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八角炭疽病综合防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2352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八角炭疽病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八角炭疽病综合防控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清除八角林内杂草和灌木,尤其是攀援在八角树上的藤本(绞杀)植物,保留软质树种,对八角林地面喷施消毒剂;(2)在八角春梢生长期施用复壮肥,在八角春梢生长期和开花座果期分别施用叶面肥;(3)在八角春梢老熟期至秋梢萌动期喷施抗病微生物菌剂。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对八角林进行综合防控治理后,八角炭疽病斑大为减少,严重落叶现象得到遏制,八角树开花量明显提高,产量得到显著提升。产量得到显著提升。产量得到显著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八角炭疽病综合防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八角炭疽病防治
,尤其涉及一种八角炭疽病综合防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八角树是亚热带特有的芳香性植物,八角果多用作食用配料、酿酒、日用化工等,提炼产物可防控多种流行性疾病,属世界稀缺资源。自2006年以来八角炭疽病在大容山大面积暴发成灾,八角产量严重下降,甚至失收。
[0003]植物炭疽病是农作物经常发生的一大病害,分布广泛,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为突出,被称为世界第八大植物致病真菌群。八角炭疽病病原菌无性阶段为球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occdes(Wall)Hughes,有性阶段为八角小丛壳菌Glomerellaillicium Wei,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叶、病枝上越冬,全年均可发生,一般4月下旬至5月初开始发病,高温多雨的7~8月是发病高峰期。八角炭疽病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极易大量繁殖。在28℃左右最适合八角炭疽菌丝生长,也利于孢子形成。
[0004]自2009年以来大容山周边八角林长期粗放管理,很少进行抚育管护、施肥、病害防治,导致八角炭疽病大规模爆发,出现落叶、枯梢、枯萎、甚至死亡并且持续多年。八角炭疽病综合防治,是八角种植及生态修复急需解决的问题。
[0005]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八角炭疽病的防治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八角炭疽病有效防治手段的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八角炭疽病综合防控方法,通过本专利技术方法进行综合防控治理后,八角炭疽病斑大为减少,严重落叶现象得到遏制,八角树开花量明显提高,产量得到显著提升。
[0007]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八角炭疽病综合防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1)清除八角林内杂草和灌木,尤其是攀援在八角树上的藤本(绞杀)植物,保留软质树种,对八角林地面喷施消毒剂;
[0010](2)在八角春梢生长期施用复壮肥,在八角春梢生长期和开花座果期分别施用叶面肥;
[0011](3)在八角春梢老熟期至秋梢萌动期喷施抗病微生物菌剂。
[0012]优选的,步骤(1)所述消毒剂为30%苯醚甲环唑1500~2500倍液或40%唑醚戊唑醇2000~3000倍液。
[0013]优选的,步骤(1)所述消毒剂喷施次数为2~3次,相邻两次喷施时间间隔为7~10天。
[0014]优选的,步骤(1)所述消毒剂每次的施用量为900~1200kg/亩。
[0015]优选的,步骤(2)所述叶面肥为复合微生物菌剂300~500倍液。
[0016]优选的,步骤(2)所述叶面肥的施用量独立为300~500kg/亩。
[0017]优选的,步骤(3)所述抗病微生物菌剂为抗茬灵450~550倍液。
[0018]优选的,步骤(3)所述抗病微生物菌剂每次的施用量为900~1200kg/亩。
[0019]优选的,步骤(3)所述抗病微生物菌剂喷施次数为2~4次,相邻两次喷施时间间隔为15~20天。
[0020]优选的,步骤(2)所述复壮肥,由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尿素250~350份、磷酸一铵80~120份、钙镁磷肥50~70份、氯化钾150~190份、硼砂4~6份、硫酸锌2~4份、硫酸亚铁4~6份和发酵鸡粪350~370份。
[0021]优选的,所述复壮肥的制备方法,将尿素、磷酸一铵、钙镁磷肥、氯化钾、硼砂、硫酸锌、硫酸亚铁和发酵鸡粪混合。
[0022]优选的,步骤(2)所述复壮肥施用量为7~10kg/株。
