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
技术介绍
[0002]目前BIM在施工过程中,利用基于BIM的装配式结构设计方法,改变从整体到构件的拆分设计思路,应用面向预制式的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方法以预制构件库为出发点,选择构件库中的预制构件进行装配设计,形成整体结构BIM模型,但是在装配完成后的装配式建筑的结构虽然符合便捷快速的优点,但是装配完成后的建筑的强度较弱,需要对装配完成后的建筑进行加固处理,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其具有建筑物装配完成后,对建筑物进行加固的优点。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包括可套接在建筑物周向的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中部设置有贯穿槽固定框的贯穿槽,所述贯穿槽的中部设置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的两端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连接有可朝固定框的中部转动的转动板,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包括可套接在建筑物周向的固定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的中部设置有贯穿槽(2)固定框(1)的贯穿槽(2),所述贯穿槽(2)的中部设置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的两端连接有转动电机(3),所述转动电机(3)连接有可朝固定框(1)的中部转动的转动板(4),所述转动板(4)的内部设置有开口向上的调节槽(5),所述转动板(4)在调节槽(5)的下方设置有与调节槽(5)连通的容纳槽(6),所述容纳槽(6)内设置有调整电机(7),所述调整电机(7)的输出轴套接有与输出轴螺纹连接的升降杆(8),所述升降杆(8)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升降板(9),所述升降杆(8)的侧面一体连接有第一限位杆(20),所述转动板(4)设置有与容纳槽(6)连通且用于容纳第一限位杆(20)的第一限位槽(21),所述第一限位杆(20)只能沿着第一限位槽(21)的长度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9)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调节电机(10),所述第一调节电机(10)连接有可在升降板(9)的上方转动的第一调节板(11),所述第一调节板(11)的一侧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鑫,范庭刚,鲁晨哲,曾锦亨,陈磊,叶磊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