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光伏发电组件的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0052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伏模块的支撑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光伏发电组件的支撑结构,一种移动式光伏发电组件的支撑结构包括支撑腿、设置在支撑腿内部的环形卡块、支撑杆、触发组件、设置于支撑杆和支撑腿之间的转化组件和撑压组件。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太阳能板受到外力作用时,支撑杆受到太阳能板的压力,通过多个转化组件,将支撑杆相对于支撑腿的上下移动转化为连接杆中心的水平移动,并通过撑压组件使支撑腿和支撑杆保持同轴状态,避免外界因素造成支架振动磨损,延长支架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太阳能产业的生产成本。当太阳能板所受风力较大时,通过触发组件使太阳能光伏板收回,避免恶劣天气对光伏板的损伤,进一步降低太阳能产业的生产成本。成本。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光伏发电组件的支撑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模块的支撑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光伏发电组件的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可再生的新能源将成为二十一世纪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太阳能作为可再生新能源的重要一员,正在被各个行业所重视,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太阳能产业是由制造业、服务业、咨询业和保险业等组成的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产业体系。太阳能产业是指参与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应用等一系列过程活动的企事业单位集合体。太阳能产业主要在七大
利用太阳能:即光热利用、光热发电利用、热电直接利用、光电利用、光化利用、光生物利用和光热光电综合利用等。中国蕴含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利用前景广阔,太阳能产业发展具有非常光辉的前景。
[0003]在利用太阳能发电的过程中,阳光直射光伏板时的发电效率更高,为了使阳光能够直射光伏板,需要使用支架调整光伏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太阳能光伏板支架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被磨损,增加了太阳能产业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式光伏发电组件的支撑结构,以解决现有的光伏发电组件的支撑结构无法避免外界因素引起的支架振动,进而使支架在振动过程中被磨损而引起的太阳能产业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移动式光伏发电组件的支撑结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支撑腿、环形卡块、支撑杆、触发组件、多个转化组件和撑压组件。支撑腿为伸缩杆,支撑腿设置于光伏发电组件下方,支撑腿上方设有开口向上的安装腔;环形卡块设置于安装腔内,环形卡块上沿支撑腿周向均匀设有多个动作空间,支撑杆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安装腔内,上端与光伏发电组件接触;触发组件配置成被触发后使支撑腿缓慢缩短;多个转化组件设置于一个动作空间,转化组件包括上斜杆、下斜杆、连接杆和卡杆;上斜杆和下斜杆均包括连接端和活动端,二者的连接端均转动连接于支撑杆,二者的活动端通过铰接柱分别与连接杆的上下两端铰接;上斜杆的活动端位于连接端的下方,下斜杆的活动端位于连接端的上方,铰接柱仅可沿水平方向移动地设置于动作空间,以在支撑杆相对环形卡块下移时,使上斜杆的活动端沿支撑杆径向外移,下斜杆的活动端沿支撑杆径向内移;卡杆水平方向设置,仅可沿水平方向移动地设置于动作空间,且始终位于两个铰接柱在竖直方向上的中间位置,以在上斜杆的活动端外移、下斜杆的活动端内移时,使卡杆靠近支撑杆;卡杆内端可滑动地安装于连接杆,外端卡在支撑腿上;撑压组件配置成上斜杆的活动端外移、下斜杆的活动端内移时,给连接杆的上下两端缓冲,并使支撑杆和支撑腿始终保持同轴。
[0006]进一步地,撑压组件包括接触块、撑压块和将二者连接的撑压弹簧;每个动作空间内设置有两个撑压组件,且两个撑压组件上下分布,上方的接触块与连接杆的上端远离支
撑杆的端面接触,撑压块设置于接触块的外侧,下方的接触块与连接杆的下端朝向支撑杆的端面接触,撑压块设置于接触块的内侧。
[0007]进一步地,动作空间沿环形卡块径向延伸,每个动作空间内自上向下设有上滑槽、滑轨和下滑槽,三者均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上滑槽与滑轨之间的距离和下滑槽与滑轨之间的距离相等;卡杆可滑动地设置于滑轨内,且卡杆的外端伸出环形卡块;安装于上斜杆的铰接轴及与上斜杆接触的撑压组件均设置于上滑槽;安装于下斜杆的铰接轴及与下斜杆接触的撑压组件可滑动地设置于下滑槽。
[0008]进一步地,安装腔内还设有转台,转台下方设有支撑弹簧;转台设置于支撑腿与环形卡块之间,转台内周壁上设有多个螺旋卡块,多个螺旋卡块首尾相连,螺旋卡块朝向支撑杆的端面与转台之间的距离从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转台可上下移动地安装于支撑腿,且在向对支撑腿上下移动的同时伴随有转动;卡杆远离支撑杆的一端卡在于螺旋卡块;支撑腿和转台之间还设有锁止结构,以在调整支撑腿至预设高度时,阻挡转台相对支撑腿移动。
