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低新风主机内部漏风率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1230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降低新风主机内部漏风率的装置,包括EPP内腔,EPP内腔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热交换核心件,热交换核心件底部的两侧皆设置有第一连杆,热交换核心件一侧的EPP内腔内部设置有第一驱动腔,第一驱动腔靠近热交换核心件一侧的EPP内腔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杆,热交换核心件远离第一驱动腔一侧的EPP内腔内部设置有第二驱动腔,EPP内腔的外壁上安装有钣金外壳,EPP内腔两侧的外壁上皆设置有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的一端贯穿至钣金外壳的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降低了新风主机内部的漏风率,还提高了该降漏风率装置使用时的便捷性,而且使得该降漏风率装置生产时的加工效率得到提升。效率得到提升。效率得到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降低新风主机内部漏风率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新风主机
,具体为一种可降低新风主机内部漏风率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新风主机内部漏风率过高,国家推荐标准中漏风率小于等于10%,而现有的新风主机绝大部分远超过了10%的漏风率,热交换时新风和回风混风严重,室内污浊空气经过机器热交换时混进新风,没办法保证新风的纯净度,所以绝大部分的新风系统卫生间要有单独的排风装置,总体排风量比新风量大,使室内气压失衡,现环境当中疫情频发、细菌和病毒过多,高漏风会致使细菌病毒加速扩散,漏风率过高影响热交换率而且会导致新风风量不足。
[0003]目前市场上现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钣金拼接,此种方式漏风率较大,还有一种是使用EPP内胆,内部结构相对紧密,但是无法做加强结构,还是存在一定的漏风率,因而需使用到相应的降漏风率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新风主机内部漏风率的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装置采用钣金拼接时漏风率较大,使用EPP内胆时内部结构虽相对紧密,但是无法做加强结构,还是存在一定漏风率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降低新风主机内部漏风率的装置,包括EPP内腔,所述EPP内腔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热交换核心件,所述热交换核心件底部的两侧皆设置有第一连杆,所述热交换核心件一侧的EPP内腔内部设置有第一驱动腔,所述第一驱动腔靠近热交换核心件一侧的EPP内腔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杆,所述热交换核心件远离第一驱动腔一侧的EPP内腔内部设置有第二驱动腔,所述EPP内腔的外壁上安装有钣金外壳。
[0006]优选的,所述EPP内腔两侧的外壁上皆设置有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一端贯穿至钣金外壳的外部,所述第一驱动件的另一端延伸至EPP内腔的内部,以便对该降漏风率装置提供驱动力。
[0007]优选的,所述EPP内腔顶部的两外侧壁上皆设置有两组卡接件,所述相邻卡接件关于EPP内腔的中心线对称,以便对该降漏风率装置进行拼接处理。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件一侧的EPP内腔外壁上皆设置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的一端贯穿至钣金外壳的外部,所述第二驱动件的另一端延伸至EPP内腔的内部,以便对该降漏风率装置提供驱动力。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腔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密封钣金,以达到高效密封的目的。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腔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密封钣金,以达到高效密封的
目的。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可降低新风主机内部漏风率的装置不仅降低了新风主机内部的漏风率,还提高了该降漏风率装置使用时的便捷性,而且使得该降漏风率装置生产时的加工效率得到提升;
[0012](1)通过位于热交换核心件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使得热交换核心件与EPP内腔之间的贴合度得到提升,即可达到高效密封的目的,从而降低了新风主机内部的漏风率;
[0013](2)通过将第一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设置于EPP内腔两侧的外壁上,且位于EPP内腔内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腔与第二驱动腔,即可达到自动驱动的目的,从而提高了该降漏风率装置使用时的便捷性;
[0014](3)通过将热交换核心件设置于EPP内腔的内部,且位于EPP内腔的外侧安装有钣金外壳,即可形成该降漏风率装置的主体部分,相较于传统的此类装置,该降漏风率装置的整体结构较为简单,从而使得该降漏风率装置生产时的加工效率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三维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EPP内腔;2、第一驱动件;3、第二驱动件;4、卡接件;5、第一驱动腔;6、钣金外壳;7、第二驱动腔;8、第一密封钣金;9、第一连杆;10、热交换核心件;11、第二连杆;12、第二密封钣金。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可降低新风主机内部漏风率的装置,包括EPP内腔1,EPP内腔1两侧的外壁上皆设置有第一驱动件2,第一驱动件2的一端贯穿至钣金外壳6的外部,第一驱动件2的另一端延伸至EPP内腔1的内部;
[0022]使用时,通过将第一驱动件2设置于EPP内腔1两侧的外壁上,以便对该降漏风率装置提供驱动力;
[0023]第一驱动件2一侧的EPP内腔1外壁上皆设置有第二驱动件3,第二驱动件3的一端贯穿至钣金外壳6的外部,第二驱动件3的另一端延伸至EPP内腔1的内部;
[0024]使用时,通过将第二驱动件3设置于EPP内腔1两侧的外壁上,以便对该降漏风率装置提供驱动力;
[0025]EPP内腔1顶部的两外侧壁上皆设置有两组卡接件4,相邻卡接件4关于EPP内腔1的中心线对称;
[0026]使用时,通过位于EPP内腔1的外壁上设置有卡接件4,以便对该降漏风率装置进行
拼接处理;
[0027]EPP内腔1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热交换核心件10,热交换核心件10底部的两侧皆设置有第一连杆9,热交换核心件10一侧的EPP内腔1内部设置有第一驱动腔5,第一驱动腔5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密封钣金12;
[0028]使用时,通过位于第一驱动腔5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密封钣金12,以达到高效密封的目的;
[0029]第一驱动腔5靠近热交换核心件10一侧的EPP内腔1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杆11,热交换核心件10远离第一驱动腔5一侧的EPP内腔1内部设置有第二驱动腔7,第二驱动腔7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密封钣金8;
[0030]使用时,通过位于第二驱动腔7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密封钣金8,以达到高效密封的目的;
[0031]EPP内腔1的外壁上安装有钣金外壳6。
[0032]本申请实施例在使用时,通过位于热交换核心件10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连杆9与第二连杆11,使得热交换核心件10与EPP内腔1之间的贴合度得到提升,即可达到高效密封的目的,再通过将新风主机内部漏风点进行改进,在现有条件下提高设备内部结构密封度,尽可能使机器内部漏风率降低至百分之三以下,可取消卫生间内单独的排风装置,将新风机的排风直接接入卫生间进行排风,节省了另装排风装置,使室内气压平衡,之后通过将第一驱动件2与第二驱动件3设置于EPP内腔1两侧的外壁上,且位于EPP内腔1内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腔5与第二驱动腔7,即可达到自动驱动的目的,最后通过将热交换核心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低新风主机内部漏风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EPP内腔(1),所述EPP内腔(1)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热交换核心件(10),所述热交换核心件(10)底部的两侧皆设置有第一连杆(9),所述热交换核心件(10)一侧的EPP内腔(1)内部设置有第一驱动腔(5),所述第一驱动腔(5)靠近热交换核心件(10)一侧的EPP内腔(1)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杆(11),所述热交换核心件(10)远离第一驱动腔(5)一侧的EPP内腔(1)内部设置有第二驱动腔(7),所述EPP内腔(1)的外壁上安装有钣金外壳(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低新风主机内部漏风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EPP内腔(1)两侧的外壁上皆设置有第一驱动件(2),所述第一驱动件(2)的一端贯穿至钣金外壳(6)的外部,所述第一驱动件(2)的另一端延伸至EPP内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稳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德莱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