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进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9471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进样装置,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的本体;本体内设置有气泵,第一气缸固定设置在本体的一侧壁的外表面上,两个第一导杆相间设置在底板上,第一导杆的中部开设有通口,活动板的一侧的两端各连接有一连接板的一侧,每一连接板的另一侧插入每一通口中,每一第一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每一通口的底端,每一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每一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活动板的另一侧延伸有安装板,第二气缸穿设在夹持板上,两个第二导杆可上下移动地穿设在安装板上,两个第二导杆的上端连接压块的下表面,每一第二弹簧套设在每一第二导杆外,安装板上穿设有注射器。该装置能代替人工进行试验进样自动操作,成功率和准确率高。率高。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进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绝缘油色谱分析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进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力系统的输变电设备中,充油电气设备占据着及其重要的地位,绝缘油色谱分析试验作为充油电气设备内部绝缘油中的溶解气体组分含量定量分析的方法之一,是判断运行中的充油电气设备是否存在潜伏性故障的有效技术手段。
[0003]绝缘油色谱分析试验作为一项高精度试验,操作环节较多,包括取样、脱气、进样、分析四个环节,其中进样浓度误差主要体现在进样环节的操作中,在进样环节操作中,需要注入1ml的样气,通过气相分离方法分离出7种组分气体,进样期间必须保证1ml的样气在单位时间内的进样浓度不失真,且保证多次平行试验的单位进样浓度一致,但进样环节操作易受环境、仪器、人员等因素影响,给进样浓度带来一定的误差。目前绝缘油色谱分析试验中进样环节的操作均为人工完成,操作人员将注射器快速插入到色谱仪的进样口,快速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杆将样气注入色谱仪,然后迅速拔出注射器。在保证环境和仪器影响所带来的系统误差不变的情况下,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是进样浓度误差的决定因素。由于不同人员的操作习惯及熟练程度存在差异,从而导致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较大,难以保证多次进样浓度一致。人工操作时还存在针头扎弯、气体泄漏、气体回流等失败情况,试验失败时将耗费人力物力重新取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进样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采用人工进行进样操作容易造成误差、操作易出现失误等问题。
[000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自动进样装置,包括: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本体;所述本体内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通过第一气路与第一气缸连接,所述气泵通过第二气路与第二气缸连接;所述第一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一侧壁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端朝下,两个第一导杆相间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位于所述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一导杆的中部开设有通口,活动板的一侧的两端各连接有一连接板的一侧,每一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插入每一所述通口中,且与所述通口的侧壁可上下移动地连接,所述活动板位于所述第一气缸的正下方,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可向下移动压接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每一第一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每一所述通口的底端,每一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每一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的另一侧延伸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上间隔设置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分别连接夹持板的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二气缸穿设在所述夹持板上,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端朝下,两个第二导杆可上下移动地穿设在所述安装板上,且两个所述第二导杆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导杆的上端连接压块的下表面,所述压块位于所述第二气缸的正下方,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可向下移动压接所述压
块的上表面,每一第二弹簧套设在每一所述第二导杆外,每一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抵接,每一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压块的上表面抵接,所述安装板上穿设有注射器,所述注射器的针头端朝下,所述注射器位于所述压块的正下方,所述压块可向下移动压接所述注射器的活塞杆的上端。
[0007]进一步,所述自动进样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气泵电连接。
[0008]进一步:所述第一气路上设置有第一气动电磁阀,所述第二气路上设置有第二气动电磁阀,所述第一气动电磁阀和所述第二气动电磁阀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09]进一步:每一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的表面上各设置有一第一感应板,所述本体的一侧壁上对应每一所述第一导杆的位置各设置有一第一行程开关和一第二行程开关,且同一所述第一导杆对应的所述第一行程开关位于所述第二行程开关的上方,所述第一行程开关和所述第二行程开关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压块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第二感应板,与所述第二感应板相对的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对应所述第二感应板的第三行程开关,所述第三行程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11]进一步:两个所述安装板的相对的一侧各设置一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可与所述压块的上表面抵接。
[0012]进一步:所述本体上设置有操作面板。
[0013]本技术实施例的自动进样装置,用于绝缘油色谱分析,能自动完成注射器插拔、注气动作,可代替人工进行试验进样操作,可实现97%以上的进样成功率,且能保证分析结果重复性在
±
1.5%以内,增加了色谱数据可信度,对准确、快速判断设备健康状态具有重要意义;有效避免了人工进样操作时针头扎弯、气体泄漏、气体回流等失败情况,减少了针头的耗费量,避免了重复取样,降低了工作成本;同时,该装置平稳快速的操作可有效节约工作时间,降低工作成本,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自动进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取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动进样装置。该自动进样装置用于绝缘油色谱分析。具体的,如图1所示,该自动进样装置包括:底板1和设置在底板1上的本体2。应当理解的是,该自动进样装置可通过电源供电,采用220V交流电。
[0018]具体的,本体2内设置有气泵3。气泵3通过第一气路与第一气缸4连接。气泵3通过第二气路与第二气缸5连接。
[0019]第一气缸4固定设置在本体2的一侧壁的外表面上。具体的,气缸支架6的一端安装在本体2的一侧壁的外表面上,第一气缸4穿设在气缸支架6上。第一气缸4的活塞杆端朝下。两个第一导杆7相间设置在底板1上,且位于本体2的一侧。具体的,两个第一导杆7的连线与本体2的一侧壁平行。一般的,两个第一导杆7均与本体2的一侧壁隔有间距。第一导杆7的中部开设有通口。通口是贯通图1所示的第一导杆7的左右两侧。活动板8的一侧的两端各连接有一连接板9的一侧。每一连接板9的另一侧插入每一通口中,且与通口的侧壁(应当理解的是,通口的侧壁指的是图1所示的朝向纸面外和里的侧壁。图1中此处为了展示弹簧结构,采用了透视的处理)可上下移动地连接。优选的,该移动连接可通过如下的方式实现:每一通口的两相对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嵌设有一滚珠。该滚珠的直径与凹槽的宽度匹配,使该滚珠刚好嵌入凹槽内,并可在凹槽内上下移动。同一通口的两侧壁的凹槽内的滚珠相对,且分别连接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本体;所述本体内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通过第一气路与第一气缸连接,所述气泵通过第二气路与第二气缸连接;所述第一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一侧壁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端朝下,两个第一导杆相间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位于所述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一导杆的中部开设有通口,活动板的一侧的两端各连接有一连接板的一侧,每一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插入每一所述通口中,且与所述通口的侧壁可上下移动地连接,所述活动板位于所述第一气缸的正下方,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可向下移动压接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每一第一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每一所述通口的底端,每一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每一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的另一侧延伸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上间隔设置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分别连接夹持板的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二气缸穿设在所述夹持板上,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端朝下,两个第二导杆可上下移动地穿设在所述安装板上,且两个所述第二导杆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导杆的上端连接压块的下表面,所述压块位于所述第二气缸的正下方,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可向下移动压接所述压块的上表面,每一第二弹簧套设在每一所述第二导杆外,每一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抵接,每一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文长陈晨尚彦军刘博陈巳阳马磊黄超何小平夏文翔王缠斌马启惠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