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专用内生型菌根微生物肥料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2376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专用内生型菌根微生物肥料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菌种筛选、菌种扩繁、菌种肥料基质制作以及菌种菌肥培育制作,并研究制备了一种菌根型微生物肥料功能性澧醅液,该菌根型微生物肥料功能性澧醅液利用特定中药材和特定微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发酵,提纯发酵后产生的发酵液,经研究,该发酵液提纯物具有调节乳酸菌,放线菌、芽孢杆菌、酵母菌等成为植物根毛内生菌的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内生型菌根肥料结构更稳定,功能更强,肥效功能种类更多样,适用目前主要农作物以及园艺植物,使用方法的限制条件较小。条件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专用内生型菌根微生物肥料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用生物有机肥
,具体涉及一种专用内生型菌根微生物肥料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际上已有超过70多个国家生产、应用和推广微生物肥料,我国也有目前微生物肥料生产企业已经超过2800多家,年产量过三千万吨。
[0003]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和利用,一是围绕提高微生物肥效进行,这包括提高单位肥料肥力,提高肥料作用时间,二是拓展微生物肥料功能性,比如药肥双效、环境修复、污染降解等。
[0004]具有菌根功能的微生物肥料,在功效和稳定性上比普通微生物肥料更上了一个台阶,这种微生物肥料是近年微生物肥料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
[0005]在自然界,很多植物都具有菌根,菌根是有益于植物生长的益生菌和植物的根生长在一起的一种共生现象,菌根在自然界具有多种功能,一是具有肥力作用,比如豆科的根瘤菌。二是具有帮助植物吸收营养和分泌促生激素,扩展根系的作用,比如兰花的菌根,松树的蜜环菌菌根,在一些恶劣环境下,土壤有没有这种菌根菌,还是造林能否成活的关键。
[0006]目前,通过人工调控,筛选具有菌根功能的微生物,从而制成具有菌根功能的微生物肥料,已经在从枝菌上取得突破,通过选育高感特性的从枝菌,用化学诱导物质几丁质寡糖5ppm浓度纯培养,可以成功培育带有从枝菌菌根的幼苗,移栽到野外,随着苗体的成长,也能继续观察到该种菌根。
[0007]现有的人工调控的植物菌根技术,从根本上讲,一是属于外生型菌根技术,形成的菌根依附于植物的根毛外,并没有生长在根内,这样在菌根能提供的功能的种类和绝对量上有极大局限;二是能选用的微生物,以从枝菌等真菌为主,不能选用其他具有更多功能的植物益生菌,在功能的种类上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专用内生型菌根微生物肥料制备方法,该方法可制备出内生型菌根功能性的微生物肥料,适应了田间粗放的施肥环境条件而不影响肥效的功能。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专用内生型菌根微生物肥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1](1)菌种筛选
[0012]获取联合固氮菌,并测试所述联合固氮菌中具有固氮、解钾和溶磷的菌种,并将测试值大于阈值的联合固氮菌作为菌种;
[0013](2)菌种扩繁
[0014]在29℃恒温无菌条件下将菌种依次接入液态固氮解钾溶磷菌混合扩繁培养基、工程固态混合发酵培养基和固态菌根菌肥发酵培养基进行扩繁形成种子液;
[0015]所述液态固氮解钾菌溶磷混合扩繁培养基以培养基总体积比计包括蔗糖5.0g/L、蛋白胨2g/L、酵母粉0.4g/L、甘露醇10g/L、NaCl0.2g/L、 Na2HPO42.g/L、MgSO4·
7H2O0.5g/L、MgCl20.2g/L、FeCl30.005g/L、 CaCO30.1g/L、KH2PO40.5g/L和K2HPO40.5g/L;
[0016]所述工程固态混合发酵培养基以培养基总体积比计包括麸皮95g/L、麦糠5g/L、CaCO31g/L、KH2PO40.5g/L、K2HPO40.5g/L、MgSO4·
7H2O0.5g/L、 MgCl20.2g/L、FeCl30.003g/L;
[0017]所述固态菌根菌肥发酵培养基以培养基总体积比计包括米糠97.5g/L、 CaCO31g/L、K2HPO40.5g/L;
[0018]上述培养基的pH值均为7.0~7.5;
[0019](3)菌根肥料基质制备
[0020]秸秆粉57份、花椒油提炼干燥废弃物15份、水28份和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专用内生型菌根澧醅液1份;
[0021]秸秆粉和花椒油提炼干燥废弃物粉碎并过80目筛,将粉碎的秸秆粉、花椒油提炼干燥废弃物粉、水和所述专用内生型菌根澧醅液混合均匀,高温蒸汽1.05pa蒸煮60min,冷却至45℃备用;
[0022](4)菌根菌肥生产
[0023]无菌环境下,每25份菌根肥料基质接种种子液5份、所述专用内生型菌根澧醅液1份,29℃恒温培养72h后无菌环境下灌装入有单向通气阀的培养袋,常温仓库贮藏。
[0024]本专利技术内生型菌根技术培育成的菌根微生物肥料,有别于现有的菌根微生物肥料,现有菌根微生物肥料以从枝菌菌根技术形成的菌根,是覆盖于植物的根表面,属于外生型;而本专利技术的菌根微生物肥料,如同自然界存在的豆科根瘤菌菌根,属于内生型;内生型菌根,结构更稳定,功能更强,肥效功能种类更多样,适用目前主要农作物以及园艺植物,使用方法的限制条件较小。
[002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专用内生型菌根澧醅液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6](1)准备原材料
[0027]中药材:辣蓼草150g,桑白皮10g,茯苓皮10g,白附子8g,白芍10g,砂仁15g,黄芪10g,香附8g,豨签草20g,栀子5g,干姜5g,当归5g,肉桂3g,益智仁5g,赤石脂5g,生地10g,黄柏10g;
[0028]营养组分:水苏糖20g,甘露醇15g,乙酸钠20g;
[0029]发酵用微生物:黑曲霉UV

