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筒内钢框架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1863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筒内钢框架建筑结构,包括内墙体、外墙体以及钢框架组件,所述钢框架组件包括若干根横钢板、竖钢板、对横钢板和竖钢板交接处固定的锁紧件、两个弧形钢件对接形成的内支撑件,通过锁紧件锁紧横钢板和竖钢板交叉处,并在横钢板和竖钢板形成的矩形框架内部卡接内支撑件,实现随着横钢板和竖钢板的交叉处被锁紧件的锁紧,对内支撑件锁紧固定在横钢板和竖钢板形成的矩形框架内,具有快速对钢框架组装、降低钢框架生产成本的效果,内支撑件为两个弧形的钢件对称拼接,由于两个内支撑件的末端相对抵紧接触,具有增加内支撑件承载力的效果,进一步提高钢框架对外筒支撑使用的牢固性。使用的牢固性。使用的牢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筒内钢框架建筑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构件
,具体涉及一种外筒内钢框架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建筑工法中,主要采用的是纯钢框架结构和内核心筒外钢框框架结构的形式,这两种结构形式的可以有效的节约建筑的施工工期,满足建筑装配率的要求,而通过在钢框架外部设置玻璃外幕墙的做法来弥补这些缺陷,由此带来了成本较高,且不适用于住宅楼和教学楼等建筑中。
[0003]所以,现有技术中,为了降低在钢框架外部设置玻璃外幕墙的成本,公告号为“CN211849972U”的一种外筒内钢框架建筑结构,属于建筑工程用
,包括主体,主体设有外墙体和内墙体,外墙体和内墙体之间设有钢框架,钢框架内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两个相邻第一连接件之间连接有横钢板。
[0004]对于上述该外筒内钢框架建筑结构,通过外墙体和内墙体对钢框架包裹,钢框架通过其延伸钢板与其固定,外墙体和内墙体均为混凝土墙,且可作为承重受力构件,减少钢结构用钢量,扩大钢框架外侧和内侧的空间,可填充功能性板材,区别传统的通过钢丝绑扎钢结构,通过利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将竖钢板和横钢板进行连接,在前期施工时,装配迅速,缩减施工周期,采用剪力墙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整体结构合理,实用性高等特点,由于每个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需要大量的螺栓等配合对横钢板以及竖钢板进行连接固定,在组装过程中耗费大量的螺栓,增加组装成本,且组装过程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筒内钢框架建筑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外筒内钢框架建筑结构,包括内墙体、外墙体以及钢框架组件,所述钢框架组件包括若干根横钢板、竖钢板、对横钢板和竖钢板交接处固定的锁紧件、两个弧形钢件对接形成的内支撑件,所述内支撑件外侧呈四方位设有连接支杆,所述连接支杆的末端分别通过卡板卡入横钢板和竖钢板内侧面的安装槽内;
[0008]所述锁紧件上设有呈U型的横向卡槽和贯穿横向卡槽的纵向卡槽,所述横向卡槽与纵向卡槽呈十字设于锁紧件上,所述横钢板和竖钢板之间呈矩形垂直交叉并通过两个锁紧件分别与交叉处顶面和底面卡接,所述锁紧件的四角贯穿有锁紧螺栓;
[0009]所述钢框架组件设于内墙体和外墙体之间,所述钢框架组件通过内支撑件的顶面与外墙体内壁和内墙体外壁抵紧支撑。
[0010]进一步的,所述内支撑件设有若干组且内支撑件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支杆固定连接。
[0011]通过内支撑件用于对外墙体与内墙体之间等距支撑,由于内支撑件呈弧形设置,
具有降低钢框架成本的同时,增加对内墙体和外墙体之间的支撑的牢固性。
[0012]进一步的,所述内支撑件顶面和底面分别设有与横钢板和竖钢板顶面和底面在同一平面上的支撑板。
[0013]支撑板用于对内墙体外壁和外墙体内壁之间接触支撑,保持呈弧形的内支撑件贴合在内墙体和外墙体之间的稳定。
[0014]进一步的,所述竖钢板两端底面的卡接位卡接在横钢板两端的卡接槽内,所述卡接槽宽度与竖钢板宽度一致且深度小于竖钢板的厚度。
[0015]竖钢板的两端卡接在横钢板上的卡接槽内后,再通过锁紧件锁紧固定在横钢板和竖钢板的连接处,用于保持横钢板和竖钢板的顶面和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0016]进一步的,所述横钢板和竖钢板的两端分别延伸出锁紧件的外侧。
