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屋顶快速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0925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53
本申请涉及一种绿色建筑屋顶快速排水结构,涉及建筑排水领域,以解决落叶或者其他杂物影响排水结构的排水效果的问题,其包括设置于屋顶上排水槽低端的导流组件和用于排出雨水的排水组件,所述导流组件包括集水槽、导流罩和驱动导流罩转动的扇叶,所述集水槽设置于屋顶上,所述扇叶设置于集水槽的出水口处,所述导流槽转动连接于集水槽上,所述导流罩与排水槽的低端连通。本申请具有屋顶上排水槽中的雨水通过导流罩流至集水槽的内部,再从集水槽的出水口处排出,雨水流动能够带动扇叶转动,通过扇叶带动导流罩进行转动,导流罩转动能够对树叶等杂物进行拨动,从而使雨水能够持续进入集水槽中,提高排水结构的排水效果。提高排水结构的排水效果。提高排水结构的排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绿色建筑屋顶快速排水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排水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绿色建筑屋顶快速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屋顶是建筑物最上层的外围护构件。通常屋顶由水平设置的顶板以及包围顶板的女儿墙组成,在下雨时,为及时将屋顶积水排走,通常在屋顶上设置排水槽,排水槽连通建筑排水系统,从而及时将积水排走。
[0003]申请号为201920917375.2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屋顶排水结构,包括屋顶、导流罩、集水槽、滤盖、格栅、雨水斗、雨水管,斜坡低端设置有导流罩,导流罩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滤盖,且导流罩的表面焊接有格栅,导流罩的底部焊接有集水槽;本技术解决了日常屋顶排水中会有垃圾堵塞排水孔的问题;其次,雨水所带的淤泥通过层层过滤可以做到最大化的排除干净;再者,排水孔内部设计的扇叶结构,在水流的带动下驱动后,能够形成漩涡状,加速水流速度,达到有效的排水效果。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发现存在以下缺陷:当屋顶上的落叶或者其他杂物随雨水流动,聚集于导流罩的周围时,会造成堵塞,从而影响雨水进入雨水管中,影响排水结构的排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排水结构的排水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绿色建筑屋顶快速排水结构。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绿色建筑屋顶快速排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绿色建筑屋顶快速排水结构,包括设置于屋顶上排水槽一端的导流组件和用于排出雨水的排水组件,所述导流组件包括集水槽、导流罩和驱动导流罩转动的扇叶,所述集水槽设置于屋顶上,所述扇叶设置于集水槽的出水口处,所述导流槽转动连接于集水槽上,所述导流罩与排水槽连通。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屋顶上排水槽中的雨水通过导流罩流至集水槽的内部,再从集水槽的出水口处排出,雨水流动能够带动扇叶转动,通过扇叶带动导流罩进行转动,导流罩转动能够对树叶等杂物进行拨动,从而使雨水能够持续进入集水槽中,提高排水结构的排水效果。
[0009]可选的,所述集水槽的底端直径小于集水槽的顶端直径,所述出水口设置于集水槽的底部,所述扇叶与所述集水槽位于同一竖直轴线上,所述集水槽的出水口设置有连接板,所述扇叶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上。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较大时,雨水进入集水槽中,雨水从出水口处流出时带动扇叶转动,集水槽内部雨水存储较多,使雨水从出水口处流动时流速更快,从而提高扇叶的转动速度。
[0011]可选的,所述扇叶与所述导流罩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杆和连接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同轴线设置于扇叶上,所述连接杆设置于第一固定杆和导流罩的内壁之间。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扇叶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一固定杆转动,第一固定杆通过连接杆带动导流罩转动,结构简单,且导流罩转动较为稳定。
[0013]可选的,所述导流罩的外周壁设置有格栅。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槽内的雨水能够穿过格栅进入集水槽中,且树叶等杂物与格栅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导流罩在转动时能够带动树叶等杂物运动,避免对导流罩造成堵塞。
[0015]可选的,所述排水组件包括排水管和过滤件,所述排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集水槽的出水口连通,所述过滤件设置于排水管的进水口处。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水槽内的雨水从出水口处排出,雨水经过过滤件之后,能够对雨水中的淤泥进行过滤和粉碎,避免淤泥造成排水管的堵塞,使排水管具有较好的排水效果。
