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加温输血中的排气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0783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加温输血中的排气泡装置。包括:架体,其上端面设有用于承托输液管的凹槽;夹板,其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架体的上方,在所述夹板的中心设有向下凸起的弧面结构,用于与所述架体相配合夹持输液管,将输液管内的输液管路止液;电机,其设置在所述架体的中心,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伸至架体的正前方;转轮,其与所述输出轴连接,在所述转轮的外周设有多个硅胶叶片,用于在转动过程中弹拨夹持在架体和夹板之间的输液管,使输液管内的气泡汇聚上升,避免进入人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有架体、夹板和转轮,能够在将输液管路止液后,弹拨夹持在架体和夹板之间的输液管,使输液管内的气泡汇聚上升,避免进入人体。避免进入人体。避免进入人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加温输血中的排气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加温输血中的排气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体温是人体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保持恒定的正常体温,是保证人体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输液、输血以及肠道内营养液输注在现代医疗手段中已经是不可缺少并极其重要的一种治疗手段。在输注液体的过程中,大量低于体温的液体输入患者体内,不仅会导致患者不适,还会导致患者体温下降,严重的可能导致低体温综合症。低体温综合症可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如导致麻醉药物代谢缓慢(药物毒副作用加强)、延长麻醉复苏时间、凝血障碍、免疫功能下降、心血管功能异常、术后出血量增加、伤口感染率增加、参与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脏器功能下降或紊乱、术后寒战及死亡率增加等。
[0003]输血加温仪能够包裹在输液管外部,对输液管内的药物进行加温,进而避免出现低体温综合症。但是,由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增加而降低,这就导致有小气泡析出,并附在输液管的管壁内。一旦有较大的气泡进入人体,造成空气栓塞,对病人治疗产生危险。
[0004]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加温输血中的排气泡装置,其设有架体、夹板和转轮,能够在将输液管路止液后,弹拨夹持在架体和夹板之间的输液管,使输液管内的气泡汇聚上升,避免进入人体。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
[0007]架体,其上端面设有用于承托输液管的凹槽;
[0008]夹板,其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架体的上方,在所述夹板的中心设有向下凸起的弧面结构,用于与所述架体相配合夹持输液管,将输液管内的输液管路止液;
[0009]电机,其设置在所述架体的中心,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伸至架体的正前方;以及
[0010]转轮,其与所述输出轴连接,在所述转轮的外周设有多个硅胶叶片,用于在转动过程中弹拨夹持在架体和夹板之间的输液管,使输液管内的气泡汇聚上升,避免进入人体。
[0011]优选的是,还包括:
[0012]开孔,其分别竖直设置在所述架体两端;
[0013]支撑柱,其上端与所述夹板可拆卸连接,下端伸入所述开孔内;在所述支撑柱的下端设有铁块;所述铁块的外周与开孔内周相配合;
[0014]环形限位挡圈,其设置在所述开孔的上端,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架体上,在所述环形限位挡圈的中心设有与所述支撑柱外周相匹配的贯通孔;以及
[0015]电磁铁,其设置在所述开孔的下部,并位于所述铁块的正下方,用于在通电时吸附所述铁块,进而使夹板下移与架体相配合夹持输液管,将输液管内的输液管路止液。
[0016]优选的是,还包括:弹簧,其套设在所述支撑柱上,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夹板的下端面相抵接,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环形限位挡圈相抵接,用于当电磁铁断电时,为夹板上移提供回复力。
[0017]优选的是,还包括:
[0018]横向开槽,其分别设置在所述夹板两侧的边缘处;
[0019]限位块,其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上端;
[0020]其中,所述支撑柱自下而上穿过所述横向开槽,所述限位块的长度大于所述横向开槽的槽宽,所述限位块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横向开槽的槽宽。
[0021]优选的是,还包括:
[0022]控制器,其设置在所述架体的下方并与所述电磁铁和电机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铁和电机。
[0023]优选的是,还包括:
[0024]计时器,其设置在所述控制器的一侧,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提供计时功能。
