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溢防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9614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溢防溅装置,排水管包括依次连通的入口段、收缩段和扩散段,收缩段的直径小于入口段的直径和扩散段的直径,扩散段的直径从与收缩段相连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蓄水容器内设有体积可变的蓄水容腔;引流管一端与扩散段相连通,另一端与蓄水容腔相连通。当水流从下至上通过排水管流出时,水流通过入口段和收缩段进入扩散段形成负压区,从而减小了流出水流的压力,防止流出水流压力过大引起的喷溅的风险;当水流突然断开时,蓄水容腔的体积恢复原状从而减小压力,使扩散段对蓄水容腔形成正压,驱使存留于排水管内的水流通过引流管流入排水管内,防止存留于排水管内的水流继续流出。的水流继续流出。的水流继续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溢防溅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加热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溢防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开水器是一种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饮水设备,现有电开水器通常设有储水箱,储水箱分别连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出水管连接有水龙头,冷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储水箱中,并在储水箱中加热转变为热水,由于冷水在储水箱内转变为热水时温度上升,储水箱内压力增大,当打开水龙头放水时,由于储水箱内压力大于外界压力,从储水箱内的热水会急速从水龙头处流出,并喷溅热水,存在伤人的隐患。
[0003]现有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两种方案防止热水喷溅,一种方案是在储水箱上开通泄压阀,使储水箱与大气压维持平衡,但是平衡大气压下热水难以从储水箱中通过水龙头流出;另一种方案是在出水管或水龙头设置阻流装置,阻流装置通常为多孔的阻水片或半开口阻水板,通过阻挡水流以减缓水流的流速,但是阻流装置通常也减小了热水的流量,且由于冷水在加热为热水过程中会产生部分难溶杂质,这些难溶杂质容易堵塞阻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溢防溅装置。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溢防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7]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包括依次连通的入口段、收缩段和扩散段,所述入口段可接入水源,所述收缩段的直径小于入口段的直径和扩散段的直径,所述扩散段的直径从与收缩段相连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r/>[0008]蓄水容器,所述蓄水容器内设有体积可变的蓄水容腔;
[0009]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一端与所述扩散段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蓄水容腔相连通;
[0010]其中,所述蓄水容器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蓄水容腔与所述蓄水容器外的压力差可驱使所述蓄水容器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中切换:
[0011]第一状态下,所述蓄水容腔与所述蓄水容器外的压力差为负值,所述弹性组件收缩以减小蓄水容腔的体积,蓄水容腔内水流可通过引流管进入排水管中;
[0012]第二状态下,所述蓄水容腔与所述蓄水容器外的压力差为零,所述弹性组件舒张以增大蓄水容腔的体积,进而使蓄水容腔压力减小,排水管中水流可通过引流管进入蓄水容腔内。
[0013]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1种实施方式,
[0014]所述蓄水容器包括:
[0015]筒体,所述筒体为设有开口的容器,所述筒体上设有与引流管相连的连接口;
[0016]端盖组件,所述端盖组件设于所述筒体的开口端并与所述筒体相连以形成所述蓄水容腔,所述端盖组件可弹性形变以调节所述蓄水容腔的体积大小。
[0017]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2种实施方式,所述端盖组件包括:
[0018]筒体端盖,所述筒体端盖上设有若干可弹性形变的波纹,所述波纹可收缩或拉伸以调节所述蓄水容腔的体积大小。
[0019]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3种实施方式,所述筒体设有一滑动容腔,所述端盖组件包括:
[0020]活塞,所述活塞嵌设于所述滑动容腔内并可沿所述滑动容腔往复移动,所述活塞与所述筒体围设成所述蓄水容腔,所述活塞可沿所述滑动容腔滑动以调节所述蓄水容腔的体积;
[0021]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活塞相连,所述弹簧用于驱动所述活塞沿所述滑动容腔往复移动。
[0022]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4种实施方式,所述蓄水容器包括:
[0023]筒体,所述筒体为设有开口的容器,所述筒体上设有与引流管相连的连接口;
[0024]筒体端盖,所述筒体端盖设于所述筒体的开口端并与所述筒体相连以形成所述蓄水容腔;
[0025]其中,所述筒体可弹性形变以调节所述蓄水容腔的体积大小。
[0026]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5种实施方式,所述筒体上设有若干可弹性形变的波纹,所述波纹可收缩或拉伸以调节所述蓄水容腔的体积大小。
[0027]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6种实施方式,还包括:
[0028]外壳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套设于筒体外,所述外壳组件内设有可引导筒体往返移动的导向容腔。