[0009]进一步地,转台外周设有转滑块,支撑腿对应位置设有螺旋形的转槽,转滑块滑动安装于转槽。
[0010]进一步地,触发组件为液压阀,液压阀设置于安装腔的底部,当卡杆与螺旋卡块脱离后,支撑杆相对支撑腿下移,并触发液压阀。
[0011]进一步地,锁止结构包括锁紧螺栓,支撑腿上设有锁紧螺孔,锁紧螺栓安装于锁紧螺孔内,锁紧螺栓内壁可与转台接触。
[0012]进一步地,接触块为半球体,且由耐磨材料构成。
[0013]进一步地,支撑杆上固定设有上安装环和下安装环,上斜杆靠近支撑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上安装环,下斜杆靠近支撑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下安装环。
[0014]进一步地,支撑杆上端为球体。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移动式光伏发电组件的支撑结构,当太阳能板受到外力作用时,支撑杆会受到太阳能板的压力,通过多个转化组件的作用,将支撑杆相对于支撑腿的上下移动转化为连接杆中心在水平面上的移动,并且通过撑压组件使支撑腿和支撑杆始终保持同轴状态,避免了因外界因素造成支架振动磨损,延长了支架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太阳能产业的生产成本。
[0016]进一步地,当太阳能光伏板受到风力时,所受风力越大,支撑杆所受压力越大,相对支撑腿的下移量越大,通过转化组件的作用,使卡杆向内移动量越大,当太阳能光伏板所受风力达到一定值时,卡杆与螺旋卡块脱离接触,支撑杆与液压阀接触并触发液压阀,使得支撑腿缓慢缩短,最终将太阳能光伏板收回,保护了光伏板,避免了恶劣天气对光伏板的损伤甚至摧毁,大幅度降低太阳能产业的生产成本。
[0017]进一步地,通过螺旋卡块的结构、支撑弹簧以及转槽的设定,使安装不同重量的太阳能光伏板时,可以根据被安装的太阳能光伏板的重力调整卡杆与螺旋卡块接触的长度,无论太阳能光伏板的重力大或小,卡杆与螺旋卡块接触的长度均为预设值,该支撑结构的普适性强,无需根据不同光伏板适配不同的支架,进一步地降低太阳能产业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移动式光伏发电组件的支撑结构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移动式光伏发电组件的支撑结构的实施例中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移动式光伏发电组件的支撑结构的实施例中支撑组件的爆炸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移动式光伏发电组件的支撑结构的实施例中支撑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移动式光伏发电组件的支撑结构的实施例中转台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移动式光伏发电组件的支撑结构的实施例中转台的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移动式光伏发电组件的支撑结构的实施例中环形卡块的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移动式光伏发电组件的支撑结构的实施例中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地面;200、光伏板;300、支撑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光伏发电组件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腿,为伸缩杆,支撑腿设置于光伏发电组件下方,支撑腿上方设有开口向上的安装腔;环形卡块,设置于安装腔内,环形卡块上沿支撑腿周向均匀设有多个动作空间,支撑杆,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安装腔内,上端与光伏发电组件接触;触发组件,配置成被触发后使支撑腿缓慢缩短;多个转化组件,多个转化组件设置于一个动作空间,转化组件包括上斜杆、下斜杆、连接杆和卡杆;上斜杆和下斜杆均包括连接端和活动端,二者的连接端均转动连接于支撑杆,二者的活动端通过铰接柱分别与连接杆的上下两端铰接;上斜杆的活动端位于连接端的下方,下斜杆的活动端位于连接端的上方,铰接柱仅可沿水平方向移动地设置于动作空间,以在支撑杆相对环形卡块下移时,使上斜杆的活动端沿支撑杆径向外移,下斜杆的活动端沿支撑杆径向内移;卡杆水平方向设置,仅可沿水平方向移动地设置于动作空间,且始终位于两个铰接柱在竖直方向上的中间位置,以在上斜杆的活动端外移、下斜杆的活动端内移时,使卡杆靠近支撑杆;卡杆内端可滑动地安装于连接杆,外端卡在支撑腿上;撑压组件,配置成上斜杆的活动端外移、下斜杆的活动端内移时,给连接杆的上下两端缓冲,并使支撑杆和支撑腿始终保持同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光伏发电组件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撑压组件包括接触块、撑压块和将二者连接的撑压弹簧;每个动作空间内设置有两个撑压组件,且两个撑压组件上下分布,上方的接触块与连接杆的上端远离支撑杆的端面接触,撑压块设置于接触块的外侧,下方的接触块与连接杆的下端朝向支撑杆的端面接触,撑压块设置于接触块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光伏发电组件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动作空间沿环形卡块径向延伸,每个动作空间内自上向下设有上滑槽、滑轨和下滑槽,三者均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上滑槽与滑轨之间的距离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佳瑜张丽霞
申请(专利权)人:启东市罗源光伏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