[0025]优选的是,还包括:
[0026]显示器,其设置在所述控制器的外壳上,用于显示倒计时;
[0027]控制按钮,其设置在所述显示器的一侧,用于输入控制指令。
[0028]优选的是,还包括:
[0029]安装孔,其设置在所述架体中心,用于安装所述电机。
[0030]优选的是,所述多个硅胶叶片的个数为4个。
[0031]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有架体、夹板和转轮,能够在将输液管路止液后,弹拨夹持在架体和夹板之间的输液管,使输液管内的气泡汇聚上升,避免进入人体。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技术一种应用于加温输血中的排气泡装置的立体图。
[0033]图2是技术一种应用于加温输血中的排气泡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35]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0036]如图1

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实现形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
[0037]架体110的上端面设有用于承托输液管的凹槽111。作为一种优选,还包括:开孔112分别竖直设置在所述架体110的两端;支撑柱113的上端与所述夹板120可拆卸连接,支撑柱113的下端伸入所述开孔112内;在所述支撑柱113的下端设有铁块113a;所述铁块113a的外周与开孔112内周相配合; 环形限位挡圈114设置在所述开孔112的上端,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架体110上,在所述环形限位挡圈114的中心设有与所述支撑柱113外周相匹配的贯通孔;电磁铁115设置在所述开孔112的下部,并位于所述铁块113a的正下方,用于在通电时吸附所述铁块113a,进而使夹板120下移与架体110相配合夹持输液管,将输液管内的输液管路止液。作为进一步优选,还包括:弹簧117。弹簧117套设在所述支撑柱113上,所述
弹簧117的上端与所述夹板120的下端面相抵接,所述弹簧117的下端与所述环形限位挡圈114相抵接,用于当电磁铁115断电时,为夹板120上移提供回复力。
[0038]夹板120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架体120的上方,在所述夹板120的中心设有向下凸起的弧面结构121,用于与所述架体110相配合夹持输液管,将输液管内的输液管路止液。作为一种优选,还包括:在所述夹板120两侧的边缘处分别设置横向开槽122。在所述支撑柱113的上端分别设置限位块113b,其中,所述支撑柱113自下而上穿过所述横向开槽122,所述限位块113b的长度大于所述横向开槽122的槽宽,所述限位块113b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横向开槽122的槽宽。
[0039]电机130设置在所述架体110的中心的安装孔118内,所述电机130的输出轴伸至架体110的正前方。转轮140与所述输出轴连接,在所述转轮140的外周设有多个硅胶叶片141,用于在转动过程中弹拨夹持在架体110和夹板120之间的输液管,使输液管内的气泡汇聚上升,避免进入人体。作为一种优选,还包括:控制器151设置在所述架体110的下方并与所述电磁铁115和电机130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铁115和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加温输血中的排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其上端面设有用于承托输液管的凹槽;夹板,其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架体的上方,在所述夹板的中心设有向下凸起的弧面结构,用于与所述架体相配合夹持输液管,将输液管内的输液管路止液;电机,其设置在所述架体的中心,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伸至架体的正前方;以及转轮,其与所述输出轴连接,在所述转轮的外周设有多个硅胶叶片,用于在转动过程中弹拨夹持在架体和夹板之间的输液管,使输液管内的气泡汇聚上升,避免进入人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加温输血中的排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孔,其分别竖直设置在所述架体两端;支撑柱,其上端与所述夹板可拆卸连接,下端伸入所述开孔内;在所述支撑柱的下端设有铁块;所述铁块的外周与开孔内周相配合;环形限位挡圈,其设置在所述开孔的上端,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架体上,在所述环形限位挡圈的中心设有与所述支撑柱外周相匹配的贯通孔;以及电磁铁,其设置在所述开孔的下部,并位于所述铁块的正下方,用于在通电时吸附所述铁块,进而使夹板下移与架体相配合夹持输液管,将输液管内的输液管路止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加温输血中的排气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其套设在所述支撑柱上,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夹板的下端面相抵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静芝
申请(专利权)人:舟山市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