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烟滤嘴及卷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9977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3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卷烟滤嘴,属于卷烟技术领域。该卷烟滤嘴包括:相连的过滤部和沉积部,所述沉积部包括截留柱和截留帽,所述截留柱包括第一柱体,所述第一柱体的内部形成第一沉积腔,且所述第一柱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烟口和出烟口;所述截留帽连接在所述第一柱体的出烟口处,所述截留帽的内部形成第二沉积腔,所述截留帽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烟气经所述进烟口进入所述第一沉积腔后,继续经过所述第一通孔进入所述第二沉积腔,最终经所述第二通孔和出烟口流出所述滤嘴。该卷烟滤嘴可以改变烟气的流动路径,使烟气在流动的过程中,有害物质被有效的截留,大大减少了进入口腔的烟气中的有害成分,降低了卷烟的危害性。降低了卷烟的危害性。降低了卷烟的危害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卷烟滤嘴及卷烟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卷烟滤嘴及卷烟,属于卷烟


技术介绍

[0002]滤嘴是卷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卷烟滤嘴能够有效地过滤烟气中的有害成分,如烟碱、焦油、CO、尼古丁和醛类物质等,甚至包括烟草中特有的亚硝胺,对降焦减害具有重要意义。
[0003]目前,卷烟滤嘴多为普通醋酸纤维滤嘴,然而其结构简单,烟气经过滤嘴时路径单一,烟气分散。随着时代发展以及消费者对健康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单一结构滤嘴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卷烟滤嘴。该卷烟滤嘴可以改变烟气的流动路径,使烟气在流动的过程中,焦油等有害物质被有效的截留,大大减少了进入口腔的烟气中的有害成分及杂质颗粒,降低了卷烟的危害性。
[0005]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卷烟滤嘴,其包括:相连的过滤部和沉积部,所述沉积部包括截留柱和截留帽,所述截留柱包括第一柱体,所述第一柱体的内部形成第一沉积腔,且所述第一柱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烟口和出烟口;所述截留帽连接在所述第一柱体的出烟口处,所述截留帽的内部形成第二沉积腔,所述截留帽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0006]烟气经所述进烟口进入所述第一沉积腔后,继续经过所述第一通孔进入所述第二沉积腔,最终经所述第二通孔和出烟口流出所述滤嘴。
[0007]可选地,所述截留帽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沉积腔内的第一连接段;
[0008]所述第一连接段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柱体的截面积,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侧壁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通孔。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进烟口的面积之比为0.006

0.05:1;和/或
[0010]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的面积之比为4

30:1。
[0011]可选地,所述截留帽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段相连的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出烟口相互卡合,以将所述截留帽与所述截留柱相连。
[0012]可选地,所述截留帽还包括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三连接段和第一连接段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两端相连,所述第三连接段远离第二连接段的一端开设有开口,以形成所述第二通孔;
[0013]所述第三连接段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一柱体的外径,所述第三连接段抵接在所述出烟口的外侧。
[0014]可选地,所述截留柱还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一柱体内部的第二柱体,所述第二柱体的一端开口形成第三通孔,且其侧壁开设有至少两个通烟孔,所述第一柱体与所述第二柱
体之间形成第一沉积腔,所述第二柱体内部形成第三沉积腔;
[0015]烟气经所述进烟口进入所述滤嘴后,依次经过所述第三沉积腔、第一沉积腔和第二沉积腔,最终经所述第二通孔及出烟口流出所述滤嘴。
[0016]可选地,所述通烟孔与所述第三通孔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柱体的高度之比为0.2

