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驱动电路、方法、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2313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09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显示驱动电路、方法、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装置,该显示驱动电路包括:栅极驱动单元、分区控制单元以及栅极驱动控制单元,通过分区控制单元向栅极驱动控制单元的控制端输出可折叠信号,使得栅极驱动控制单元依据可折叠信号,将栅极驱动单元输出的栅极扫描信号提供给目标显示区的像素单元,保证栅极扫描信号无损输出,保证显示效果优。保证显示效果优。保证显示效果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驱动电路、方法、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装置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驱动电路、方法、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产品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高分辨率高品质的OLED显示产品。
[0003]与传统的互换式(Interchange,IC)驱动方式相比,阵列基板栅极驱动(Gate Driver On Array,GOA)电路的驱动方式具有低成本、少工序等优点,成为目前显示面板的主流驱动方式。但是,目前在OLED显示面板中,栅极驱动电路的电路结构的复杂向很难满足OLED显示面板的高分辨、窄边框的要求。
[0004]具体而言,显示面板朝着大尺寸、高分辨率方向的发展,这对显示面板内部的走线宽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导致显示面板内部的电容

电阻(Resistance Capacitance,RC)延迟很难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在RC延迟过大的情况下,GOA电路无法正常输入栅极扫描信号,从而造成显示面板出现显示不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部分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驱动电路、方法、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装置。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驱动电路,包括:栅极驱动单元、分区控制单元以及栅极驱动控制单元;
[0007]所述分区控制单元用于向所述栅极驱动控制单元的控制端输出可折叠信号;
[0008]所述栅极驱动控制单元,用于依据所述可折叠信号,将所述栅极驱动单元输出的栅极扫描信号提供给目标显示区的像素单元,所述目标显示区为所述可折叠信号对应的显示区域。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栅极驱动控制单元包含与所述栅极驱动单元一一对应的控制晶体管;所述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分区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像素单元电连接。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分区控制单元包含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和电容;所述电容的第一端与目标节点电连接,所述目标节点用于输出所述可折叠信号;
[0011]所述第一晶体管,用于在第一信号端的控制下,将第三信号端的第三信号提供给目标节点;
[0012]所述第二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目标节点的控制下,将第二信号的第二信号提供给所述电容的第二端;
[0013]所述第三晶体管,用于在第一信号端的控制下,将参考信号端的参考信号提供给所述电容的第二端。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信号端、第二信号端以及扫描触发信号端的控制下,输出所述栅极扫描信号。
[0015]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显示驱动电路。
[0016]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0017]在背板上形成栅极驱动层;
[0018]在所述栅极驱动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沉积绝缘层,所述沉积绝缘层开设有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一开口槽用于暴露所述栅极驱动层;
[0019]在所述沉积绝缘层远离所述栅极驱动层的一侧形成像素层,所述像素层至少一个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槽与所述栅极驱动层接触;
[0020]在所述像素层远离所述沉积绝缘层的一侧形成盖板。
[002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在背板上形成栅极驱动层,包括:
[0022]在所述背板的一侧形成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与所述栅极驱动单元一一对应的控制晶体管以及第一层间绝缘层,所述第一层间绝缘层覆盖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和所述控制晶体管,且所述第一层间绝缘层开设有第二开口槽、第三开口槽和第四开口槽,所述第二开口槽用于暴露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所述第三开口用于暴露所述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所述第四开口槽用于暴露所述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
[0023]在所述第一层间绝缘层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形成金属层,所述金属层包含源漏金属层和连接金属层,所述源漏金属层通过所述第二开口槽与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接触,所述源漏金属层通过所述第三开口槽与所述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接触,所述连接金属层通过所述第四开口槽与所述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接触,且所述连接金属层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槽与所述像素单元的栅极层接触。
[002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所述背板的一侧形成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与所述栅极驱动单元一一对应的控制晶体管以及第一层间绝缘层,包括:
[0025]在所述背板的第一区域上形成第一有源层,所述第一有源层包含所述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和所述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
[0026]在所述第一有源层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形成第一栅极绝缘层;
