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平方专利>正文

一种瓣膜成形辅助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2323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瓣膜成形辅助器械。一种瓣膜成形辅助器械,其中,包括前瓣成形辅助器械和后瓣成形辅助器械;其根据二尖瓣前瓣和后瓣的不同生理形态,分别设计成前瓣成形辅助器械和后瓣成形辅助器械。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瓣膜成形辅助器械,能够更准确的测量瓣环直径、瓣叶高度及对合高度、瓣叶脱垂的范围、腱索的长度等,同时指导成形环型号选择、瓣叶高度的缩短或加宽范围、瓣叶折叠或切除的范围、腱索转位或人工腱索植入的位置等多种成形技术的开展应用,从而提高瓣膜成形手术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以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远期预后。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瓣膜成形辅助器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廉,技术容易推广,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临床应用前景。临床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瓣膜成形辅助器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瓣膜成形辅助器械。

技术介绍

[0002]心脏瓣膜病是最常见的心脏病,发病率占所有心脏病的一半。根据Frost Sullivan数据,2018年全球约有2.09亿患者患有心脏瓣膜疾病,每年造成约260万人死亡。二尖瓣疾病的发病率更高,2018年全球和中国的二尖瓣反流患者分别为9510万和1030万人。随着瓣膜重建外科的发展,二尖瓣瓣膜成形术已逐渐替代置换术成为治疗二尖瓣疾病的主要手术方式。相较于二尖瓣置换术,二尖瓣成形术的治疗优势更为显著,可通过对瓣环、瓣叶或瓣下结构的矫治使自身瓣膜功能得到恢复,术后无需终身抗凝,减少血栓栓塞及心内膜炎的发生,特别是有利于维护左室功能,提高患者远期生存。据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瓣膜成形术比机械和生物瓣置换术在免于瓣膜相关死亡、免于手术相关并发症、免于栓塞和免于再手术都更有优越性。有资料显示,美国目前约90%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通过瓣膜成形环的植入得到满意治疗,其远期疗效明显优于瓣膜置换。老年性瓣膜退行性病变和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其中80

90%的患者通过瓣膜成形就可以修复而不需要换瓣。但在国内整个瓣膜外科治疗中瓣膜成形的比例非常低,多数本来可以通过瓣膜成形治疗的患者被做了人工瓣膜的置换。
[0003]瓣膜重建手术开展主要基于三个基本原则:保留或恢复瓣叶充分的活动度,形成较大的瓣叶对合面,重塑并稳定整个瓣环。随着成形理念、手术技术、人工材料的发展,先后出现了腱索转移、瓣叶折叠或切除、滑行技术、缘对缘技术、成形环、人工腱索等多种成形技术。国内外选择瓣膜成形的病例多集中在Carpenter I型瓣叶活动正常(二三尖瓣瓣环扩张、瓣叶穿孔或撕裂、赘生物等)和II型瓣叶脱垂,瓣叶活动过度(二三尖瓣腱索断裂、腱索延长、乳头肌断裂、乳头肌延长等)。其中瓣膜成形环植入是二尖瓣修复手术最重要的环节,植入人工腱索而不用切除脱垂瓣叶,用来修复二尖瓣腱索断裂或冗长引起的二尖瓣关闭不全,已成为二尖瓣疾病修复的主流手术方式,优势明显。由于各种瓣膜病的病因、病变及功能失调等病理生理改变不同,手术医师对病变的认识判断和重建技术的选择及熟练程度,都直接影响到瓣膜成形的效果。从而导致瓣膜成形效果不佳、体外循环时间及手术时间长、多次转机或术中改瓣膜置换术、术后瓣膜反流加重需再次手术等情况发生。临床上急需一种能够提高瓣膜成形手术成功率的辅助器械。
[0004]而且目前临床上报道了很多种瓣膜重建技术,但是很难用单一种重建技术取得良好的成形效果。由于在开放手术或微创手术对瓣膜的解剖结构均显露不完全,术者无法完整观察到瓣膜的三维立体解剖结构,手术操作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视觉差异或主观判断,以及各种成形技术的操作难度,使同一类瓣膜病变也很难做到满意的成形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瓣膜成形辅助器械,能够提高瓣膜成形的手
术成功率,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瓣膜成形辅助器械,其中,包括前瓣成形辅助器械和后瓣成形辅助器械;其根据二尖瓣前瓣和后瓣的不同生理形态,分别设计成前瓣成形辅助器械和后瓣成形辅助器械。
[0007]所述的前瓣成形辅助器械包括前瓣成形器主体、与前瓣成形器主体连接的前瓣手柄;所述的前瓣成形器主体包括前瓣主体部、分别设于前瓣主体部两侧的前瓣前部和前瓣后部;所述的前瓣手柄与前瓣主体部连接;
[0008]所述的后瓣成形辅助器械包括后瓣成形器主体、后瓣手柄,所述的后瓣成形器主体包括后瓣前部、后瓣后部、后瓣主体部,后瓣前部和后瓣后部分别设于后瓣主体部两侧,后瓣手柄与后瓣主体部连接。
[0009]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一种瓣膜成形辅助器械,能够不限于更准确的测量瓣环直径、瓣叶高度及对合高度、瓣叶脱垂的范围、腱索的长度,同时不限于指导成形环型号选择、瓣叶高度的缩短或加宽范围、瓣叶折叠或切除的范围、腱索转位或人工腱索植入的位置等多种成形技术的开展应用,从而提高瓣膜成形手术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以及减少手术并发症,且本专利技术的瓣膜成形辅助器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廉,技术容易推广,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001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前瓣成形器主体整体呈二尖瓣解剖前瓣叶形态结构,前瓣主体部呈梭形,中央呈弓形结构,前瓣主体部的中线最长,向两边宽度逐渐减小;可以解剖贴合前瓣叶体部组织,测量前瓣叶的高度A,前瓣主体部中线到对合线H长度与正常生理前瓣叶高度基本一致,可设计成14、16、18、20mm等长度,设计符合正常解剖二尖瓣前瓣叶高度需求。
[001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前瓣主体部通过对合线H与前瓣前部连接,对合线H外侧的前瓣前部呈连续下斜形结构,且前瓣前部与前瓣主体部之间呈一定角度;所述的前瓣前部中线处宽度最长,向两边宽度逐渐减小。利于解剖贴合瓣叶对合缘,中线对合高度可设计为4

