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汉军专利>正文

一种线缆用自粘性绝缘陶瓷硅胶带及制备方法和緾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69980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陶瓷硅胶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缆用自粘性绝缘陶瓷硅胶带及制备方法和緾绕方法,包括玻璃纤维布层、设置在玻璃纤维布层上表面的硫化陶瓷硅胶层、设置在硫化陶瓷硅胶层上表面的未硫化陶瓷硅胶层,以及设置在未硫化陶瓷硅胶层上表面的离形膜层,所述玻璃纤维布层采用玻璃纤维布,所述硫化陶瓷硅胶层采用硫化陶瓷硅胶涂敷而成,所述未硫化陶瓷硅胶层采用未硫化陶瓷硅胶涂敷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用自粘性绝缘陶瓷硅胶带,该陶瓷硅胶带具有优良的耐火性能,继承前述普通陶瓷硅胶带所有优点外,还有效解决了普通陶瓷硅胶带所存在的不足之处。通陶瓷硅胶带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缆用自粘性绝缘陶瓷硅胶带及制备方法和緾绕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硅胶带
,具体涉及一种线缆用自粘性绝缘陶瓷硅胶带及制备方法和緾绕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陶瓷硅胶是以甲基乙烯基硅硅橡胶为基材,加入复合陶瓷化粉成型助剂和功能填料,经过一定加工工艺制成的特种硅橡胶耐火材料。陶瓷化耐火硅橡胶在正常条件下具有普通硅橡胶材料的一般性能。它可以在600℃及以上的温度下快速烧结成坚硬的“陶瓷化”外壳,从而赋予材料优异的耐火性、隔热性、抗热震性和其他特性,与无机耐火材料相比,陶瓷硅胶具有成型工艺简单多样、防水防潮、无毒无害、环保等优点,耐火性能不差,保温效果好。因此陶瓷硅胶被广泛应用于耐火电线电缆、消防辅助材料、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防护、航空航天等领域,如医院、剧院、商业建筑、地铁、隧道、铁路、机场、车站、大型公共体育、娱乐场所、大型超市、酒店等人口密集场所;电视台、军事设施、核电站和其他对电力和通信设施有严格要求的地区;煤炭、化工、医药、钢铁、冶金、船舶等外部环境恶劣的地区。
[0003]而普通陶瓷硅胶带是在玻璃纤维布上压延上一层陶瓷化硅胶,然后将其硫化,让其具有硅橡胶的特性,同时能达到常用云母带的绑缚性,緾绕性,同时由于有由于有陶瓷硅橡胶的加持,让陶瓷硅胶带具有以下特性:陶瓷硅胶带在550℃~1000℃温度下,迅速被烧成陶瓷状坚硬的、完整的壳体,燃烧后的坚硬的壳体铠装对线路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保障线路在火灾情况下的畅通;陶瓷硅胶带可以代替云母带做防火耐火电缆的耐火层,特别是中、低压防火耐火电线电缆,不仅可以做耐火层,也可以同时做绝缘层;密度比云母带低,只有1.4~1.50g/cm3,云母带容易吸潮、怕水,存储期短,加工时需干燥处理,增加加工成本;而陶瓷硅胶带不吸水、不吸潮;常态下材料本身柔软、弹性好、强度高、机械性能优良、电绝缘性能优异,使用温度范围:

70℃~+200℃;用陶瓷硅胶带生产的防火耐火电线电缆,耐火等级可达到94

V0级标准,该产品具有白色低烟、无卤、无磷氮、无重金属、无毒、无害、不熔融、不滴落;烟气毒性安全等级达到高分子材料的最高安全级别ZA1级,对人体不会造成二次伤害;符合欧盟RoHS标准。
[0004]但普通陶瓷硅胶带不足之处:緾绕层与层之间无法做到密封,在潮湿的环境下,水分会渗透,绝缘性会下降,会产生一定的漏电风险;緾绕层与层之间无法做到粘结,在緾绕完后头部必须加以绑扎,否则头部会自动散开;緾绕层与层之间无法做到完全粘结,当受外力磨擦和拖拉时,陶瓷硅胶带会产生位移和堆叠,里面的导电线就会暴露出来,从而产生漏电风险;普通陶瓷硅胶带由于硅胶面玻纤面磨擦系数很小,当要多层緾绕时会产生相对滑动,緾绕出的效果并不理想,在緾绕的过程中要加扎带加以固定,外部必须再緾绕一层很厚的保护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用自粘
性绝缘陶瓷硅胶带,该陶瓷硅胶带具有优良的耐火性能,继承前述普通陶瓷硅胶带所有优点外,还有效解决了前面所述的普通陶瓷硅胶带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用自粘性绝缘陶瓷硅胶带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成熟,生产成本低,可大规模生产,可满足客户对产品安全性的期望与需求。
[0007]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用自粘性绝缘陶瓷硅胶带的緾绕方法,该緾绕方法操作简单,控制方便,由于采用陶瓷硅胶带的绝缘性提高,从而可以使用更薄的自粘性绝缘陶瓷硅胶带,从而减轻了重量,由于自粘性绝缘陶瓷硅胶带中的未硫化陶瓷硅胶具有自粘性,在缠绕的过程中要也不需要加扎带加以固定,在加温后未硫化陶瓷硅胶会形成一个套状保护层,从而外部的保护套也可以相应减薄,从而节省了材料重量及成本。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线缆用自粘性绝缘陶瓷硅胶带,包括玻璃纤维布层、设置在玻璃纤维布层上表面的硫化陶瓷硅胶层、设置在硫化陶瓷硅胶层上表面的未硫化陶瓷硅胶层,以及设置在未硫化陶瓷硅胶层上表面的离形膜层,所述硫化陶瓷硅胶层采用硫化陶瓷硅胶涂敷而成,所述未硫化陶瓷硅胶层采用未硫化陶瓷硅胶涂敷而成;所述玻璃纤维布层采用1078扁平玻璃纤维布,克重为48g/m2;所述离形膜层为PE膜、PP膜、PET膜、OPP膜或离形纸。
[0009]本专利技术中的陶瓷硅胶带具有优良的耐火性能,通过设置硫化陶瓷硅胶层和未硫化陶瓷硅胶层能很好的解决普通陶瓷硅胶带由于不具备粘合硫化作用,缠绕面无法做到完全密封效果的问题,在相同厚度下的产品,本专利技术陶瓷硅胶带经缠绕后测试比普通陶瓷硅胶带绝缘效果提升50%以上,同时被缠绕导电线缆的耐潮性、耐酸碱性和耐老化性提高了50