[0017]可选的,所述扇叶与所述过滤件之间设置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与扇叶同轴线设置,所述扇叶通过第二固定杆带动过滤件转动。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扇叶转动带动第二固定杆发生转动,第二固定杆转动带动过滤件进行转动,过滤件上的污物由于受到离心力的左右,能够从过滤件上脱离,使过滤件能够保持较好的过滤效果。
[0019]可选的,所述排水管的内壁上设置有毛刷,所述毛刷的刷毛面与所述过滤件靠近第二固定杆的一端活动抵接。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件在转动时与毛刷接触,通过毛刷对过滤件进行清洁,使过滤件上较难脱离的污物去除,进一步提高过滤件的过滤效果。
[0021]可选的,所述排水槽远离所述导流罩的一端呈倾斜向上设置,所述排水槽的顶端与屋顶在同一平面上。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雨时屋顶面上的雨水能够流入排水槽中,由于排水槽倾斜设置,使排水槽内的雨水能够快速向导流罩处流淌,从而加快排水的速度。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有益技术效果:
[0024]屋顶上排水槽中的雨水能够通过导流罩流至集水槽的内部,再从集水槽的出水口处排出,雨水流动能够带动扇叶转动,通过扇叶带动导流罩进行转动,导流罩转动时能够对与导流罩接触的树叶等杂物进行拨动,从而使雨水能够持续进入集水槽中,提高排水结构的排水效果;
[0025]扇叶转动带动第二固定杆发生转动,第二固定杆转动带动过滤件进行转动,过滤件上的污物由于受到离心力的左右,能够从过滤件上脱离,使过滤件能够保持较好的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图1中沿A

A线剖视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1、屋顶;11、排水槽;2、导流组件;21、集水槽;211、出水口;22、导流罩;221、格栅;23、扇叶;24、连接板;25、第一固定杆;26、连接杆;3、排水组件;31、排水管;32、过滤件;33、第二固定杆;34、毛刷。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绿色建筑屋顶快速排水结构。
[0031]参照图1,绿色建筑屋顶快速排水结构包括导流组件2和排水组件3,屋顶1上的雨水在流动时,先聚集至导流组件2处,通过雨水向导流组件2内部流动时能够避免树叶等杂物聚集于导流组件2处,再通过排水组件3对雨水进行排放。
[0032]参照图1,屋顶1上开设有排水槽11,排水槽11的一端延伸至屋顶1的边缘处,排水槽11远离屋顶1的边缘处的一端呈倾斜向上设置,且排水槽11的顶端与屋顶1在同一平面上。
[0033]参照图1和图2,为便于排放雨水,导流组件2包括集水槽21、导流罩22和扇叶23,集水槽21固定连接于屋顶1上,集水槽21的底端直径小于集水槽21的顶端直径,集水槽21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211,集水槽21的出水口211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4,扇叶23转动连接于连接板24上,扇叶23与集水槽21位于同一竖直轴线上,导流罩22同轴线设置于集水槽21上,导流罩22与排水槽11连通,屋顶1上排水槽11中的雨水通过导流罩22流至集水槽21的内部,再从集水槽21的出水口211处排出,雨水流动能够带动扇叶23转动,导流罩22与集水槽21之间转动连接,为便于驱动导流罩22转动,扇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建筑屋顶快速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屋顶(1)上排水槽(11)一端的导流组件(2)和用于排出雨水的排水组件(3),所述导流组件(2)包括集水槽(21)、导流罩(22)和驱动导流罩(22)转动的扇叶(23),所述集水槽(21)设置于屋顶(1)上,所述扇叶(23)设置于集水槽(21)的出水口(211)处,所述导流罩转动连接于集水槽(21)上,所述导流罩(22)与排水槽(1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屋顶快速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21)的底端直径小于集水槽(21)的顶端直径,所述出水口(211)设置于集水槽(21)的底部,所述扇叶(23)与所述集水槽(21)位于同一竖直轴线上,所述集水槽(21)的出水口(211)设置有连接板(24),所述扇叶(23)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板(24)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屋顶快速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23)与所述导流罩(22)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杆(25)和连接杆(26),所述第一固定杆(25)同轴线设置于扇叶(23)上,所述连接杆(26)设置于第一固定杆(25)和导流罩(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富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