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中医治疗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0444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中医治疗椅。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固定于圆形底座的轨道、半圆环形的支撑部与座椅,所述支撑部下侧均布固定连接有多根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底部转动连接有支撑轮,所述座椅下侧滑动连接有穴位按摩台,所述支撑部上侧中部活动连接有头颈支撑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椅子底座设有圆形轨道,座椅和支撑部进行了分离,座椅可以360度旋转的同时,支撑部也可以围绕座椅进行旋转,可通过调节升降杆高度调节支撑部高度,座椅底下还放置了穴位按摩台,通过拉动穴位按摩台调节至合适位置,围绕座椅杆同样可以进行360度的调整和伸缩,支撑患者前胸和头颈部减低颈部压力,便于护理人员进行背部中医治疗。便于护理人员进行背部中医治疗。便于护理人员进行背部中医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中医治疗椅


[0001]本技术属于中医治疗辅助设备
,涉及一种多功能中医治疗椅。

技术介绍

[0002]中医治疗椅是一种用于中医针灸、艾灸、拔罐治疗的椅子,现有的中医治疗椅当患者需要治疗时,椅子没有提供给患者360度可调节坐姿的灵活性,并且当患者需要颈肩背部治疗时,患者的前胸和头颈部并没有足够的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中医治疗椅,椅子底座设有圆形轨道,座椅和支撑部进行了分离,座椅可以360度旋转的同时,支撑部也可以围绕座椅进行旋转,座椅底下还放置了穴位按摩台,通过拉动穴位按摩台调节至合适位置按摩患者脚部,方便患者搁脚进行脚上针灸,围绕座椅杆同样可以进行360度的调整和伸缩,支撑患者前胸和头颈部减低颈部压力,便于护理人员进行背部中医治疗,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中医治疗椅,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固定于圆形底座的轨道、半圆环形的支撑部与座椅,所述支撑部下侧均布固定连接有多根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底部转动连接有支撑轮,所述座椅下侧滑动连接有穴位按摩台,所述支撑部上侧中部活动连接有头颈支撑枕;
[0005]所述升降杆包括固定于支撑部下侧的内管,所述内管下部外侧滑动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底部一侧转动连接有支撑轮;
[0006]所述支撑部内侧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扶手,所述座椅下部设置有升降座;
[0007]所述头颈支撑枕下部滑动连接有高度调节杆,所述高度调节杆与支撑部垂直方向滑动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管外侧开设有多个定位槽,所述套管上部一侧通过螺纹连接有升降扳手,所述支撑轮上部设置有锁定螺栓。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部内侧下部连接有延伸垫,所述延伸垫与支撑部一体成型。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座椅后侧设置有短靠背。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穴位按摩台包括搁脚台架,所述搁脚台架内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架,所述导向架内侧滑动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位于升降座下侧转动连接,所述搁脚台架内侧转动连接有多组按摩珠。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扶手上部通过转轴连接支撑部,所述转轴为带阻尼的齿轮关节。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头颈支撑枕下侧固定有调整轨道,所述调整轨道下侧滑动连接有位置调整座,所述位置调整座一侧通过螺纹连接有调整旋杆,
所述支撑部后部下侧固定有高度调节座,所述高度调节座内侧与高度调节杆滑动连接,所述高度调节座后侧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多功能中医治疗椅,椅子底座设有圆形轨道,座椅和支撑部进行了分离,座椅可以360度旋转的同时,支撑部也可以围绕座椅进行旋转,可通过调节升降杆高度调节支撑部高度,座椅底下还放置了穴位按摩台,通过拉动穴位按摩台调节至合适位置按摩患者脚部,方便患者搁脚进行脚上针灸,围绕座椅杆同样可以进行360度的调整和伸缩,支撑患者前胸和头颈部减低颈部压力,便于护理人员进行背部中医治疗。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穴位按摩台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升降杆与支撑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升降杆结构局部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头颈支撑枕结构局部图。