11

48,根霉,鼠李糖乳酸菌;
[0030](2)原料处理
[0031]新鲜辣蓼草洗净并捣碎备用;
[0032]桑白皮、茯苓皮、白附子、白芍、砂仁、黄芪、香附、豨签草、栀子、干姜、当归、肉桂、益智仁、赤石脂、生地和黄柏粉碎并过80目筛备用;
[0033]将处理好的中药材采用1000ml去离子水定容,并在温度为90~95℃搅拌热浴30min,过滤药渣后在溶液加入水苏糖、甘露醇和乙酸钠,充分搅拌并再次采用去离子水定容到1000ml;
[0034]对定容后溶液采用121℃高压灭菌1h;
[0035](3)微生物接种
[0036]在灭菌后的溶液中接种黑曲霉UV

11

48、根霉和鼠李糖乳酸菌,在29℃恒温下震荡培养72h;然后冷冻降温至4℃,以转速为5400rpm离心分离 25min,取上清液,过滤,再次采用去离子水定容1000ml,121℃高压灭菌 1h;冷却保存,保存温度低于等于4℃。
[0037]本专利技术采用中药材的混合提取液,再经过“黑曲霉UV

11

48、根霉、鼠李糖乳酸菌”发酵后获取专用内生型菌根澧醅液,专用内生型菌根澧醅液在微量条件下(1个ppm)可以消除植物根毛对有固氮酶活性的微生物的免疫反应,刺激有益微生物粘附,富集在根毛上,并进而进入根毛,生成菌根。
[0038]进一步地,所述去离子水的导电率为大于等于80万欧姆。
[0039]去离子水的导电率是通用的纯水纯度指标,这种高纯度的纯水,才能最好地消除水源对菌根生成过程中电离质背景值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专用内生型菌根澧醅液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以重量份为计准备原材料中药材:辣蓼草150份,桑白皮10份,茯苓皮10份,白附子8份,白芍10份,砂仁15份,黄芪10份,香附8份,豨签草20份,栀子5份,干姜5份,当归5份,肉桂3份,益智仁5份,赤石脂5份,生地10份,黄柏10份;营养组分:水苏糖20份,甘露醇15份,乙酸钠20份;发酵用微生物:黑曲霉UV

11

48,根霉,鼠李糖乳酸菌;(2)原材料处理新鲜辣蓼草洗净并捣碎备用;桑白皮、茯苓皮、白附子、白芍、砂仁、黄芪、香附、豨签草、栀子、干姜、当归、肉桂、益智仁、赤石脂、生地和黄柏粉碎并过80目筛备用;将处理好的中药材采用体积1000份去离子水定容,并在温度为90~95℃搅拌热浴30min,过滤药渣后加入水苏糖、甘露醇和乙酸钠,充分搅拌并再次定容到1000份;对定容后溶液高温高压灭菌;(3)微生物接种;在灭菌后的溶液中接种黑曲霉UV

11

48、根霉和鼠李糖乳酸菌,在29℃恒温下震荡培养72h;然后冷冻降温至4℃,以转速为5400rpm离心分离25min,取上清液,过滤,再次定容1000份,高温高压灭菌;冷却后保存,保存温度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专用内生型菌根澧醅液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离子水的导电率大于等于80万欧姆。3.一种专用内生型菌根微生物肥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菌种筛选获取联合固氮菌,在29℃恒温无菌条件下依次对所述联合固氮菌中具有固氮、解钾和溶磷的菌种筛选,筛选合格的联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辜文育徐江昊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帆田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