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泡膜回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0031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气泡膜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泡膜回收机,包括箱体,箱体设有切碎组件,箱体设有与切碎组件传动连接的驱动组件;切碎组件包括两个转轴、若干第一圆刀以及若干第二圆刀,两个转轴横向转动设于箱体内,且两个转轴前后对称设置,若干第一圆刀均匀分布设于后侧转轴,若干第二圆刀均分分布设于前侧转轴,若干第一圆刀与若干第二圆刀相互交错设置;箱体倾斜设置有位于两个转轴下方的导料板,且箱体设有与导料板较低一端位置相匹配的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被压缩后的气泡膜进行切碎,在后续对气泡膜加热时加快气泡膜的融化速度,从而提高气泡膜回收效率。从而提高气泡膜回收效率。从而提高气泡膜回收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泡膜回收机


[0001]本技术属于气泡膜回收
,具体涉及一种气泡膜回收机。

技术介绍

[0002]气泡膜是由高压聚乙烯为主要原料,再添加增白剂以及开口剂等原料,最后高温挤出吸塑成气泡的产品;气泡膜由于其良好的减震以及保温等性能通常被人们用于包装,气泡膜在生产的时候需要根据需要对其进行裁切,在裁切气泡膜时会产生边角料,现在人们对这些气泡膜的边角料最初进行收集时会对其进行压缩,通过压缩使得气泡膜的边角料形成一整块,从而减少气泡膜的占地面积更小,但是在后续在对气泡膜边角料回收再次利用加热融化时,由于气泡膜被压缩成一整块且体积较大,所以在对气泡膜加热时气泡膜整体升温过慢,即导致气泡膜融化变慢,最后使得气泡膜回收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气泡膜回收机,通过对被压缩后的气泡膜进行切碎,在后续对气泡膜加热时加快气泡膜的融化速度,从而提高气泡膜回收效率。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气泡膜回收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设有切碎组件,所述箱体设有与所述切碎组件传动连接的驱动组件;
[0006]所述切碎组件包括两个转轴、若干第一圆刀以及若干第二圆刀,两个所述转轴横向转动设于所述箱体内,且两个所述转轴前后对称设置,若干所述第一圆刀均匀分布设于后侧所述转轴,若干所述第二圆刀均分分布设于前侧所述转轴,若干所述第一圆刀与若干所述第二圆刀相互交错设置;
[0007]所述箱体倾斜设置有位于两个所述转轴下方的导料板,且所述箱体设有与所述导料板较低一端位置相匹配的出料口。
[0008]所述箱体前后两侧壁均设有凸块,后侧所述凸块设有若干与若干所述第一圆刀一一对应的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圆刀相匹配,前侧所述凸块设有若干与若干所述第二圆刀一一对应的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圆刀相匹配。
[0009]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个齿轮、防护壳以及电机,两个所述齿轮均转动设于所述箱体左侧,且两个所述齿轮相互啮合,两个所述转轴均贯穿所述箱体分别与两个所述齿轮传动连接,所述防护壳固定设于所述箱体,且所述防护壳位于两个所述齿轮外侧,所述电机固定设于所述防护壳,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防护壳与其中一个所述齿轮传动连接。
[0010]所述箱体上端铰接有密封箱门。
[0011]所述箱体下端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橡胶垫脚。
[0012]所述箱体前后侧壁的上端对称倾斜设置有两个进料板,两个所述进料板相互靠近一端较低,且两个所述进料板较低一端位于两个转轴之间的正上方。
[0013]本技术通过对被压缩后的气泡膜进行切碎,在后续对气泡膜加热时加快气泡
膜的融化速度,从而提高气泡膜回收效率。
附图说明
[0014]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气泡膜回收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气泡膜回收机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一;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气泡膜回收机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二;
[0018]箱体1、转轴2、第一圆刀21、第二圆刀22、导料板23、出料口24、凸块3、第一凹槽31、第二凹槽32、齿轮4、防护壳41、电机42、密封箱门5、橡胶垫脚6、进料板7。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1

