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装置以及柜式或箱式家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1491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封闭装置(12),尤其用于柜式或箱式家具(10),封闭装置具有多个彼此耦联的叠片元件(1、2),其中叠片元件(1、2)在闭合状态中在打开和闭合方向(X)上看并排布置,并且在该状态中分别相邻的叠片元件(1、2)的窄侧彼此面对并且由此形成对接区域或对接部(8)。叠片元件(1、2)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分别包括至少一个加固区段(3),该加固区段在所属的叠片元件(1、2)的至少一部分上尤其沿横向于打开和关闭方向(X)的方向延伸。闭方向(X)的方向延伸。闭方向(X)的方向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封闭装置以及柜式或箱式家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封闭装置以及柜式或箱式家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柜式或箱式家具,其内部空间的可接触性能够被关闭。除了传统的门以外,也能够使用如例如DE 73 24 944 U和DE 20 2006 006 100 U1公开的百叶垫这样的封闭装置或由彼此链接或耦联的叠片元件形成的封闭装置。
[0003]在这种具有叠片元件的封闭装置中使用的叠片元件的材料的范围从木材到玻璃直至塑料。在使用的强度方面,木材或玻璃通常是相对抗弯的材料。如果叠片元件由塑料制成,则叠片元件在其主纵向延伸方向上看是相对易弯曲的。对于闭合的封闭装置,在引入到柜式或箱式家具的内部空间中的开口通过封闭装置封闭时,尤其在使用塑料制成的叠片元件时会导致施加到闭合的封闭装置上的压力使叠片弯曲。这尤其在想要从外部清洁封闭装置时是不实际的。在此,叠片前部会向内弯曲。
[0004]当然这种效果不仅会在塑料制成的叠片元件中出现,而且只要其足够薄也会在由任意材料制成的叠片元件中出现。因此EP 0 635 620 A1公开了具有加固元件的持久的彼此耦联的叠片,加固元件应防止弯曲,其中这种加固意味着叠片元件的额外的重量。
[0005]这种封闭装置的缺点是,元件持久且固紧地彼此耦联并且必须作为一体地开卷以打开或在贮藏空间的上后方或下后方引导,这显著减小了贮藏空间。
[0006]DE 10 2017 000 214 A1公开了一种封闭装置,在封闭装置中相邻的叠片彼此耦联,使得叠片分别挂入在滑轨中,在闭合的状态中滑轨布置在分别上下布置的叠片处。在打开时,在开口的上部区域中下部的叠片移到位于其上的叠片之前,使得叠片在上部区域中彼此先后地被推入柜中并且因此减小空间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改进一种封闭装置,使得没有出现所描述缺点。
[0008]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封闭装置以及具有权利要求14的特征的柜式或箱式家具实现。有利的实施方式在相应的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封闭装置具有多个彼此耦联的叠片元件。耦联例如可以是单个或多个链接,而叠片元件也可例如经由剪切式传动机构彼此耦联。叠片元件在闭合状态中在打开和闭合方向(X)上看并排布置。在该状态中分别相邻的叠片元件的窄侧彼此面对并且由此形成对接区域或对接部。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此时提出,至少一个或多个叠片元件分别包括至少一个加固区段。在此,加固区段在所属的叠片元件的至少一部分上尤其沿横向于打开和关闭方向(X)的方向延伸。
[0011]通过叠片元件在其至少一部分或多个部分上横向于打开和闭合方向(X)进行的加固可以防止或至少减小由叠片元件形成的封闭装置在外部的力作用下产生的弯曲。在此有
利地,对接区域或对接部具有主纵向延伸方向(Y),该主纵向延伸方向横向于、尤其垂直于打开和闭合方向(X)。
[0012]为了进一步改进加固作用,可以规定至少一个叠片元件或加固区段具有跨接区段,该跨接区段伸出到叠片元件的与相邻的叠片元件面对的窄侧上的、跨接对接区域或对接部。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封闭装置的闭合状态中,该跨接区段在对接区域中或在对接部的区域中用作额外的支持。由此,以上述方式加固一个叠片元件并且相邻的叠片元件在对接部的区域中或在对接区域中承受附加地支撑。这尤其在多个或所有的对接部的区域中具有这种特征时也额外地提高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整个封闭装置的稳定性。当然,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加固区段的加固不仅在闭合状态中作用。而更在封闭装置打开时也加固各个叠片元件。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思想的有利改进方案可以规定加固区段与相邻的叠片元件之间的对接区域或对接部重叠,使得加固区段与布置在相邻的叠片元件上的至少一个耦联元件作用连接。
[0014]在此已经有利地发现,在打开的状态中耦联元件彼此分开并且在闭合状态中耦联元件彼此相互作用,并因此用于连接相邻的叠片元件。由此可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帘幕装置的闭合状态中,除了相邻的叠片元件的重叠和支撑以外,还通过实现相邻的叠片元件之间的物理耦联来增加进一步的稳定性。在本文中作用连接是指将在叠片元件或跨接区段或至少一个安装在其上的耦联元件(一方面)和相邻的叠片或至少一个安装在其上的耦联元件(另一方面)之间的物理相互作用设置成,使得在封闭装置的闭合状态中支持或制成相邻叠片彼此固定。通过这种布置方式可使得持久的加固区段实施得更小并因此更轻,因为在闭合状态中耦联是额外的加强,该额外的加强抑制尤其在封闭装置的闭合状态中出现的负载。
