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紫外的二氧化钛改性聚氯乙烯塑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69712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聚氯乙烯塑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抗紫外的二氧化钛改性聚氯乙烯塑料,利用二异氰酸酯对纳米二氧化钛表面改性,再与RAFT试剂的活性氨基发生加成反应,引入了丰富的三硫代碳酸酯结构作为聚合位点,引发氯乙烯单体在纳米二氧化钛表面发生可逆加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紫外的二氧化钛改性聚氯乙烯塑料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氯乙烯塑料
,具体为一种抗紫外的二氧化钛改性聚氯乙烯塑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氯乙烯是产量最大的通用塑料之一,广泛应用在电缆料、建筑材料、包装材料等方面,但是聚氯乙烯电缆等材料在户外长期受到光照和紫外线辐射,容易引起链式脱HCl反应,导致聚氯乙烯发生光老化新型,严重影响了聚氯乙烯的力学性能,因此需要对聚氯乙烯材料进行抗紫外改性。
[0003]纳米二氧化钛是一种常见的紫外吸收剂,广泛应用在高分子材料中,对材料的抗紫外性、力学等性能有很大提高;如《复合改性纳米TiO2的抗紫外性能及其应用》,通过油酸、钛酸酯等对纳米TiO2表面改性,改善了纳米TiO2在聚氯乙烯中的分散性和团聚现象,增强了聚氯乙烯的抗紫外性能;合成聚氯乙烯材料的方法主要有自由基聚合法、接枝共聚法、RAFT可逆加成

断裂链转移聚合等,本专利技术旨在合成新型的RAFT试剂二氨基三硫代碳酸酯,对纳米二氧化钛表面修饰,引发氯乙烯进行RAFT聚合,得到抗紫外性和力学性能优异的聚氯乙烯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紫外的二氧化钛改性聚氯乙烯塑料。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抗紫外的二氧化钛改性聚氯乙烯塑料,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
[0008]S1:将三硫代碳酸酯基二氧化钛、偶氮二异丁腈、1,4

二氧六环溶剂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在氮气气氛中通入氯乙烯单体,在50

60℃中反应6

18h,得到二氧化钛接枝聚氯乙烯。
[0009]S2:将二氧化钛接枝聚氯乙烯、稳定剂、塑化剂、润滑剂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双辊筒塑炼机中,在165

175℃进行塑炼,然后将物料在平板硫化机,在170

185℃中,10

15MPa压力下热压成型,得到抗紫外的二氧化钛改性聚氯乙烯塑料。
[0010]优选的,所述改性聚氯乙烯塑料中二氧化钛的含量为1

5%。
[0011]优选的,所述三硫代碳酸酯基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为:
[0012]S3:将1,3

二N

boc氨基
‑2‑
羟基丙烷、烷基溴代酰氯和三乙胺加入到二氯甲烷中,在0

20℃中搅拌反应5

10h,得到1,3

二N

boc氨基
‑2‑
溴代丙酯;再溶解到二氯甲烷中,并滴加三氟乙酸,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

6h,得到二氨基溴代丙酯。
[0013]S4:将十二硫醇、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四氢呋喃,搅拌均匀后滴加二硫化碳,搅拌反应,将得到的十二烷基三硫代钠与二氨基溴代丙酯滴加到20

3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在
20

45℃中搅拌反应18

36h,得到二氨基三硫代碳酸酯。
[0014]S5:将纳米二氧化钛通过二异氰酸酯表面改性,得到的异氰酸酯基二氧化钛分散到甲苯溶剂中,加入二氨基三硫代碳酸酯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在氮气氛围中加热至70

