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8850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光模组,包括:侧发光光源、导光板、遮光组件以及反光器;所述侧发光光源包含至少一颗灯珠;所述导光板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导光板包含至少一个折射处理区域,该折射处理区域会分别让从导光板侧边射入到该区域的光线进行折射,让从导光板底部射入到该区域的光线进行传播,使其中一部分射入的光线从导光板垂直的方向向上发射出来,所述导光板被置于所述侧发光光源的至少一颗灯珠的侧边;所述遮光组件包括:遮光框,所述遮光框的内框比导光板和侧发光光源的灯珠大,遮光框可以容纳导光板和侧发光光源的灯珠;所述反光器覆盖至少一部分导光板和遮光框,能够反射至少25%的射入光线,被置于所述最底层导光板和遮光框的背面。光框的背面。光框的背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光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显示
,具体为一种导光模组。

技术介绍

[0002]导光板通常是在一块传播性能高的透明基材的上面的某个区域做折射处理,会让从侧边射入的光线能够经过折射区域时进行折射,使其中一部分射入的光线从导光板垂直的方向向上发射出来。
[0003]目前市场上普遍的导光板都采用亚克力、PC或玻璃等为基材;折射区域的处理采用印刷、雕刻、光刻、注塑成型等工艺生产;为了提高灯光效率,会在导光板的背面和边缘增加一层反光处理,通常分别在背面和边缘用反光纸和反光胶带贴好。因为导光板通常比较薄,在2毫米之下,所以反光胶带也会很细,批量生产需要使用特制包边设备来进行这道工序。
[0004]特制包边设备能够解决直线边缘的或规则圆形边缘的导光板的包边,如果遇到导光板的随意曲线边缘或凹凸边缘时,会使这个特制设备变得非常复杂,执行下降、工序的成本上涨。如果遇到导光板内部有一个洞的时候,那么现在市场上的包边设备基本上是无法实现把这个洞给包边的,所以市场上的导光板几乎都是长方形和菱形的。
[0005]另外,这个工艺还有一个无法实现全封闭式导光板的局限,全封闭式指除了指定的发光区域之外,其他地方不能漏光。因为导光板背面的发光纸和边缘的发光胶带非一体,会有灯光从它们之间的缝隙中穿透过去,
[0006]最后,如果有一个由二个导光板上下重叠组成的一个灯光模组的包边会有很大的困难,特别是在二个导光板的形状不同的情况下,几乎不可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一)解决的技术问题<br/>[0008]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导光模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上述用反光胶带对不规则形状的导光板和多层不同形状的导光板包边以及全封闭无漏光处理遇到的问题。
[0009](二)技术方案
[0010]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导光模组,包括:侧发光光源、导光板、遮光组件以及反光器;
[0011]所述侧发光光源包含至少一颗灯珠;
[0012]所述导光板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导光板包含至少一个折射处理区域,该折射处理区域会分别让从导光板侧边射入到该区域的光线进行折射,会让从导光板底部射入到该区域的光线进行传播,使其中一部分射入的光线从导光板垂直的方向向上发射出来,所述导光板被置于所述侧发光光源的至少一颗灯珠的侧边;
[0013]所述遮光组件,包括:遮光框,所述遮光框的内框比导光板和侧发光光源的灯珠
大,遮光框可以容纳导光板和侧发光光源的灯珠。
[0014]所述反光器覆盖至少一部分导光板和遮光框,能够反射至少25%的射入光线,所述反光器被置于所述最底层导光板和遮光框的背面;
[0015]这样,射入导光板的光线大部分从导光板折射区域的折射到上方发射出来;还有一部分光线从背面射出后经过反光器反射重新从底部射入导光板进入第二次传播直到导光板上方然后发射出来;另外,从导光板边缘射出的光线会被遮光框挡住,同时,反射一部分的灯光重新射入导光板,作为二次传播。如果反光器覆盖整个遮光框,那么,整个导光模组除了上面发光面之外,其他的面无漏光。
[0016]优选地,所述导光板在折射区域之外包含至少一个洞;
[0017]所述遮光组件包含至少一个遮光内框;所述遮光内框小于所述导光板上现对应的洞,能够阻止从所述洞的边缘射出的光线进一步传播。
[0018]优选地,所述反光器采用反光纸或反光板材料,通过媒介粘合在遮光框或者用无媒介焊接在遮光框上。
[0019]优选地,所述反光器和遮光组件结为一体,一起注塑成型。
[0020]优选地,所述侧发光光源包含一块线路板,线路板的正面在导光板区域除了灯珠之外无其他元器件;所述线路板的正面包含一个浅色或反光的油墨层,覆盖至少导光板上的折射区域,所述浅色或反光的油墨层就是所述导光模组的反光器。
[0021]优选地,所述导光模组包含至少一个散光框,被置于所述遮光框的上面;所述散光框的内框比导光板略小,可以和遮光框结为一体,直接一起注塑成型。