[0015]因此例如可以规定在跨接区段上布置至少一个第一耦联元件并且在相邻的叠片元件的在封闭装置的闭合状态中与第一耦联元件作用的区域上布置与第一耦联元件磁性相互作用的至少一个第二耦联元件。磁性相互作用具有的优点是,可以将相邻叠片相对彼此固定或固紧,在此无需使用力锁合连接件。
[0016]在此可为有利的是,至少一个耦联元件至少部分地具有涂层和/或涂层元件。涂层元件例如可包括植绒、毛毡或由(噪音)阻尼材料制成的其他元件,使得在由于闭合状态下磁性相互作用实现的两个耦联元件的啮合中避免啮合噪音等。
[0017]加固区段可与所属的叠片元件完全构造成一件式的。有利地还使得加固区段作为单独的构件附接、尤其粘接在所属的叠片元件上。当然也可想到其他的附接可能性,尤其也可实现力锁合容纳,加固区段例如用旋拧、夹紧或插接在叠片元件上。
[0018]加固区段可直接地附接在叠片元件上。当然也可使加固区段经由至少一个间隔元件与叠片元件间隔开地布置。这提供了用于将耦联元件一方面安装在加固元件上以及另一方面在相邻的叠片元件上的额外的结构空间。当然,例如在耦联元件嵌入、装入或以其他方式集成到相应的叠片元件中或相应的加固元件中时,也可以省去这种间隔元件。
[0019]如果加固区段实施成单独的构件,则尤其可使加固区段包括金属材料、尤其铝或铁和/或塑料材料或由其制成。例如如果使用铁磁性的金属材料、例如铁,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耦联元件集成在加固区段中或与其构造成一体。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耦联元件无须是单独的构件,而是可为叠片元件或加固区段的一部分。
[0020]优选地,加固区段是一个或多个型材元件,型材元件尤其构造成T

型材或L

型材。
由此实现特别好的稳定性和加固作用。当然也可想到其他的型材形状。
[0021]在加固区段构造成型材元件时至少一个型材腿相对于所属的叠片元件的宽侧以锐角、优选直角定向。成角度的构造、尤其直角的构造实现加固区段的最大稳定作用或加固作用。
[0022]以所描述的方式提供一种封闭装置,该封闭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装置即使在力从外部施加到闭合的封闭装置上的情况下也具有显著的优点并且尤其在较宽的柜式或箱式家具配设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封闭装置时允许使用本身相对薄且易弯曲的叠片元件,例如由塑料制成的叠片元件。
[0023]由此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柜式或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封闭装置(12),尤其用于柜式或箱式家具(10),所述封闭装置具有多个彼此耦联的叠片元件(1、2),其中所述叠片元件(1、2)在闭合状态中在打开和闭合方向(X)上看并排布置并且在所述状态中分别相邻的叠片元件(1、2)的窄侧彼此面对并且由此形成对接区域或对接部(8),其特征在于,所述叠片元件(1、2)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分别包括至少一个加固区段(3),所述加固区段在所属的叠片元件(1、2)的至少一部分上尤其沿横向于打开和关闭方向(X)的方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装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区域或对接部(8)具有主纵向延伸方向(Y),所述主纵向延伸方向横向于、尤其垂直于打开和闭合方向(X)。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封闭装置(12),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叠片元件(1、2)或加固区段(3)具有跨接区段(3a),所述跨接区段伸出到叠片元件(2)的与相邻的叠片元件(1)面对的窄侧上的、跨接所述对接区域或对接部(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闭装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区段(3)与相邻的叠片元件(1、2)之间的对接区域或对接部(8)重叠,使得所述加固区段与布置在相邻的叠片元件(1)上的至少一个耦联元件(5、6)作用连接。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封闭装置(12),其特征在于,在打开的状态中所述耦联元件(5、6)彼此分开并且在闭合状态中所述耦联元件(5、6)彼此相互作用,并因此用于连接相邻的叠片元件(1、2)。6.根据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封闭装置(1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跨接区段(3a)上布置至少一个第一耦联元件(5),并且在相邻的叠片元件(1)的在所述封闭装置(12)的闭合状态中与第一耦联元件(5)作用的区域上布置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耦联元件(5)磁性相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
申请(专利权)人:瑞好工业欧洲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