[0027]在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和所述背板的第二区域上形成第一栅极层,所述第一栅极层包含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和所述控制晶体管的栅极,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为在所述背板的第二区域上形成的栅极层;
[0028]在所述第一栅极层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形成所述第一层间绝缘层。
[002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所述背板的一侧形成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与所述栅极驱动单元一一对应的控制晶体管以及第一层间绝缘层,包括:
[0030]在所述背板的第一区域上形成第一有源层,所述第一有源层包含所述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和所述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
[0031]在所述背板的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一有源层上形成目标栅极绝缘层;
[0032]在所述目标栅极绝缘层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形成第一栅极层;
[0033]基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对应的目标区域,对所述第一栅极层和目标栅极绝缘层进行刻蚀,形成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和所述控制晶体管的栅极,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为在所述背板的第二区域上形成的栅极层,所述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为在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上形成的栅极层;
[0034]在所述第一栅极层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形成所述第一层间绝缘层;
[0035]基于所述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三开口槽以及所述第四开口槽对应的区域,对所述第一层间绝缘层进行行刻蚀,形成所述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三开口槽以及所述第四开口槽。
[003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所述沉积绝缘层远离所述栅极驱动层的一侧形成像素层,包括:
[0037]在所述沉积绝缘层远离所述栅极驱动层的一侧形成第二有源层、第二栅极绝缘层以及所述像素单元的栅极层,所述像素单元的栅极层覆盖所述第二有源层和第二栅极绝缘层,且所述第二栅极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有源层远离所述沉积绝缘层的一侧;
[0038]在所述像素单元的栅极层远离所述沉积绝缘层的一侧形成第三层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栅极驱动单元、分区控制单元以及栅极驱动控制单元;所述分区控制单元用于向所述栅极驱动控制单元的控制端输出可折叠信号;所述栅极驱动控制单元,用于依据所述可折叠信号,将所述栅极驱动单元输出的栅极扫描信号提供给目标显示区的像素单元,所述目标显示区为所述可折叠信号对应的显示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驱动控制单元包含与所述栅极驱动单元一一对应的控制晶体管;所述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分区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像素单元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控制单元包含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和电容;所述电容的第一端与目标节点电连接,所述目标节点用于输出所述可折叠信号;所述第一晶体管,用于在第一信号端的控制下,将第三信号端的第三信号提供给目标节点;所述第二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目标节点的控制下,将第二信号的第二信号提供给所述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三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一信号端的控制下,将参考信号端的参考信号提供给所述电容的第二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信号端、第二信号端以及扫描触发信号端的控制下,输出所述栅极扫描信号。5.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驱动电路。6.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背板上形成栅极驱动层;在所述栅极驱动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沉积绝缘层,所述沉积绝缘层开设有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一开口槽用于暴露所述栅极驱动层;在所述沉积绝缘层远离所述栅极驱动层的一侧形成像素层,所述像素层至少一个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槽与所述栅极驱动层接触;在所述像素层远离所述沉积绝缘层的一侧形成盖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背板上形成栅极驱动层,包括:在所述背板的一侧形成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与所述栅极驱动单元一一对应的控制晶体管以及第一层间绝缘层,所述第一层间绝缘层覆盖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和所述控制晶体管,且所述第一层间绝缘层开设有第二开口槽、第三开口槽和第四开口槽,所述第二开口槽用于暴露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所述第三开口用于暴露所述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所述第四开口槽用于暴露所述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在所述第一层间绝缘层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形成金属层,所述金属层包含源漏金属层和连接金属层,所述源漏金属层通过所述第二开口槽与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的栅极层接触,
所述源漏金属层通过所述第三开口槽与所述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接触,所述连接金属层通过所述第四开口槽与所述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接触,且所述连接金属层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槽与所述像素单元的栅极层接触。8.根据权利要求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粲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