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防误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0722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电站防误锁,包括智能电子锁以及与智能电子锁进行通信的云端服务器和共用移动终端,所述智能电子锁上设有用于唯一标识所对应的电气设备的身份标签,所述智能电子锁上还安装有具有易位告警功能的定位器;所述共用移动终端用于读取至少两个智能电子锁的身份标签及向云端服务器发送解锁或上锁请求;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接收共用移动终端的操作请求,并根据请求向智能电子锁发出解锁或上锁命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防误锁管理存放的工作效率,并且通过易位告警功能避免了运检工作中的锁具混淆。运检工作中的锁具混淆。运检工作中的锁具混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防误锁


[0001]本技术属于电力设备
,尤其涉及变电站防误锁。

技术介绍

[0002]电力生产中,为避免各类误操作事故发生,确保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必须实施相关组织管理手段和防误闭锁措施。传统的五防闭锁系统是在相应的电气回路中串入编码锁节点,锁具只有在操作状态下才经过一定的操作规则来解锁,其他时间处于闭锁状态。对于隔离开关、地刀和网门等使用机械编码锁实现。
[0003]然而,随着变电站规模扩大以及变电设备数量增多,传统防误锁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弊端日益突显,主要表现为:
[0004]1)传统锁具的管理工作繁杂。投用前每个锁具都需人工编制对应的名称、编号,不同锁具对应的不同钥匙需要定制定放管理,较为繁杂且易出错;
[0005]2)传统锁具在大批量运检工作中易混淆。当变电站有大规模检修或巡视工作时,运行管理人员要进行大量的解锁、上锁操作,耗用了时间和精力,且容易因人工疏忽而造成锁具混淆;
[0006]3)传统锁具未形成准确、实时的锁具状态监测和操作过程中的信息交互,不能对操作范围以及误操作起到提示告警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变电站防误锁,可防止大批量运检工作中的锁具混淆,提高解锁操作的便捷性与安全可靠性。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电站防误锁,包括智能电子锁以及与智能电子锁进行通信的云端服务器和共用移动终端,所述智能电子锁上设有用于唯一标识所对应的电气设备的身份标签,所述智能电子锁上还安装有具有易位告警功能的定位器;所述共用移动终端用于读取至少两个智能电子锁的身份标签及向云端服务器发送解锁或上锁请求;所述云端服务器接收共用移动终端的操作请求,并根据请求向智能电子锁发出解锁或上锁命令。
[0009]优选的,所述的共用移动终端包括手机、手表、平板电脑。
[0010]优选的,所述云端服务器通过3G/4G/5G与智能电子锁和共用移动终端通信。
[0011]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1)提高了防误锁管理存放的工作效率。锁具电子身份标签的使用避免了繁杂的人工编码,移动终端“一对多”的解锁模式也避免了传统钥匙的大批量定制定放。
[0013]2)通过易位告警功能避免了运检工作中的锁具混淆。通过定位器可以感知锁具和预设位置是否偏移,当出现锁具位置混淆时会通过警报声和语音指令提示现场人员进行检查核对,提高了锁具操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0014]3)形成了实时锁具状态监测和操作过程的信息交互。云端服务器可以对智能电子
锁的状态进行监测,并将锁具状态、待操作步骤等信息实时反馈到共用移动终端,为现场操作人员提供参考和依据,使得运检工作更为高效、便捷。
[0015]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及其带来的有益效果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附图中予以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变电站防误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9]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0]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电站防误锁,包括智能电子锁以及与智能电子锁进行通信的云端服务器和共用移动终端,所述智能电子锁上设有用于唯一标识所对应的电气设备的身份标签,所述智能电子锁上还安装有具有易位告警功能的定位器;所述共用移动终端用于读取至少两个智能电子锁的身份标签及向云端服务器发送解锁或上锁请求;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监测智能电子锁的状态信息,并将锁具状态、待操作步骤等信息实时反馈到共用移动终端,为现场操作人员提供参考和依据,使得运检工作更为高效、便捷。所述云端服务器还接收共用移动终端的操作请求,并根据请求向智能电子锁发出解锁或上锁命令。
[0021]身份标签基于电气设备RF I D信息设置,以实现与电气设备的一一对应,电子身份标签的使用避免了繁杂的人工编码。具有易位告警功能的定位器属于现有技术,可以直接从市场采购并安装,闭锁状态的电子锁如果和预设位置发生偏移,则会触发告警功能,通过警报声和语音指令提示现场操作人员检查核对,避免了运检工作中的锁具混淆,提高了锁具操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智能电子锁之间除身份标签外的结构、功能、型号等都相同,可以批量生产,需要更换锁具时对新投用电子锁进行身份标签打码即可。
[0022]其中,共用移动终端和智能电子锁之间为“一对多”解锁模式,即一台移动终端可以对一定间隔内所有智能电子锁进行身份读取和解锁操作。避免了传统钥匙的大批量定制定放。
[0023]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的共用移动终端包括手机、手表、平板电脑,或者其他常用的终端设备。所述云端服务器可以通过3G/4G/5G等多种方式与智能电子锁和共用移动终端通信。
[0024]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能避免繁琐的防误锁人工编码工作,可防止大批量运检工作中的锁具混淆,提高了解锁操作的便捷性与安全可靠性,在变电站防误锁领域具有较好的推广性和实用性。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技术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技术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防误锁,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电子锁以及与智能电子锁进行通信的云端服务器和共用移动终端,所述智能电子锁上设有用于唯一标识所对应的电气设备的身份标签,所述智能电子锁上还安装有具有易位告警功能的定位器;所述共用移动终端用于读取至少两个智能电子锁的身份标签及向云端服务器发送解锁或上锁请求;所述云端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洋超王文博王志亮连亦芳成敬周王华慧李春筱裘愉涛许飞赵淑敏吴逸飞徐千裘佳锋王莉萍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