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有盛专利>正文

一种聚焦声学阵列成像的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8808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声学成像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聚焦声学阵列成像的仪器;包括信号源、导线、电声换能器和显示屏;所述导线将信号源、电声换能器和显示屏组成闭合回路,该聚焦声学阵列成像的仪器还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拉绳;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包括相对设置的前端与后端,第一连杆的后端与第二连杆的前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后端水平设置有弧形的第一通孔;所述拉绳穿过第一通孔两端均系在第一连杆的前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拉绳调整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的角度越过障碍物从而调整该聚焦声学阵列成像的仪器的观测方向,让人能够通过显示屏直观观察到声源所在的位置,发现问题点后应及时将设备退出运行,进行检修或更换。进行检修或更换。进行检修或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焦声学阵列成像的仪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声学成像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聚焦声学阵列成像的仪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声学阵列成像对于工业无损检测、医学及水下检测等行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近些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超声阵列检测技术是基于超声阵列换能器,利用超声纵波或者横波,对工业中零部件进行无损检测的一种方法;高压电器设备发生局部放电时,会产生超声波,这些能量通过空气传递至声学成像仪的声压传感器阵列,在显示屏上以可见光图像为底、超声波能量按照调色板颜色显示的画面,从图像上即可快速对局部放电部位进行排查,局部放电产生的超声波能量通常是不能穿透密闭的柜门外壳,所以如果使用声学成像仪直接对柜门外表面观察,是很难对电气设备进行有效检测的,若当超声波能量能够穿透阻挡物时因声学成像仪只能知道声源所在方位,在一个方向角度多个部件重叠的情况下可能会对损伤部件的具体位置判断错误,需要换一个角度去观测,对于超声波能量在传递的过程中被削减或阻挡的情况,人需将手持式声学成像仪越过障碍物靠近声源且当测量空间狭隘人无法进入时,会给人在使用过程中带来不便,为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调节弯曲角度从而改变方向的聚焦声学阵列成像的仪器,使得人能够通过显示屏直观观察到声源的位置,发现问题点后应及时将设备退出运行,进行检修或更换。
[0003]如申请号为CN201510501627.X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增强的声学聚焦装置,包括信号源、导线、电声换能器和半封闭空间结构,半封闭空间结构由空腔、电声换能器和由弧面及在弧面上阵列分布多个通孔的凹曲面组成,各通孔的中心轴线相交于同一焦点,半封闭空间结构通过通孔和外界连通,半封闭空间结构属于Helmholtz共振器结构,其各个尺寸参数根据Helmholtz共振器的结构参数特征设计;弧面上各通孔的位置和方向由通孔的个数、弧面上通孔的阵列分布方式和焦点到凹曲面顶点的距离确定;半封闭空间结构的共振频率、电声换能器的工作频率和凹曲面聚焦声波的频率相等;利用Helmholtz共振器的声压放大原理和多通孔的凹曲面聚焦方式实现增强的声学聚焦功能,但是该技术方案中的声学聚焦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受到超声波能量在传递过程中被削减或阻挡的情况,使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受到限制,会给人在使用过程中带来不便。
[0004]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聚焦声学阵列成像的仪器,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聚焦声学阵列成像的仪器,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铰接在一起,通过拉绳调整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的角度越过障碍物从而调整该聚焦声学阵列成像的仪器的观测方向,让人能够通过显示屏直观观察到声源所在的位置,发现问题点后应及时将设备退出运行,进行检修或更换。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聚焦声学阵列成
像的仪器,包括信号源、导线、电声换能器和显示屏;所述导线将信号源、电声换能器和显示屏组成闭合回路,该聚焦声学阵列成像的仪器还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拉绳;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包括相对设置的前端与后端,第一连杆位于第二连杆的下方,第一连杆的后端与第二连杆的前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前端安装有电声换能器;所述第二连杆的后端转动连接有显示屏;所述第二连杆的后端水平设置有弧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截面形状为方形;所述拉绳穿过第一通孔两端均系在第一连杆的前端;