8mm,测量前瓣叶对合缘的高度。
[001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前瓣前部设有计量刻度D,前瓣前部的前缘设有均等分的卡线槽E,卡线槽E与对应的计量刻度D一致。对应解剖轮廓,解剖参考标记有助于确保人工腱索放置和对齐,利于测量瓣叶脱垂的范围,指导瓣叶切除和瓣叶折叠的范围。
[001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前瓣后部呈鞍型,与二尖瓣瓣环解剖走行一致,鞍型的最高点位于中线。
[001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前瓣后部设有若干个凸缘C或者连续凸缘,前瓣后部可设计数个凸缘C或连续凸缘,侧面观看,凸缘位于上部,与前瓣主体部相延续,利于固定在瓣环或成形环上,凸缘可优选带孔,可以缝合在瓣环或成形环上,防止移位。
[0015]可选地,前瓣后部设有连续的上斜形结构F。前瓣后部也可以设计成连续上斜形结构F,与前瓣主体部呈一定角度,利于显露二尖瓣前叶组织。前瓣主体部的G处为前瓣手柄连接处。
[0016]可选地,前瓣主体部内还设有前瓣中空部。前瓣成形器主体优选透明材质或者前瓣主体部镂空,通透式的成形器,便于术者观察瓣膜解剖结构。
[0017]进一步的,所述的后瓣成形器主体呈二尖瓣解剖后瓣叶形态结构,后瓣主体部呈新月形结构,后瓣主体部中线最长,向两边宽度逐渐减小。可以解剖贴合后瓣叶体部组织,测量后瓣叶的高度A,后瓣主体部中线到对合线H长度与正常生理前瓣叶高度基本一致,可设计成4、6、8、10mm等长度,设计符合正常解剖二尖瓣后瓣叶高度需求。
[0018]对合线H外侧的后瓣前部呈连续下斜形,与后瓣主体部呈一定角度,后瓣前部中线处宽度最长,向两边宽度逐渐减小,利于解剖贴合瓣叶对合缘,中线对合高度设计为4

8mm,测量后瓣叶对合缘的高度。
[001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后瓣前部设有计量刻度D,后瓣前部的前缘设有均等分的卡线槽E,卡线槽E与对应的计量刻度D一致。对应解剖轮廓,解剖参考标记有助于确保人工腱索放置和对齐,利于测量瓣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瓣膜成形辅助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瓣成形辅助器械和后瓣成形辅助器械;所述的前瓣成形辅助器械包括前瓣成形器主体(10)、与前瓣成形器主体(10)连接的前瓣手柄(20);所述的前瓣成形器主体(10)包括前瓣主体部(11)、分别设于前瓣主体部(11)两侧的前瓣前部(12)和前瓣后部(13);所述的前瓣手柄(20)与前瓣主体部(11)连接;所述的后瓣成形辅助器械包括后瓣成形器主体(100)、后瓣手柄(200),所述的后瓣成形器主体(100)包括后瓣前部(101)、后瓣后部(102)、后瓣主体部(103),后瓣前部(101)和后瓣后部(102)分别设于后瓣主体部(103)两侧,后瓣手柄(200)与后瓣主体部(10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瓣膜成形辅助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瓣成形器主体(10)整体呈二尖瓣解剖前瓣叶形态结构,前瓣主体部(11)上面观呈梭形,前瓣主体部(11)前面观中央优选呈弓形结构,前瓣主体部(11)的中线最长,向两边宽度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瓣膜成形辅助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瓣主体部(11)通过对合线(H)与前瓣前部(12)连接,对合线(H)外侧的前瓣前部(12)呈连续下斜形结构,且前瓣前部(12)与前瓣主体部(11)之间呈一定角度;所述的前瓣前部(12)中线处宽度最长,向两边宽度逐渐减小。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平方李刚
申请(专利权)人:卢平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