1:1;和/或
[0017]所述第二柱体和第一柱体的高度之比为0.3

0.7:1。
[0018]可选地,所述过滤部包括分别连接在所述沉积部两端的初滤部和再滤部。
[0019]可选地,所述初滤部、沉积部及再滤部的长度之比为(1.2

1.5):1:(0.5

1.5)。
[0020]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卷烟,其包括相连的发烟部和卷烟滤嘴,所述卷烟滤嘴选自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卷烟滤嘴。
[0021]本申请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
[0022]1.本申请所提供的卷烟滤嘴,通过设置截留帽,改变了烟气的流动路径,使烟气在流动的过程中,焦油等有害物质被有效的截留在第二沉积腔内,大大减少了进入口腔的烟气中的有害成分,降低了卷烟的危害性;设置的过滤部与沉积部配合,过滤部能够对进入沉积部的烟气或自沉积部流出的烟气进行过滤,进一步降低烟气中的有害物质及杂质颗粒,在不降低烟气中香气成分的同时提高烟气的清洁度,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感。
[0023]2.本申请所提供的卷烟滤嘴,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段的截面积小于第一柱体的截面积,且第一连接段的侧壁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通孔,从而保证烟气在经过第一连接段与第一柱体之间时,与壁部发生碰撞的过程中发生气相沉积,使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被截留在第二沉积腔外部,减少了烟气中的有害组分。
[0024]3.本申请所提供的卷烟滤嘴,通过设置第二连接段与出烟口相互卡合,避免烟气从第二连接段与出烟口之间的缝隙中流入口腔,保证有害组分的截留率。
[0025]4.本申请所提供的卷烟滤嘴,通过设置第三连接段的外径等于第一柱体的外径,使第三连接段抵接在第二开口的外侧,防止截留帽与第一柱体发生相对滑动,且美观度高。
[0026]5.本申请所提供的卷烟滤嘴,通过设置第二柱体,使烟气中有害物质在流经第二柱体时,被有效的截留在第三沉积腔内,进一步减少烟气中的有害组分,提高了截留效率;通过将通烟孔设置在第二柱体的侧壁,烟气在负压的作用下首先从第二柱体的一端流向另一端,然后逆向留至通烟孔处,从通烟孔流出至第一沉积腔内,延长了烟气在第三沉积腔内的流动路径,增加了烟气在第三沉积腔内的停留时间,提高了有害组分的截留率。
[0027]6.本申请所提供的卷烟滤嘴,设置的初滤部能够对进入沉积腔内的烟气进行初步过滤,烟气中的杂质颗粒大部分残留在初滤部中,再滤部则是对经过沉积部后烟气再一次进行过滤,进一步提高烟气的洁净度。
[0028]7.本申请所提供的卷烟滤嘴,设置的初滤部的长度最长,能够对烟气中较大的杂质进行阻挡,降低进行沉积部内烟气的杂质数量,避免杂质堵塞进烟口,利于烟气在沉积部内自由运动,进而提高沉积部内烟气的碰撞程度,使得烟气中的有害物质粘附在沉积部内;较短的再滤部便于用户的夹持,同时还能进一步对烟气进行过滤,提高过滤嘴的降焦减害作用。
附图说明
[002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0]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涉及的卷烟滤嘴截面示意图,其中,箭头的方向为烟气的流向;
[0031]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涉及的沉积部截面示意图;
[0032]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1涉及的截留帽示意图;
[0033]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2涉及的卷烟示意图。
[0034]部件和附图标记列表:
[0035]1、沉积部;11、第一柱体、12、截留帽、13、第一通孔、14、第一连接段;15、第二连接段;16、第三连接段;17、第二柱体;18、通烟孔;19、第一沉积腔;20、第二沉积腔;21、第三沉积腔;22、吸附颗粒;23、增香颗粒;2、初滤部;3、再滤部;4、发烟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烟滤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相连的过滤部和沉积部,所述沉积部包括截留柱和截留帽,所述截留柱包括第一柱体,所述第一柱体的内部形成第一沉积腔,且所述第一柱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烟口和出烟口;所述截留帽连接在所述第一柱体的出烟口处,所述截留帽的内部形成第二沉积腔,所述截留帽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烟滤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截留帽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沉积腔内的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柱体的截面积,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侧壁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烟滤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进烟口的面积之比为0.006

0.05:1;和/或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的面积之比为4

30: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烟滤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截留帽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段相连的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出烟口相互卡合,以将所述截留帽与所述截留柱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烟滤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截留帽还包括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三连接段和第一连接段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两端相连,所述第三连接段远离第二连接段的一端开设有开口,以形成所述第二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力群陈晨乔月梅杜赫许艳冉纪旭东郭春生叶亚军赵赛月王伟华王嘉绍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昆明卷烟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