[0007]工作时,现有技术中对于超声波能量在传递的过程中被削减或阻挡的情况,人需将手持式声学成像仪越过障碍物靠近声源且当测量空间狭隘人无法进入时,会给人在使用过程中带来不便,为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调节弯曲角度从而改变方向的聚焦声学阵列成像的仪器,使得人能够通过显示屏直观观察到声源的位置,发现问题点后应及时将设备退出运行,进行检修或更换;
[0008]因此工作人员在使用本专利技术时,针对实际使用过程中所需检测的对象的具体结构,先调整好位于第一连杆前端电声换能器的角度,然后握住铰接在一起的第二连杆,将第一连杆转动角度使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位于同一方向上,将其从观测口伸入,顺时针或逆时针拽动拉绳,调整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的角度,绕过障碍物使第一连杆的前端顺利到达被检测对象的内部使得电声换能器朝向合适的方向,操作简单;
[0009]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铰接在一起,通过拉绳调整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的角度越过障碍物从而调整该聚焦声学阵列成像的仪器的观测方向,让人能够通过显示屏直观观察到声源所在的位置,发现问题点后应及时将设备退出运行,进行检修或更换。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杆的前端对应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截面形状为T形;所述第一连杆的后端固连有弧形块;所述弧形块的截面形状为T形与环形槽的截面形状相吻合,弧形块能够在环形槽内滑动;工作时,转动第一连杆的过程中带动弧形块在环形槽内转动,增加了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的着力点,使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的连接更稳定。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的后端与第二连杆的前端铰接处设有卷簧;工作时,由于第一连杆的后端与第二连杆的前端铰接处设有卷簧,使得第一连杆具有急回特性,在卷簧的作用下,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不需工作人员手动转动第一连杆使其与第二连杆位于一条直线上,且当人在顺时针或逆时针拽动拉绳的过程中,若导致第一连杆转动的角度过大,这时需要反向拽动拉绳,在卷簧的作用下,第一连杆将自动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使得操作过程方便省力。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杆位于第一通孔中部上方设置有与之相通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通孔位于第一滑槽正下方的槽底固连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连有滑块;所述滑块能够在第一滑槽内滑动且滑块中间设置有通槽;所述拉绳穿过第一通孔与滑块中间的通槽;工作时,左手按住滑块,滑块沿第一滑槽向下运动,弹簧将被压缩,拉绳穿过第一通孔与滑块中间的通槽,拉绳能够被滑块卡住且滑块受弹簧向上的推力对拉绳的限制作用大于卷簧使第一连杆回转而带动拉绳运动的扭力,右手拽动拉绳调整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的角度直到第一连杆前端到达合适的位置时,左手松开滑块,弹簧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推动滑块向上移动,此时部分拉绳将被卡在滑块与第一滑槽之间,从而将拉绳固定住,人不需要
一直将手拽住拉绳,使得操作过程更加简单。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杆的后端设置有竖直方向上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连杆的前端对应设置有竖直方向上的第二滑槽;工作时,当该聚焦声学阵列成像的仪器结束使用后,需将其收置,将该聚焦声学阵列成像的仪器移出被检测对象并收拢,通过转动第一连杆,使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重叠,由于第二连杆的后端设置有竖直方向上的第二通孔,第一连杆的前端对应设置有竖直方向上的第二滑槽,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重叠之后,第二通孔与第二滑槽相对应,放入插销,将其固定,减小存放空间,此时,拉绳将处于松弛状态,工作人员便可暂时将该聚焦声学阵列成像的仪器挂在肩上,方便携带,且在收拢的情况下也可使用,因此工作人员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焦声学阵列成像的仪器,包括信号源、导线、电声换能器(13)和显示屏(12);所述导线将信号源、电声换能器(13)和显示屏(12)组成闭合回路,其特征在于:该聚焦声学阵列成像的仪器还包括第一连杆(1)、第二连杆(2)和拉绳(3);所述第一连杆(1)与第二连杆(2)包括相对设置的前端与后端,第一连杆(1)位于第二连杆(2)的下方,第一连杆(1)的后端与第二连杆(2)的前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1)的前端安装有电声换能器(13);所述第二连杆(2)的后端转动连接有显示屏(12);所述第二连杆(2)的后端水平设置有弧形的第一通孔(21);所述第一通孔(21)的截面形状为方形;所述拉绳(3)穿过第一通孔(21)两端均系在第一连杆(1)的前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焦声学阵列成像的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2)的前端对应设置有环形槽(22);所述环形槽(22)的截面形状为T形;所述第一连杆(1)的后端固连有弧形块(11);所述弧形块(11)的截面形状为T形与环形槽(22)的截面形状相吻合,弧形块(11)能够在环形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有盛许慧茹
申请(专利权)人:谭有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