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芯部件及多通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1099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阀芯部件及多通阀,阀芯部件包括:内筒结构,内筒结构内具有沿其轴向延伸的流通通道,内筒结构的侧壁具有和流通通道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外筒结构,围绕在内筒结构上,外筒结构沿内筒结构的轴向具有多层流通腔,每层流通腔沿内筒结构的周向划分为多个子腔,每个子腔的开口均朝向阀芯部件的外部;其中,第一通孔和一层流通腔中的一个子腔连通,第二通孔和另一层流通腔中的一个子腔连通。采用该方案,通过内筒结构的第一通孔、流通通道和第二通孔实现了内筒结构和外筒结构的连通,进而通过内筒结构实现了阀芯部件的多层流通腔的跨层连通,提高了阀芯部件的性能和适用范围。和适用范围。和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阀芯部件及多通阀


[0001]本技术涉及多通阀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阀芯部件及多通阀。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多通阀的广泛应用,多通阀的性能也随着提升,现有技术中的阀芯部件的外筒结构上具有多层流通腔且每层流通腔划分的多个子腔,通过多层流通腔中的任意两个相邻子腔(可以为同一层流通腔中的两个相邻子腔,也可以分别为相邻两流通腔中的两个相邻子腔)的连通实现多通阀不同阀口的连通。但现有技术中的阀芯部件的内筒结构和外筒结构间隔或内筒结构不存在,使得阀芯部件只能够实现同一层流通腔内的相邻子腔或相邻两层流通腔的两个相邻子腔的连通,即只能实现多通阀的相邻阀口之间的连通,无法实现两跨层流通腔的子腔的连通,进而无法实现多通阀的跨阀口连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阀芯部件及多通阀,以提高阀芯部件及多通阀的性能和适用范围。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阀芯部件,包括:内筒结构,内筒结构内具有沿其轴向延伸的流通通道,内筒结构的侧壁具有和流通通道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外筒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芯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筒结构(10),所述内筒结构(10)内具有沿其轴向延伸的流通通道(11),所述内筒结构(10)的侧壁具有和所述流通通道(11)连通的第一通孔(12)、第二通孔(13);外筒结构(20),围绕在所述内筒结构(10)上,所述外筒结构(20)沿所述内筒结构(10)的轴向具有多层流通腔(21),每层所述流通腔(21)沿所述内筒结构(10)的周向划分为多个子腔,每个所述子腔的开口均朝向所述阀芯部件的外部;其中,所述第一通孔(12)和一层所述流通腔(21)中的一个子腔连通,所述第二通孔(13)和另一层所述流通腔(21)中的一个子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芯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结构(20)具有至少三层所述流通腔(21),在所述内筒结构(10)的轴向上,所述第一通孔(12)和所述第二通孔(13)之间间隔至少一层所述流通腔(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芯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结构(20)具有四层所述流通腔(21),在所述内筒结构(10)的轴向上,所述第一通孔(12)和所述第二通孔(13)之间间隔两层所述流通腔(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芯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结构(10)包括内筒体(14)、转轴结构(15)和多个支撑板(16),所述转轴结构(15)穿过所述内筒体(14),所述支撑板(16)的两端分别和所述转轴结构(15)的外壁、所述内筒体(14)的内壁连接,多个所述支撑板(16)沿所述内筒体(14)的周向分布,所述外筒结构(20)围绕在所述内筒体(14)上;其中,所述流通通道(11)位于所述内筒体(14)、所述转轴结构(15)及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板(16)之间,所述第一通孔(12)、所述第二通孔(13)均位于所述内筒体(1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芯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结构(20)包括多个径向隔板(22)和多个轴向隔板(23),所述径向隔板(22)沿所述内筒结构(10)的径向设置,所述轴向隔板(23)沿所述内筒结构(10)的轴向设置;多个所述径向隔板(22)沿所述内筒结构(10)的轴向间隔分布,相邻两个所述径向隔板(22)之间的区域形成一层所述流通腔(21);多个所述轴向隔板(23)沿所述内筒结构(10)的周向间隔分布,以将所述流通腔(21)划分为多个所述子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芯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部件为一体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芯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部件包括可相对转动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杰沙海建王傅钢
申请(专利权)人:盾安汽车热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