80%,另外还可解决普通陶瓷硅胶带由于不具备粘合硫化作用,缠绕面无法粘结,缠绕层在受外力作用时会产生位移和堆叠,里面的导电线就会暴露出来,从而产生漏电风险的问题,而本专利技术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特别是对于具有运动的部件,使用本专利技术产品后安全性能提高50%以上(比如电动汽车上的导电铜板);普通陶瓷硅胶带由于硅胶面玻璃纤维布面磨擦系数很小,当要多层缠绕时会产生相对滑动,缠绕出的效果并不理想,在缠绕的过程中要加扎带加以固定,外部必须再缠绕一层很厚的保护层,由于本专利技术中的陶瓷硅胶带绝缘性提高,从而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可以使用更薄的陶瓷硅胶带减轻了重量,由于陶瓷硅胶带中的未硫化陶瓷硅胶层采用的未硫化陶瓷硅胶具有自粘性,在缠绕的过程中要也不需要加扎带加以固定,在加温后未硫化陶瓷硅胶会形成一个套状保护层,从而外部的保护套也可以相应减薄,从而节省了材料重量及成本。本申请中陶瓷硅胶带被广泛应用于耐火电线电缆、消防辅助材料、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防护、航空航天等领域,如医院、剧院、商业建筑、地铁、隧道、铁路、机场、车站、大型公共体育、娱乐场所、大型超市、酒店等人口密集场所;电视台、军事设施、核电站和其他对电力和通信设施有严格要求的地区;煤炭、化工、医药、钢铁、冶金、船舶等外部环境恶劣的地区。
[0010]优选的,所述硫化陶瓷硅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复合陶瓷化粉90

110份、固体硅橡胶70

80份、乙烯基硅油6

10份、第一色粉1

5份、第一硫化剂0.6

2.4份;固体硅橡胶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所述甲基乙烯基硅橡胶采用正安GA

1053J;所述复合陶瓷化粉采用江西奥特精细粉体公司生产的复合陶瓷化粉。
[0011]优选的,所述硫化陶瓷硅胶通过如下步骤制得:
[0012]S1、按照重量,将复合陶瓷化粉、固体硅橡胶、乙烯基硅油和第一色粉分成三等份,
分三次加入硅橡胶专用捏合机捏合,升温125

135℃捏合40

50min,捏合完后抽真空8

12min,出锅再在开炼机返炼15

25min,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用自粘性绝缘陶瓷硅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纤维布层、设置在玻璃纤维布层上表面的硫化陶瓷硅胶层、设置在硫化陶瓷硅胶层上表面的未硫化陶瓷硅胶层,以及设置在未硫化陶瓷硅胶层上表面的离形膜层,所述玻璃纤维布层采用玻璃纤维布,所述硫化陶瓷硅胶层采用硫化陶瓷硅胶涂敷而成,所述未硫化陶瓷硅胶层采用未硫化陶瓷硅胶涂敷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用自粘性绝缘陶瓷硅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陶瓷硅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复合陶瓷化粉90

110份、固体硅橡胶70

80份、乙烯基硅油6

10份、第一色粉1

5份、第一硫化剂0.6

2.4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缆用自粘性绝缘陶瓷硅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陶瓷硅胶通过如下步骤制得:S1、按照重量,将复合陶瓷化粉、固体硅橡胶、乙烯基硅油和第一色粉分成三等份,分三次加入硅橡胶专用捏合机捏合,升温125

135℃捏合40

50min,捏合完后抽真空8

12min,出锅再在开炼机返炼15

25min,过滤,冷却备用;S2、生产前将第一硫化剂加入步骤S1中得到混合物中混炼充分,得到添加了硫化剂的硫化陶瓷硅橡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缆用自粘性绝缘陶瓷硅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硫化剂为双组份铂金硫化剂MC

98AB。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用自粘性绝缘陶瓷硅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未硫化陶瓷硅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复合陶瓷化粉113份、固体硅橡胶70

80份、乙烯基硅油6

10份、第二色粉1

5份和第二硫化剂0.01

0.03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线缆用自粘性绝缘陶瓷硅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未硫化陶瓷硅胶通过如下步骤制得:E1、按照重量,将复合陶瓷化粉、固体硅橡胶、乙烯基硅油和第二色粉分成三等份,分三次加入硅橡胶专用捏合机捏合,升温120

140℃捏合40

50min,捏合完后抽真空8

12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汉军
申请(专利权)人:卢汉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