[0023]优选的,所述复壮肥的施肥方法为:在树冠投影的边缘开施肥沟,并撒入所述复壮肥后回填。
[0024]优选的,所述施肥沟为条状沟或弧状沟。
[0025]优选的,所述施肥沟的大小为长为90~110cm,宽为25~35cm,深为10~20cm。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7]1、八角林内杂草灌木较多,通风透气性差,卫生条件较差,光照不足,八角树营养空间不足,生长不良,树体抗性差,极易导致八角炭疽病暴发。清杂是为八角树生长创造了适宜的地面生态环境,可解决八角树营养空间不足,增加林分透光透气性能,增强树体抗病能力。本专利技术通过机割或人工割除八角林内杂草灌木,尤其是缠绕和寄生在八角树上的藤本(绞杀)植物,保留较大的杂木(其它软阔)。八角树被隔开,不容易感染,事实证明,混交林的八角抗病能力更强。
[0028]2、八角树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是靠土壤自身肥力供给,由于八角进入成果期后长年花果不离枝,需要吸收大量的养分供应生长和挂果,仅靠土壤自身肥力已无法满足需要,且容易造成重茬障碍。必须补充八角树生长挂果缺失的养分。根据土壤检测情况,补充相应的营养物质,才能达到八角林地肥力平衡,增强树体养分,克服重茬障碍,促进八角树健壮和丰产稳产。
[0029]本专利技术应用测土技术,确定八角肥料配方,提高肥效,改善土壤结构,为八角树正常生长提供外源营养物质,增强八角树体抗病能力,促进其健康生长。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肥料配方不仅可以为八角树提供均衡的全养分需求,而且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树的抗病性能,尤其是经过复合微生物发酵后的发酵鸡粪结合喷洒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土传病的防治有特别的效果;而喷洒微生物菌剂,既可以起到叶面肥的营养效果,也可以防治许多病虫危害,对抑制炭疽病发生和危害有显著效果。
[0030]3、本专利技术在八角春梢生长期(3~5月)、开花座果期(6~8月)分别喷施叶面肥,能有效促进叶片转绿变厚,增强树体的抗病能力。本专利技术对八角林地面喷施消毒,喷洒复合微生物菌剂,把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有机结合,有效控制了炭疽病等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和传播,取得了良好的生产、生态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2]图1为目标株1号树体复壮前;
[0033]图2为目标株1号树体复壮后;
[0034]图3为目标株2号树体复壮前(左)和复壮后(右);
[0035]图4为目标株3号树体复壮后;
[0036]图5为目标株4号树体复壮后。
具体实施方式
[003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八角炭疽病综合防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8](1)清除八角林内杂草和灌木,尤其是攀援在八角树上的藤本(绞杀)植物,保留软质树种,对八角林地面喷施消毒剂;
[0039](2)在八角春梢生长期施用复壮肥,在八角春梢生长期和开花座果期分别施用叶面肥;
[0040](3)在八角春梢老熟期至秋梢萌动期喷施抗病微生物菌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八角炭疽病综合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清除八角林内杂草和灌木,保留软质树种,对八角林地面喷施消毒剂;(2)在八角春梢生长期施用复壮肥,在八角春梢生长期和开花座果期分别施用叶面肥;(3)在八角春梢老熟期至秋梢萌动期喷施抗病微生物菌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八角炭疽病综合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消毒剂为30%苯醚甲环唑1500~2500倍液或40%唑醚戊唑醇2000~3000倍液。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八角炭疽病综合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消毒剂喷施次数为2~3次,相邻两次喷施时间间隔为7~10天。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八角炭疽病综合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消毒剂每次的施用量为900~1200kg/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八角炭疽病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燕吴芳芳欧敏谭勇赖洁玲陈宇聂国朝郑容森李维炯王力坚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燕谕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