我国每年新增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5~20万,先天性心脏病谱系特别广,包括上百种具体分型,有些患者可以同时合并多种畸形,症状千差万别,最轻者可以终身无症状,重者出生即出现严重症状如缺氧、休克甚至夭折,根据血液动力学结合病理生理变化,先天性心脏病可分为发绀型或者非发绀型,也可根据有无分流分为三类:无分流类(如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左至右分流类(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右至左分流类(如法洛氏四联症、大血管错位)。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患病程度的不同,不同儿童可采用的训练方式也不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术后康复训练器,包括口鼻保护机构(1),所述口鼻保护机构(1)的底部设置有长度调节机构(2),所述长度调节机构(2)与口鼻保护机构(1)之间设置有方向调节机构(4),所述口鼻保护机构(1)的内部设置有供氧设备(5),所述长度调节机构(2)的另一端设置有训练器连接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口鼻保护机构(1)包括第一分隔面罩(11)、加固金属杆(12)、连通阀门(13)、氧气软管(14)、对接架构(15)和佩戴架构(16),所述加固金属杆(12)固定安装在第一分隔面罩(11)的底部,所述连通阀门(1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分隔面罩(11)的内部,所述连通阀门(13)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供氧设备(5)的内部,所述氧气软管(14)的一端活动连接在连通阀门(13)的内部,所述对接架构(15)固定安装在第一分隔面罩(11)的内壁上,所述佩戴架构(16)的两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分隔面罩(11)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术后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架构(15)包括限位侧柱(151)、连接杆(152)、限位平台(153)、引导滑槽(154)和限位突齿(155),所述限位侧柱(15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连接杆(15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限位侧柱(151)的内部,所述限位平台(153)固定安装在连接杆(152)底部,所述引导滑槽(154)位于限位侧柱(151)的一侧,所述限位突齿(155)固定安装在引导滑槽(154)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术后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架构(16)包括绑带(161)、固定端头(162)、耳带(163)和转接端口(164),所述固定端头(162)固定安装在绑带(161)的两端,所述耳带(16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耳带(16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端头(162)的内部,所述耳带(16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转接端口(164)的内部,所述转接端口(164)安装在第一分隔面罩(11)的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术后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调节机构(2)包括活动副杆(21)、对接内杆(22)、支撑底杆(23)、气缸(24)、活塞气动杆(25)、防脱环(26)、承接外壳(27)和竖直转轴(28),所述活动副杆(21)的一端与对接内杆(22)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对接内杆(22)的一端活动连接在支撑底杆(23)的内部,所述气缸(24)的固定安装在支撑底杆(23)的内部,所述活塞气动杆(25)的一端活动连接在气缸(24)的内部,所述活塞气动杆(2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对接内杆(22)的另一端,所述防脱环(26)固定安装在对接内杆(22)的外壁上,所述对接内杆(22)的粗度小于支撑底杆(23)的粗度,所述防脱环(26)的形状与支撑底杆(23)的内径相同,所述承接外壳(27)固定安装在活动副杆(21)的外壁上,所述竖直转轴(28)固定安装在活动副杆(21)的另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术后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器连接机构(3)包括承载横梁(31)、延长杆(32)、夹持架构(33)、转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秋贺,胡朋鹤,高青青,张媛媛,付艺伟,
申请(专利权)人:庞秋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