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体外膜肺氧合的双向动脉插管以及使用这种插管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166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ECMO的动脉插管(20),其包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体外膜肺氧合的双向动脉插管以及使用这种插管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动脉插管以及使用这种插管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指为心源性休克患者提供紧急循环支持的一种方法。在急性循环衰竭的情况下,无论心力衰竭的原因是什么,在内科

外科心肺复苏中都会在患者的床边使用这种方法。这是一种体外循环方法,也用于进行心内直视手术。在本说明书的其余部分,将更具体地参考通过体外静动脉膜(VA)进行的氧合,从而允许辅助心脏和肺部。
[0003]VAECMO的目标是从患者的体内抽出缺氧血液,向该血液中充入氧气,然后将该血液泵回到患者的体内。在患者心脏的右心房(RA)处抽取血液,或者经由静脉插管(也称为吸入插管)从患者的下腔静脉中抽取。然后,血液通过氧合器。然后,经由动脉插管(也称为回注插管)以逆行方式,即朝向心脏将血液重新注入到患者的髂动脉或股动脉中。在3000rpm的范围内以恒定速度旋转的离心泵能够实现这种血液体外循环。泵的转速允许获得适配患者需要的可变流速。
[0004]该程序的主要缺点是,由于下肢未灌注,观察到下肢缺血。事实上,动脉插管阻塞了氧合后重新注入血液的动脉并且因此阻止了血液沿着下肢方向循环。然后,有必要转移由氧合器氧合的一部分血液,以在股动脉中将其朝向下肢输送,即在相对于血流顺行方向的动脉插管的穿透点的下游沿着顺行方向进行输送。这种诱导通常通过如图1所示的逆向灌注插管或导管来实现。这涉及到将逆向灌注插管导入到股动脉中的精细操作,这种操作通常是随机进行的,并且通常很困难。
[0005]图1表示根据现有技术的动脉插管10,其包括主动脉插管12和逆向灌注插管14。主动脉插管12和逆向灌注插管14分别包括导入到患者动脉100比如股动脉的第一端12