[0022]优选地,所述导光模组包含至少一个散光层,被置于所述导光板正面或遮光框、散光框的上面;所述散光层包含至少一张散光纸、散光板或散光处理膜;所述散光处理膜是在一张透明基材上施加一层散光油墨或白色或浅色油墨的塑料膜。
[0023]这样,导光板上面可以有一层空气、散光纸、散光板或散光处理膜来提高在导光模组表面的均匀度。
[0024]优选地,所述导光模组包含至少一个遮光层,被置于所述导光板正面或遮光框、散光框的上面;所述遮光层包含至少一个透光区域覆盖至少一部分导光板上的折射区域;在所述透光区域内,让至少20%的光线通行;在所述透光区域外,阻止至少80%光线通行。
[0025]这样,射入导光板的光线经过传播、折射、发射;导光模组的最终发光的区域为所述导光板的折射区域和遮光层上的透光区域叠合区域。
[0026]优选地,所述导光模组包含至少一个遮光层,被置于所述导光板正面或遮光框、散光框的上面;所述遮光层包含至少一个非单一透光率的透光区域覆盖至少一部分导光板上的折射区域;在所述非单一透光率的透光区域内,至少平均20%的光线可以通行;在所述非单一透光率的透光区域外,阻止至少80%的光线通行;
[0027]非单一透光率的透光区域是指在所述区域里面,最少有二个点的透光率的差别大于10%。
[0028]这样,非单一透光率的透光区域可以是一个渐变内容或彩色内容,导光模组的最终发光的区域为所述导光板的折射区域和遮光层上的非单一透光率的透光区域叠合区域:发光渐变或彩色内容。
[0029]优选地,所述导光板上的折射区域和所述遮光层上的透光区域是同一个形状的。
[0030]优选地,所述导光模组包含至少两个导光板;每个导光板上包含至少一个折射区域,该折射处理区域会分别让从导光板侧边射入到该区域的光线进行折射,会让从导光板底部射入到该区域的光线进行传播,使其中一部分射入的光线从导光板垂直的方向向上发射出来;
[0031]所述导光板包含的折射区域是不同的,所述折射区域至少部分重叠;所述导光板被置于所述侧发光光源的至少一颗灯珠的侧边。
[0032]优选地,所述导光模组包含一个正面发光光源包含至少一颗灯珠;
[0033]所述反光器上包含至少一个洞,所述洞下面延伸出一个正面发光射腔,所述正面发光射腔被置于正面发光光源对应的灯珠上面;
[0034]这样,当点亮正面发光光源的某一颗灯珠,可以使导光模组上其对应的区域发光。通过增加正面发光光源,导光模组可以增加不同发光区域的选择。
[0035](三)有益效果
[003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导光模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37]可以简单有效地对不规则形状的导光板、带洞的导光板以及多层不同形状的导光板进行全封闭遮光处理。
附图说明
[003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发光光源、导光板、遮光组件以及反光器;所述侧发光光源包含至少一颗灯珠;所述导光板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导光板包含至少一个折射处理区域,该折射处理区域会分别让从导光板侧边射入到该区域的光线进行折射,会让从导光板底部射入到该区域的光线进行传播,使其中一部分射入的光线从导光板垂直的方向向上发射出来,所述导光板被置于所述侧发光光源的至少一颗灯珠的侧边;所述遮光组件,包括:遮光框,所述遮光框的内框比导光板和侧发光光源的灯珠大,遮光框可以容纳导光板和侧发光光源的灯珠;所述反光器覆盖至少一部分导光板和遮光框,能够反射至少25%的射入光线,所述反光器被置于最底层导光板和遮光框的背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在折射区域之外包含至少一个洞;所述遮光组件包含至少一个遮光内框;所述遮光内框小于所述导光板上现对应的洞,能够阻止从所述洞的边缘射出的光线进一步传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导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器采用反光纸或反光板材料,通过媒介粘合在遮光组件或者用无媒介焊接在遮光组件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导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器、和遮光组件结为一体,一起注塑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发光光源包含一块线路板,线路板的正面在导光板区域除了灯珠之外无其他元器件;所述线路板的正面包含一个浅色或反光的油墨层,覆盖至少导光板上的折射区域,所述浅色或反光的油墨层就是所述导光模组的反光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朝晖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递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