[0020]图中:
[0021]1、轨道;
[0022]2、升降杆;201、套管;202、内管;203、支撑轮;204、锁定螺栓;205、升降扳手;206、定位槽;
[0023]3、支撑部;301、延伸垫;
[0024]4、座椅;401、短靠背;402、升降座;
[0025]5、穴位按摩台;501、搁脚台架;502、导向架;503、导向块;504、按摩珠;
[0026]6、扶手;601、转轴;
[0027]7、头颈支撑枕;701、高度调节杆;702、高度调节座;703、调节螺栓;704、位置调整座;705、调整轨道;706、调整旋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为描述与理解方便,以下以图1的上方为上方进行描述)。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实施例1
[0030]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中医治疗椅,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固定于圆形底座的轨道1、半圆环形的支撑部3与座椅4,所述支撑部3下侧均布固定连接有多根升降杆2,所述升降杆2底部转动连接有支撑轮203,所述座椅4下侧滑动连接有穴位按摩台5,所述支撑部3上侧中部活动连接有头颈支撑枕7,所述升降杆2包括固定于支撑部3下侧的内管202,所述内管202下部外侧滑动连接有套管201,所述套管201底部一侧转动连接有支撑轮203,所述支撑部3内侧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扶手6,所述座椅4下部设
置有升降座402,所述头颈支撑枕7下部滑动连接有高度调节杆701,所述高度调节杆701与支撑部3垂直方向滑动连接,可通过调节升降杆2高度调节支撑部3高度,通过拉动穴位按摩台5调节至合适位置按摩患者脚部,方便患者搁脚进行脚上针灸,头颈支撑枕7可调节至合适高度位置承托患者面部减低颈部压力,便于进行背部中医治疗。
[0031]进一步地,所述内管202外侧开设有多个定位槽206,所述套管201上部一侧通过螺纹连接有升降扳手205,所述支撑轮203上部设置有锁定螺栓204,通过转动升降扳手205,升降扳手205与定位槽206配合调节套管201与内管202高度,支撑轮203通过锁定螺栓204紧定防止升降杆2与支撑部3移位。
[0032]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3内侧下部连接有延伸垫301,所述延伸垫301与支撑部3一体成型,座椅4后侧设置有短靠背401,扶手6上部通过转轴601连接支撑部3,所述转轴601为带阻尼的齿轮关节,延伸垫301与短靠背401组合形成完整靠背,转动座椅4能够反向乘坐,通过折叠扶手6适应两种坐姿。
[0033]进一步地,所述穴位按摩台5包括搁脚台架501,所述搁脚台架501内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架502,所述导向架502内侧滑动连接有导向块503,所述导向块503位于升降座402下侧转动连接,所述搁脚台架501内侧转动连接有多组按摩珠504,搁脚台架501通过导向架502与导向块503实现调整和伸缩,患者脚部通过按摩珠504按摩放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中医治疗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圆形底座的轨道(1)、半圆环形的支撑部(3)与座椅(4),所述支撑部(3)下侧均布固定连接有多根升降杆(2),所述升降杆(2)底部转动连接有支撑轮(203),所述座椅(4)下侧滑动连接有穴位按摩台(5),所述支撑部(3)上侧中部活动连接有头颈支撑枕(7);所述升降杆(2)包括固定于支撑部(3)下侧的内管(202),所述内管(202)下部外侧滑动连接有套管(201),所述套管(201)底部一侧转动连接有支撑轮(203);所述支撑部(3)内侧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扶手(6),所述座椅(4)下部设置有升降座(402);所述头颈支撑枕(7)下部滑动连接有高度调节杆(701),所述高度调节杆(701)与支撑部(3)垂直方向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中医治疗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202)外侧开设有多个定位槽(206),所述套管(201)上部一侧通过螺纹连接有升降扳手(205),所述支撑轮(203)上部设置有锁定螺栓(20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中医治疗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3)内侧下部连接有延伸垫(301),所述延伸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存虹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