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单元模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69828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34
本申请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单元模块结构其施工方法,装配式混凝土单元模块结构包括:第一混凝土结构单元,包括多个第一混凝土墙体,所述多个第一混凝土墙体连接以围合成具有第一连接敞口的第一空间;第二混凝土结构单元,包括多个第二混凝土墙体,所述多个第二混凝土墙体连接以围合成具有第二连接敞口的第二空间;所述第一连接敞口周围的墙体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敞口周围的墙体结构连接以形成房屋空间单元,本装配式混凝土单元模块结构其施工方法可实现完整房屋空间单元的快速成型,使得成型的房屋结构质量可靠,结构稳固,具有干法快速拆装、可循环使用、周转次数高,以及较高的建筑使用舒适度等优点。优点。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单元模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装配式建筑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单元模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快速装配一体化建筑成为建筑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针对跨度较小的地域建筑,装配式建筑主要用到装配式木结构、装配轻钢结构以及预制混凝土结构。轻钢活动板房具有运输方便、可拆卸、灵活性强等优点,但由于其质量轻、柔度大、阻力小、导热系数大等特点导致抗风、抗火、保温、隔声能力差;装配式木结构虽然抗震性能、保温性能较好,但防火、耐腐蚀性能较差,且成本较高。现有技术中也存在预制混凝土为主体结构的装配式建筑,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施工效率往往不高,并难以快速形成完整、质量可靠的房屋空间单元。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单元模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施工效率往往不高,并难以快速形成完整、质量可靠的房屋空间单元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单元模块结构,其中,包括:
[0005]第一混凝土结构单元,包括多个第一混凝土墙体,所述多个第一混凝土墙体连接以围合成具有第一连接敞口的第一空间;
[0006]第二混凝土结构单元,包括多个第二混凝土墙体,所述多个第二混凝土墙体连接以围合成具有第二连接敞口的第二空间;
[0007]所述第一连接敞口周围的墙体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敞口周围的墙体结构连接以形成房屋空间单元。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敞口周围的墙体结构设置有第一预埋螺栓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敞口周围的墙体结构设置有第二预埋螺栓连接件,所述第一预埋螺栓连接件上具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预埋螺栓连接件上具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预埋螺栓连接件与所述第二预埋螺栓连接件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的螺栓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敞口周围的墙体结构上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预埋螺栓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二连接敞口周围的墙体结构上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预埋螺栓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对齐并围合成填充空间。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敞口周围的墙体结构上设置有围绕所述第一连接敞口一圈的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二连接敞口周围的墙体结构上设置有围绕所述第二连接敞口一圈的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与所述第二密封槽对齐并围合成密封条安装空间,所述密
封条安装空间中安装有密封条。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多个第一混凝土墙体包括第一背板以及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底墙板、第一左墙板、第一顶墙板和第一右墙板,所述第一底墙板、第一左墙板、第一顶墙板和第一右墙板各自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背板以形成第一封闭端,所述第一底墙板、第一左墙板、第一顶墙板和第一右墙板各自远离所述第一封闭端的另一端形成所述第一连接敞口,所述多个第二混凝土墙体包括第二背板以及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二底墙板、第二左墙板、第二顶墙板和第二右墙板,所述第二底墙板、第二左墙板、第二顶墙板和第二右墙板各自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背板以形成第二封闭端,所述第二底墙板、第二左墙板、第二顶墙板和第二右墙板各自远离所述第二封闭端的另一端形成所述第二连接敞口。
[0012]进一步地,所述多个第一混凝土墙体中的至少一个墙体上设置有门窗洞口,所述多个第二混凝土墙体中的至少一个墙体上设置有门窗洞口。
[0013]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根据上述的装配式混凝土单元模块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使用了导轨式辅助工具,所述导轨式辅助工具包括顶推装置、滑移支撑件、和间隔布置的两条导轨,各所述导轨的两端安装有所述顶推装置,各所述导轨上可滑移地安装有多个所述滑移支撑件,各所述滑移支撑件上安装有用于固定第一混凝土结构单元或第二混凝土结构单元的夹紧装置;
[0014]所述施工方法包括步骤:
[0015]a、将第一混凝土结构单元吊装至两条导轨上的滑移支撑件上,并使第一连接敞口的朝向与滑移支撑件在对应导轨上的滑移方向一致,并使夹紧装置将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单元固定于所述滑移支撑件;
