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诊脉用可转向调节的记录仪脉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0929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医诊脉用可转向调节的记录仪脉枕,涉及记录仪脉枕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正上方安装有平台;所述平台顶面安装有记录装置;所述记录装置底部设有转盘,记录装置的后端面设有操作按钮,转盘与记录装置内部的微型电机驱动轮固定连接,且微型电机与记录装置的旋钮电性相连,当记录装置记录到患者的体温、脉搏、心率等体征信息后,通过操作按钮记录并存储,并通过显示屏显示实时画面,使并可以根据患者就座的位置,通过旋钮调节微型电机转动方向和角度,再通过转盘带动记录装置旋转角度,使得患者可以通过转向调节观看到显示屏画面显示的信息,解决了传统的记录仪脉枕不便于转向调节使患者观看自己的体征信息的问题。体征信息的问题。体征信息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诊脉用可转向调节的记录仪脉枕


[0001]本技术涉及脉枕
,特别涉及一种中医诊脉用可转向调节的记录仪脉枕。

技术介绍

[0002]中医诊断中,望闻问切四步法,切作为诊脉的问诊方式,是最为重要的一环,用以判断患者的病情,诊脉过程中,为使患者手腕平放并拥有一定的舒适度,脉枕是必不可少的用具,而记录仪,可以提供信息记录和存储功能,方便医者存储患者的病例、体征等信息,作为辅助装置帮助诊脉。
[0003]然而,就目前传统的记录仪脉枕,多为固定式结构放置在桌面上,记录仪只为医者提供视角,不便于转向调节使患者观看自己的体征信息;脉枕仅为患者提供手腕处的垫托,但儿童成人、男女体态特征不同,手臂处承托依靠桌面解决,需要随时调节脉枕的位置,不便于不同人群使用,且脉枕使用时占据桌面使用空间,脉枕无法提供体温测量等功能,诊脉时无法判断患者的体温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中医诊脉用可转向调节的记录仪脉枕,其具有记录装置,可以通过操作按钮调节转盘方向,实现角度调节,便于患者观看。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医诊脉用可转向调节的记录仪脉枕,具体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上方放置脉枕,主体的正上方安装有平台,主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托板组件,且主体的右端固定连接固定件,主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移动装置;所述平台为矩形结构并顶面安装有记录装置;所述记录装置底部设有转盘,记录装置的后端面设有操作按钮,转盘与记录装置内部的微型电机驱动轮固定连接,且微型电机与记录装置的旋钮电性相连,且记录装置的底部活动卡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罩;所述连接罩内部卡接有卡带和保护环;所述移动装置所包含的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托板组件的底面,移动装置所包含的驱动板块固定连接在主体的底面,且驱动板块的后端安装有驱动器,驱动器与记录装置的操作按钮电性相连;所述固定件左端固定连接有承接板和滑轨;所述承接板的左端固定连接转管,所述滑轨的左侧滑动卡接压块。
[0006]可选地,所述主体包括支撑杆和抽屉,支撑杆固定并 垂直连接在主体的顶面,支撑杆的顶面固定连接平台的底面,抽屉活动卡接在主体的内部。
[0007]可选地,所述托板组件由连接托板和移动托板组成,连接托板共设有三组并结构相同,且连接托板和移动托板的后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工字型结构的拖杆,连接托板的底面后端固定连接有抵板,且拖杆中间纵梁贯穿抵板,拖杆的后端横梁卡接在抵板的后侧。
[0008]可选地,所述记录装置的顶面设有显示屏,显示屏与记录装置内部的PLC控制器和CPU芯片电路连接,且显示屏与操作按钮电连。
[0009]可选的,所述转轮包括主动轮,主动轮为锥齿轮结构并活动卡接在转轮的底部,且
主动轮与转轮同轴固定连接。
[0010]可选的,所述连接罩包括调节轮、卡槽和安装槽,调节轮为锥齿轮结构并与主动轮啮合连接,卡槽外部呈8字型结构并内部安装卡带,安装槽设在卡槽的下方,且安装槽的内部卡接保护环。
[0011]可选的,所述卡带的末端外侧设有卡条,卡条与调节轮啮合,且卡带的内侧面贴合保护环的外侧面,且卡带为热电偶式温度计的冷端并与记录装置内部工作端连通。
[0012]可选的,所述移动装置还包括伸缩杆和固定块,伸缩杆前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板的前端面,伸缩杆的后端固定连接驱动板块,且伸缩杆的后侧外围固定连接固定块,固定块顶面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到主体的底面。
[0013]可选的,所述固定件的左端还设有紧固管,紧固管为螺纹套管结构并上端外管活动卡接在固定件的左侧上端,紧固管的下端内管活动卡接压板,压板为直角结构并活动卡接在滑轨的左侧。
[0014]可选的,所述转管包括螺纹管,螺纹管通过螺纹啮合活动连接在转管的内部,且螺纹管的顶面活动卡接在压块的内部。
[0015]有益效果
[0016]根据本技术的各实施例的记录仪脉枕,与传统记录仪脉枕相比,当记录装置记录到患者的体温、脉搏、心率等体征信息后,通过操作按钮记录并存储,并通过显示屏显示实时画面,使并可以根据患者就座的位置,通过旋钮调节微型电机转动方向和角度,再通过转盘带动记录装置旋转角度,使得患者可以通过转向调节观看到显示屏画面显示的信息。
[0017]此外,当移动托板向前移动伸展时,带动移动托板底面的拖杆向前移动并在相邻一组连接托板底面的抵板内部滑动,当拖杆移动至后端横梁抵接到抵板的后端面后,拖杆带动抵板移动,也带动连接托板向前移动,最终完成托板组件的伸展,当移动托板向后移动收合时,带动移动托板底面的拖杆向后移动并在相邻一组连接托板底面的抵板内部滑动,当拖杆的前端横梁抵在抵板的前端面后,拖杆带动抵板向后移动,也带动连接托板向后移动,最终完成托板组件的收合,方便不同人群承托手臂。