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气泡膜回收机,包括箱体1,箱体1设有切碎组件,箱体1设有与切碎组件传动连接的驱动组件;
[0021]切碎组件包括两个转轴2、若干第一圆刀21以及若干第二圆刀22,两个转轴2横向转动设于箱体1内,且两个转轴2前后对称设置,若干第一圆刀21均匀分布设于后侧转轴2,若干第二圆刀22均分分布设于前侧转轴2,若干第一圆刀21与若干第二圆刀22相互交错设置;
[0022]箱体1倾斜设置有位于两个转轴2下方的导料板23,且箱体1设有与导料板23较低一端位置相匹配的出料口24。
[0023]在对气泡膜进行切碎时,将气泡膜从箱体1上端放入箱体1内部,并将气泡膜放置在两个转轴2之间,同时启动驱动组件,通过驱动组件带动两个转轴2反方向转动,前侧转轴2逆时针转动,后侧转轴2顺时针转动,两个转轴2转动将带动若干第一圆刀21与若干第二圆刀22转动,又由于若干第一圆刀21与若干第二圆刀22相互交错设置,且气泡膜受重力影响将向下掉落,在气泡膜向下掉落的过程中将被若干第一圆刀21与若干第二圆刀22切碎,且若干第二圆刀22逆时针转动,若干第一圆刀21顺时针转动,所以气泡膜在被切割的同时若干第一圆刀21与若干第二圆刀22将会带动气泡膜向下运动,被切碎后的气泡膜会掉落在导料板23上,最后通过导料板23的引导通过出料口24掉出箱体1;本技术通过对被压缩后的气泡膜进行切碎,在后续对气泡膜加热时加快气泡膜的融化速度,从而提高气泡膜回收效率。
[0024]箱体1前后两侧壁均设有凸块3,后侧凸块3设有若干与若干第一圆刀21一一对应的第一凹槽31,且第一凹槽31与第一圆刀21相匹配,前侧凸块3设有若干与若干第二圆刀22一一对应的第二凹槽32,且第二凹槽32与第二圆刀22相匹配。第一圆刀21在旋转时始终有一部分将在位于第一凹槽31内,如果气泡膜在被切碎时粘附在第一圆刀21上,当第一圆刀21粘附有气泡膜的部位逐渐旋入第一凹槽31内时,粘附在第一圆刀21上的气泡膜会被后侧的凸块3阻挡,从而将粘附在第一圆刀21上的气泡膜刮下,同理在第二圆刀22旋入第二凹槽32时,前侧的凸块3会将粘附在第二圆刀22上的气泡膜刮下。
[0025]驱动组件包括两个齿轮4、防护壳41以及电机42,两个齿轮4均转动设于箱体1左
侧,且两个齿轮4相互啮合,两个转轴2均贯穿箱体1分别与两个齿轮4传动连接,防护壳41固定设于箱体1,且防护壳41位于两个齿轮4外侧,电机42固定设于防护壳41,且电机42的输出轴贯穿防护壳41与其中一个齿轮4传动连接。需要启动驱动组件时,启动电机42,电机42的输出轴转动将带动相对应的齿轮4转动,与电机42的输出轴相对应的齿轮4转动将带动另一个齿轮4反方向转动,两个齿轮4反方向转动将带动两个转轴2反方向转动;通过防护壳41可对齿轮4起到保护的作用,同时为电机42提供安装位置。
[0026]箱体1上端铰接有密封箱门5。在将气泡膜均投入箱体1内后,可将箱门5关闭,这样可避免被切碎的气泡膜向上飞出箱体1。
[0027]箱体1下端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橡胶垫脚6。通过橡胶垫脚6与地面进行接触,这样可以增加箱体1与地面的摩擦力,从而使得箱体1摆放在地面使用时更加稳定。
[0028]箱体1前后侧壁的上端对称倾斜设置有两个进料板7,两个进料板7相互靠近一端较低,且两个进料板7较低一端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泡膜回收机,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设有切碎组件,所述箱体设有与所述切碎组件传动连接的驱动组件;所述切碎组件包括两个转轴、若干第一圆刀以及若干第二圆刀,两个所述转轴横向转动设于所述箱体内,且两个所述转轴前后对称设置,若干所述第一圆刀均匀分布设于后侧所述转轴,若干所述第二圆刀均分分布设于前侧所述转轴,若干所述第一圆刀与若干所述第二圆刀相互交错设置;所述箱体倾斜设置有位于两个所述转轴下方的导料板,且所述箱体设有与所述导料板较低一端位置相匹配的出料口;所述箱体前后两侧壁均设有凸块,后侧所述凸块设有若干与若干所述第一圆刀一一对应的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圆刀相匹配,前侧所述凸块设有若干与若干所述第二圆刀一一对应的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圆刀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嘉慧李焕红蔡柳英张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鸿利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