[0017]延伸出锁紧件外侧的横钢板和竖钢板可用于配合固定件对钢框架固定在内墙体和外墙体之间。
[0018]进一步的,所述横钢板和竖钢板的两端分别设有防滑锯齿。
[0019]防滑锯齿的作用在于对钢框架设有外墙体内内墙体内部后与抵紧接触物之间防滑支撑,进一步提高钢框架固定在外墙体和内墙体之间的牢固效果。
[0020]本技术与对比文件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和优点:
[0021]该外筒内钢框架建筑结构,采用通过锁紧件锁紧横钢板和竖钢板交叉处,并在横钢板和竖钢板形成的矩形框架内部卡接内支撑件,内支撑件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支杆相互连接支撑,并通过内支撑件上的连接支杆末端的卡板卡板卡入横钢板和竖钢板之间,随着横钢板和竖钢板的交叉处被锁紧件的锁紧,对内支撑件锁紧固定在横钢板和竖钢板形成的矩形框架内,具有快速对钢框架组装、降低钢框架生产成本的效果;
[0022]横钢板和竖钢板形成的矩形框架内设置呈弧形的内支撑件,内支撑件为两个弧形的钢件对称拼接,由于两个内支撑件的末端相对抵紧接触,具有增加内支撑件承载力的效果,进一步提高钢框架对外筒支撑使用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钢框架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图2中A

A的截面图;
[0026]图4为本技术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横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技术竖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内墙体;2、外墙体;3、钢框架组件;4、横钢板;5、竖钢板;6、锁紧件;7、内支撑件;8、连接支杆;9、卡板;10、安装槽;11、横向卡槽;12、纵向卡槽;13、锁紧螺栓;14、第二连接支杆;15、支撑板;16、卡接位;17、卡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6所示的一种外筒内钢框架建筑结构,包括内墙体1、外墙体2以及钢框架组件3,钢框架组件3包括若干根横钢板4、竖钢板5、对横钢板4和竖钢板5交接处固定的锁紧件6、两个弧形钢件对接形成的内支撑件7,内支撑件7外侧呈四方位设有连接支杆8,连接支杆8的末端分别通过卡板9卡入横钢板4和竖钢板5内侧面的安装槽10内;
[0032]内支撑件7设有若干组且内支撑件7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支杆14固定连接。通过内支撑件7用于对外墙体2与内墙体1之间等距支撑,由于内支撑件7呈弧形设置,具有降低钢框架成本的同时,增加对内墙体1和外墙体2之间的支撑的牢固性,内支撑件7顶面和底面分别设有与横钢板4和竖钢板5顶面和底面在同一平面上的支撑板15。支撑板15用于对内墙体1外壁和外墙体2内壁之间接触支撑,保持呈弧形的内支撑件7贴合在内墙体1和外墙体2之间的稳定;
[0033]锁紧件6上设有呈U型的横向卡槽11和贯穿横向卡槽11的纵向卡槽12,横向卡槽11与纵向卡槽12呈十字设于锁紧件6上,横钢板4和竖钢板5之间呈矩形垂直交叉并通过两个锁紧件6分别与交叉处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筒内钢框架建筑结构,包括内墙体(1)、外墙体(2)以及钢框架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框架组件(3)包括若干根横钢板(4)、竖钢板(5)、对横钢板(4)和竖钢板(5)交接处固定的锁紧件(6)、两个弧形钢件对接形成的内支撑件(7),所述内支撑件(7)外侧呈四方位设有连接支杆(8),所述连接支杆(8)的末端分别通过卡板(9)卡入横钢板(4)和竖钢板(5)内侧面的安装槽(10)内;所述锁紧件(6)上设有呈U型的横向卡槽(11)和贯穿横向卡槽(11)的纵向卡槽(12),所述横向卡槽(11)与纵向卡槽(12)呈十字设于锁紧件(6)上,所述横钢板(4)和竖钢板(5)之间呈矩形垂直交叉并通过两个锁紧件(6)分别与交叉处顶面和底面卡接,所述锁紧件(6)的四角贯穿有锁紧螺栓(13);所述钢框架组件(3)设于内墙体(1)和外墙体(2)之间,所述钢框架组件(3)通过内支撑件(7)的顶面与外墙体(2)内壁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锡宝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现代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