[0018]此外,当转动紧固管后带动下端内管旋转并移动,带动压板在滑轨左侧滑动,进而实现压板对安装桌面的压紧,当转动转管后通过螺纹啮合带动螺纹管旋转并移动,进而带动压块移动,压块与压板配合使得主体可以安装到桌面边侧准备使用,不占用桌面使用空间。
[0019]此外,当卡带从卡槽内部交叉穿过后,旋转转轮带动主动轮旋转,通过调节轮与主动轮啮合使得调节轮旋转,调节轮与卡条啮合带动卡带实现松紧调节,利用保护环使得手腕与卡带之间缝隙处得以填充,避免连接罩硌到手腕,确保使用的舒适度,卡带收集到的体温信息通过冷端和工作端产生的热电势进行体温测量,并通过记录装置记录和存储信息。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1]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技术的限
制。
[0022]在附图中:
[0023]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使用前的左前方结构示意图;
[0024]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使用前的右后方结构示意图;
[0025]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使用时的左后方结构示意图;
[0026]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使用时的下方结构示意图;
[0027]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移动托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记录装置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7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8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图5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1]图9示出了根部本技术图6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2]图10示出了根部本技术图3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列表
[0034]1、主体;101、支撑杆;102、平台;103、抽屉;104、托板组件;1041、连接托板;10411、拖杆;10412、抵板;1042、移动托板;2、记录装置;201、显示屏;202、旋钮;203、转轮;2031、主动轮;204、连接罩;2041、调节轮;20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诊脉用可转向调节的记录仪脉枕,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的上方放置脉枕,主体(1)的正上方安装有平台(102),主体(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托板组件(104),且主体(1)的右端固定连接固定件(5),主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移动装置(4);所述平台(102)为矩形结构并顶面安装有记录装置(2);所述记录装置(2)底部设有转盘,记录装置(2)的后端面设有操作按钮,转盘与记录装置(2)内部的微型电机驱动轮固定连接,且微型电机与记录装置(2)的旋钮(202)电性相连,且记录装置(2)的底部活动卡接有转轮(203);所述转轮(2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罩(204);所述连接罩(204)内部卡接有卡带(3)和保护环(302);所述移动装置(4)所包含的连接板(401)固定连接在托板组件(104)的底面,移动装置(4)所包含的驱动板块(404)固定连接在主体(1)的底面,且驱动板块(404)的后端安装有驱动器,驱动器与记录装置(2)的操作按钮电性相连;所述固定件(5)左端固定连接有承接板(503)和滑轨(504);所述承接板(503)的左端固定连接转管(6),所述滑轨(504)的左侧滑动卡接压块(602)。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中医诊脉用可转向调节的记录仪脉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支撑杆(101)和抽屉(103),支撑杆(101)固定并 垂直连接在主体(1)的顶面,支撑杆(101)的顶面固定连接平台(102)的底面,抽屉(103)活动卡接在主体(1)的内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中医诊脉用可转向调节的记录仪脉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组件(104)由连接托板(1041)和移动托板(1042)组成,连接托板(1041)共设有三组并结构相同,且连接托板(1041)和移动托板(1042)的后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工字型结构的拖杆(10411),连接托板(1041)的底面后端固定连接有抵板(10412),且拖杆(10411)中间纵梁贯穿抵板(10412),拖杆(10411)的后端横梁卡接在抵板(10412)的后侧。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中医诊脉用可转向调节的记录仪脉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装置(2)的顶面设有显示屏(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杰刘保延文天才王斌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