和14

并且主动脉插管和逆向灌注插管通过它们的相对端10

相互连接,以形成动脉插管10。由于导引管心针(未示出)允许扩张动脉,所以主动脉插管12和逆向灌注插管14被导入到动脉100中。然后,移除管心针以使血液能够流过主动脉插管12和逆向灌注插管14。逆向灌注插管14在下游穿透点“p”处导入到动脉100中,该下游穿透点相对于由箭头A表示的从心脏到下肢的血液顺行循环的方向,位于主动脉插管12的上游穿透点P的下游。动脉插管10连接到氧合器(未示出)以允许进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氧合器本身与静脉插管(未示出)连通,该静脉插管允许在患者心脏的右心耳或下腔静脉(未示出)处抽取血液S。在ECMO期间,血液S从静脉插管(未示出)开始循环,在氧合器(未示出)中循环,然后在主动脉插管12和逆向灌注插管14中并行循环。从主动脉插管12,沿着箭头F以逆行方式,即根据逆行循环的方向向髂动脉的方向将血液重新注入到动脉100中。从逆向灌注插管14,沿着顺行循环A的方向向下肢的方向将血液重新注入到动脉100中。主动脉插管12对于动脉100是闭塞的,逆向灌注插管14允许向下肢供应血液。
[0006]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用于ECMO的动脉插管,其包括:
[0008]‑
主动脉插管,该主动脉插管包括内壁并且具有带血液出口孔口的第一端,该第一端旨在插入到动脉中,以便以逆行方式将血液注入到所述动脉中,以及
[0009]‑
逆向灌注插管,该逆向灌注插管被配置为可以在主动脉插管的第一端中的缩回位置和至少部分从主动脉插管的第一端伸出的位置之间平移移动,该逆向灌注插管与主动脉插管的血液出口孔口相对。
[0010]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动脉插管允许朝向心脏以逆行方式将血液注入到动脉中并且朝向下肢以顺行方式向下肢注射血液,以便避免由ECMO产生的缺血和血栓形成的风险,同时避免将逆向灌注插管导入到股动脉中的精细操作。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本专利技术的插管包括单独考虑的或根据任何可能的组合考虑的一个或更多个以下可选特征。
[0012]根据一个特征,主动脉插管具有带对应于旨在导入到动脉中的第一端的第一分支和旨在与氧合器配合的第二分支的L形形状,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通过弯管连接。
[0013]根据一个特征,弯管具有的曲率角度介于90
°
和150
°
之间、优选为135
°
。以此方式,逆向灌注插管容易从主动脉插管中伸出。
[0014]根据一个特征,逆向灌注插管包括直径小于主动脉插管直径的管和直径与主动脉插管直径基本相同的环,该环相对于主动脉插管的血液出口孔口设置在逆向灌注插管的近侧端部处。因此,在将逆向灌注插管从主动脉插管中伸出时引导该逆向灌注插管,并且当逆向灌注插管处于伸出位置时,通过该逆向灌注插管的环与主动脉插管的内壁配合而将该逆向灌注插管保留在主动脉插管中,以便防止可能导致溶血或动脉创伤的任何错位或变位。
[0015]根据一个特征,逆向灌注插管被配置为在与主动脉插管的内壁接触时平移滑动,直到环与内壁的止挡部接触。
[0016]根据一个特征,在管和环之间存在切口。该切口被配置为与主动脉插管的弯管配合。此外,该切口可以被配置为与导引管心针配合,该导引管心针被配置为诱导逆向灌注插管的伸出并且当逆向灌注插管处于伸出位置时优化主动脉插管中的血流。
[0017]根据一个特征,管具有与环相对的倾斜远侧端部,以便当逆向灌注插管处于缩回位置时适配主动脉插管的弯管的曲率。因此,在缩回位置,管的远侧端部与弯管互补并且不会从弯管中突出(既不从弯管的内部突出也不从弯管的外部突出),这允许在移除动脉插管时动脉插管容易从动脉中滑出。
[0018]根据一个特征,管包括指向主动脉插管的第二分支的开口。该开口允许确保血液可以在管中流动,即使是当倾斜的远侧端部阻塞时。事实上,倾斜的远侧端部可能被例如动脉阻塞。
[0019]根据一个特征,倾斜的远侧端部具有包括第一面的壁,该第一面的长度大于相对的第二面的长度,第一面包括朝向主动脉插管的第二分支的开口。
[0020]根据一个特征,管具有靠近切口的倾斜的近侧端部,以便当逆向灌注插管处于伸出位置时适配主动脉插管的弯管的曲率。因此,在伸出位置,管的近侧端部与弯管互补并且不从弯管的内部突出,这允许血液容易在主动脉插管中循环。
[0021]根据一个特征,管具有椭圆形轮廓,即椭圆形横截面。因此,在主动脉插管的第一
端内部的缩回位置或在动脉中的伸出位置,逆向灌注插管的高度和体积最小化。
[0022]根据一个特征,逆向灌注插管的管具有的表面积在3至3.5mm2的范围内、优选为3.15mm2,高度在1至1.5mm的范围内、优选为1.2mm,并且宽度在3至3.5mm的范围内、优选为3.34mm。因此,1l/min的最小血流量能够在管中循环。这样的流量足以防止下肢缺血。
[0023]根据一个特征,环具有凸形内壁。因此有助于逆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ECMO的动脉插管(20),该动脉插管包括:

主动脉插管(22),该主动脉插管包括内壁(31)并且具有带血液出口孔口(26)的第一端(24),所述第一端旨在插入到动脉(100)中,以便以逆行方式将血液注入到所述动脉中,以及

逆向灌注插管(30),该逆向灌注插管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主动脉插管的第一端中的缩回位置和至少部分从所述主动脉插管的第一端伸出的位置之间平移移动,其与所述主动脉插管的血液出口孔口相对,所述逆向灌注插管包括直径小于所述主动脉插管的直径的管(32)和直径与所述主动脉插管的直径基本相同的环(34),其相对于所述主动脉插管的血液出口孔口设置在所述逆向灌注插管的近侧端部(35)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插管,该动脉插管具有带对应于旨在导入到所述动脉中的第一端(24)的第一分支(25)和旨在与氧合器配合的第二分支(25

)的L形,所述第一分支和所述第二分支通过弯管(27)连接。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动脉插管,其中,所述逆向灌注插管被配置为在与所述主动脉插管的内壁接触时平移滑动,直到所述环与所述内壁的止挡部(21)接触。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动脉插管,其中,切口(38)存在于所述管和所述环之间。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动脉插管,其中,所述管具有椭圆形轮廓。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动脉插管,其中,所述环具有凸形内壁(34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动脉插管,其中,所述主动脉插管在其内壁上具有纵向凹槽(50),该纵向凹槽与设置在所述逆向灌注插管的环上的肋(52)相配合。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动脉插管,其中,所述主动脉插管具有所述环(34)的平移部分(T),该平移部分具有的内径大于所述主动脉插管的其余部分的内径。9.结合权利要求2,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动脉插管,其中,所述管(32)具有与所述环(34)相对的倾斜远侧端部(3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让保罗
申请(专利权)人:诺瓦弗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