[0016]b、将第二混凝土结构单元吊装至两条导轨上的滑移支撑件上,并使第二连接敞口的朝向与滑移支撑件在对应导轨上的滑移方向一致,且使得第一连接敞口与第二连接敞口彼此面对,并使夹紧装置将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单元固定于所述滑移支撑件;
[0017]c、在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单元的第一密封槽与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单元的第二密封槽之间放置密封条;
[0018]d、通过顶推装置推动第一混凝土结构单元和第二混凝土结构单元沿着导轨彼此靠近并贴合,使得第一密封槽与所述第二密封槽对齐并围合成密封条安装空间,并使得密封条被挤压安装在该密封条安装空间中;
[0019]e、通过螺栓将第一预埋螺栓连接件和第二预埋螺栓连接件连接,并且从第一预埋螺栓连接件和第二预埋螺栓连接件的两侧分别在螺栓上安装螺母,并将螺母拧至压紧第一预埋螺栓连接件和第二预埋螺栓连接件。
[0020]进一步地,所述滑移支撑件为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形成可滑移地夹持于导轨的夹槽,所述夹槽与对应的导轨接触的面上设置有润滑块。
[0021]进一步地,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步骤e结束后,对第一预埋螺栓连接件和第二预埋螺栓连接件所处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进行填充封闭处理。
[0022]进一步地,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步骤e结束后的步骤:
[0023]f、重复上述步骤a至e,形成多个房屋空间单元;
[0024]g、将多个房屋空间单元连接组合成单层或多层房屋建筑结构;
[0025]h、在所述单层或多层房屋建筑结构的外围安装雨棚架、走廊架、楼梯架。
[0026]本申请提供的装配式混凝土单元模块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7]该装配式混凝土单元模块结中,只需将预先制成的第一混凝土结构单元、第二混凝土结构单元通过第一连接敞口和第二连接敞口的对接即可快速高效的成型出一个房屋空间单元,只需通过一个连接位置(第一连接敞口周围的墙体结构与第二连接敞口周围的墙体结构)即可实现完整房屋空间单元的成型,使得成型的房屋结构的质量可靠,结构稳固,具有干法快速拆装、可循环使用、周转次数高,以及较高的建筑使用舒适度等优点,并且,通过不断地重复形成多个房屋空间单元,在竖直方向上形成多层房屋空间单元,并且在水平方向上形成多排以及/或多列房屋空间单元,可以快速形成一个具有大量房间的多层建筑,这对于需要快速形成临时甚至永久建筑的场合都能够极大地节省时间,可以满足大批量标准化、规模化的需求,例如,快速建立临时性的具有大量隔离病房的医院,或者施工厂房等等。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单元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混凝土结构单元,包括多个第一混凝土墙体,所述多个第一混凝土墙体连接以围合成具有第一连接敞口的第一空间;第二混凝土结构单元,包括多个第二混凝土墙体,所述多个第二混凝土墙体连接以围合成具有第二连接敞口的第二空间;所述第一连接敞口周围的墙体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敞口周围的墙体结构连接以形成房屋空间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单元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敞口周围的墙体结构设置有第一预埋螺栓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敞口周围的墙体结构设置有第二预埋螺栓连接件,所述第一预埋螺栓连接件上具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预埋螺栓连接件上具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预埋螺栓连接件与所述第二预埋螺栓连接件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的螺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单元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敞口周围的墙体结构上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预埋螺栓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二连接敞口周围的墙体结构上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预埋螺栓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对齐并围合成填充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单元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敞口周围的墙体结构上设置有围绕所述第一连接敞口一圈的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二连接敞口周围的墙体结构上设置有围绕所述第二连接敞口一圈的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与所述第二密封槽对齐并围合成密封条安装空间,所述密封条安装空间中安装有密封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单元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混凝土墙体包括第一背板以及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底墙板、第一左墙板、第一顶墙板和第一右墙板,所述第一底墙板、第一左墙板、第一顶墙板和第一右墙板各自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背板以形成第一封闭端,所述第一底墙板、第一左墙板、第一顶墙板和第一右墙板各自远离所述第一封闭端的另一端形成所述第一连接敞口,所述多个第二混凝土墙体包括第二背板以及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二底墙板、第二左墙板、第二顶墙板和第二右墙板,所述第二底墙板、第二左墙板、第二顶墙板和第二右墙板各自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背板以形成第二封闭端,所述第二底墙板、第二左墙板、第二顶墙板和第二右墙板各自远离所述第二封闭端的另一端形成所述第二连接敞口。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单元模块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昌杰周泉唐宇轩言雨桓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建五局绿色市政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