[0029]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7种实施方式,所述外壳组件包括:
[0030]壳体端盖,所述壳体端盖上设有调压孔,所述调压孔用于连通导向容腔与外部;
[0031]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沿壳体轴向贯穿的导向容腔,所述壳体一端与壳体端盖相连,另一端与筒体或筒体端盖相连。
[0032]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储水罐,包括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溢防溅装置。
[0033]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开水器,包括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溢防溅装置。
[00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5]1、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水流从下至上通过排水管流出时,水流通过入口段和收缩段进入扩散段形成负压区,从而减小了流出水流的压力,防止流出水流压力过大引起的喷溅的风险。
[0036]2、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水流突然断开时,蓄水容腔的体积恢复原状从而减小压力,使扩散段对蓄水容腔形成正压,驱使存留于排水管内的水流通过引流管流入排水管内,防止存留于排水管内的水流继续流出。
附图说明
[003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3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防溢防溅装置的爆炸图;
[0039]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0040]图3是图2中沿线A

A的剖视图;
[0041]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防溢防溅装置的剖视图;
[0042]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排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6是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的防溢防溅装置的爆炸图;
[0044]图7是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的防溢防溅装置的剖视图;
[0045]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储水罐的剖视图;
[0046]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0047]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开水器的俯视图;
[0048]图11是图10中沿线B

B的剖视图。
[0049]图中:
[0050]1、排水管;101、入口段;102、收缩段;103、扩散段;104、出口段;
[0051]2、引流管;3、筒体;4、筒体端盖;5、活塞;6、伸缩杆;7、弹簧;
[0052]8、罐体;801、出水接口;802、温度传感器接口;803、进水接口;804、水位传感器接口;
[0053]9、进水管;10、水位传感器;11、加热块;
[0054]12、壳体;13、壳体端盖;1301、调压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5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溢防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包括依次连通的入口段、收缩段和扩散段,所述入口段可接入水源,所述收缩段的直径小于入口段的直径和扩散段的直径,所述扩散段的直径从与收缩段相连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蓄水容器,所述蓄水容器内设有体积可变的蓄水容腔;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一端与所述扩散段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蓄水容腔相连通;其中,所述蓄水容器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蓄水容腔与所述蓄水容器外的压力差可驱使所述蓄水容器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中切换:第一状态下,所述蓄水容腔与所述蓄水容器外的压力差为负值,所述弹性组件收缩以减小蓄水容腔的体积,蓄水容腔内水流可通过引流管进入排水管中;第二状态下,所述蓄水容腔与所述蓄水容器外的压力差为零,所述弹性组件舒张以增大蓄水容腔的体积,进而使蓄水容腔压力减小,排水管中水流可通过引流管进入蓄水容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溢防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容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为设有开口的容器,所述筒体上设有与引流管相连的连接口;端盖组件,所述端盖组件设于所述筒体的开口端并与所述筒体相连以形成所述蓄水容腔,所述端盖组件可弹性形变以调节所述蓄水容腔的体积大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溢防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组件包括:筒体端盖,所述筒体端盖上设有若干可弹性形变的波纹,所述波纹可收缩或拉伸以调节所述蓄水容腔的体积大小。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溢防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万利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基诺德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