85℃,反应10

20h,得到三硫代碳酸酯基二氧化钛。
[0015]优选的,所述S3中烷基溴代酰氯为2

溴丙酰氯、2

溴丁酰氯、2

溴戊酰氯、2

溴己酰氯中的任一种。
[0016]优选的,所述S3中1,3

二N

boc氨基
‑2‑
羟基丙烷、烷基溴代酰氯和三乙胺的反应重量比为100:65

90:32

50。
[0017]优选的,所述S4中异氰酸酯基二氧化钛、二氨基三硫代碳酸酯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反应重量比例为100:400

1200:8

25。
[0018](三)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20]该一种抗紫外的二氧化钛改性聚氯乙烯塑料,利用1,3

二N

boc氨基
‑2‑
羟基丙烷和烷基溴代酰氯发生酯化反应,然后脱N

boc保护,合成了二氨基溴代丙酯,在氢氧化钠催化下与十二烷基三硫代钠发生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RAFT试剂二氨基三硫代碳酸酯。
[0021]利用二异氰酸酯对纳米二氧化钛表面改性,然后修饰的异氰酸酯基团再与RAFT试剂的活性氨基发生加成反应,并且RAFT试剂含有两个氨基,可以提高与异氰酸酯基团的反应速率和接枝率,从而提高了纳米二氧化钛表面RAFT试剂的含量,引入了丰富的三硫代碳酸酯结构作为聚合位点,引发氯乙烯单体在纳米二氧化钛表面发生可逆加成

断裂链转移聚合,得到高接枝率的二氧化钛接枝聚氯乙烯;纳米二氧化钛均匀地接枝键合在聚氯乙烯分子链中,改善了纳米二氧化钛粒子的分散性和团聚现象,并且两者之间形成连续稳定的化学交联网络,纳米二氧化钛粒子的分散性越好,与聚氯乙烯基体之间的界面化学作用力越强,起到的力学增强改性效果和抗紫外效果越好,经过紫外光辐射后仍然保持优良的力学强度。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二氨基

丙烷溴代丙酯和二氨基丙烷三硫代碳酸酯的FT

IR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一种抗紫外的二氧化钛改性聚氯乙烯塑料,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
[0024](1)将1,3

二氨基
‑2‑
羟基丙烷和二碳酸二叔丁酯反应得到1,3

二N

boc氨基
‑2‑
羟基丙烷;然后将反应重量比为100:65

90:32

50的1,3

二N

boc氨基
‑2‑
羟基丙烷、烷基溴代酰氯和三乙胺加入到二氯甲烷中,其中2

溴丙酰氯、2

溴丁酰氯、2

溴戊酰氯、2

溴己酰氯中的任一种,在0

20℃中搅拌反应5

10h,得到1,3

二N

boc氨基
‑2‑
溴代丙酯;再溶解到二氯甲烷中,并滴加三氟乙酸,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紫外的二氧化钛改性聚氯乙烯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氯乙烯塑料的制备方法为:S1:将三硫代碳酸酯基二氧化钛、偶氮二异丁腈、1,4

二氧六环溶剂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在氮气气氛中通入氯乙烯单体,在50

60℃中反应6

18h,得到二氧化钛接枝聚氯乙烯;S2:将二氧化钛接枝聚氯乙烯、稳定剂、塑化剂、润滑剂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双辊筒塑炼机中,在165

175℃进行塑炼,然后将物料在平板硫化机,在170

185℃中,10

15MPa压力下热压成型,得到抗紫外的二氧化钛改性聚氯乙烯塑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紫外的二氧化钛改性聚氯乙烯塑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氯乙烯塑料中二氧化钛的含量为1

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紫外的二氧化钛改性聚氯乙烯塑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硫代碳酸酯基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为:S3:将1,3

二N

boc氨基
‑2‑
羟基丙烷、烷基溴代酰氯和三乙胺加入到二氯甲烷中,在0

20℃中搅拌反应5

10h,得到1,3

二N

boc氨基
‑2‑
溴代丙酯;再溶解到二氯甲烷中,并滴加三氟乙酸,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

6h,得到二氨基溴代丙酯;S4:将十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庆明吕琦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实嘉电缆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