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伸缩可视采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8681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伸缩可视采耳装置,其包括壳体组件,其为中空腔体,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上壳体活动设置在所述下壳体上且两者能够相对转动;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中的封装体,其在所述下壳体的带动下能够相对所述上壳体运动;设置在所述封装体上方的细管;固定设置在所述封装体中的电路板,其上设置有无线通信模组;固定设置在所述细管中且与所述电路板电气连接的成像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内的感应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封装体中的消毒装置和电池;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细管上端的掏耳勺,所述成像组件能够透过所述掏耳勺进行实时拍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实现成像组件的伸缩和消毒功能。实现成像组件的伸缩和消毒功能。实现成像组件的伸缩和消毒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伸缩可视采耳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的是采耳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可伸缩可视采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一般人体耳道内存在有干型耳垢、湿型耳垢和屑状耳垢等形态各异的耳垢,需要定期清理,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使用普通金属勺插入耳道中凭感觉清理耳垢,由于不能看到耳道内的情况只能靠手感移动金属勺,容易伤及耳膜及耳道,且不易知道耳道内耳垢是否清理干净;求助他人帮忙清理耳垢时,耳道内光线较暗,帮忙掏耳的人难以操作,再者耳朵比较敏感,力度稍大容易使被掏耳者产生疼痛感,这样就需要用到带摄像头的采耳棒,可视采耳棒使用结束之后需要对入耳部进行清洁,为了防止第二次使用时有细菌带入,给耳朵带来感染,但是现在的可视采耳棒的清洁方式主要是通过用水清洗擦干,并不具备杀菌消毒的功能,市面上的可视采耳棒会伸出一根比较长的细管,不方便携带,同时有可能损坏细管的成像组件。因此,鉴于上述方案于实际制作及实施使用上的缺失之处,而加以修正、改良,同时本着求好的精神及理念,并由专业的知识、经验的辅助,以及在多方巧思、试验后,方创设出本设计,故提供一种可伸缩可视采耳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伸缩可视采耳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0004]本技术一种可伸缩可视采耳装置可以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本技术一种可伸缩可视采耳装置包括壳体组件,其为中空腔体,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上壳体活动设置在所述下壳体上且两者能够相对转动;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中的封装体,其在所述下壳体的带动下能够相对所述上壳体运动;设置在所述封装体上方的细管,所述细管跟随所述封装体运动,其能够在所述壳体组件中伸缩;固定设置在所述封装体中的电路板,其上设置有无线通信模组;固定设置在所述细管中且与所述电路板电气连接的成像组件,其对耳朵内情况进行实时拍摄;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内的感应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封装体中的消毒装置和电池;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细管上端的掏耳勺,所述成像组件能够透过所述掏耳勺进行实时拍摄。
[0006]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两个行程轨道,两个所述行程轨道对称设置在所述下壳体上,所述封装体能够在两个所述行程轨道上运动。
[0007]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壳体的上端设置有通孔,所述细管通过所述通孔贯穿所述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内对称设置有两个螺旋轨道,所述封装体能够在两个所述螺旋轨道上运动。
[0008]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封装体的侧边对称设置有两个滑动柱,两个所述滑动柱分别贯穿相对应的所述行程轨道活动设置在相对应的所述螺旋轨道中。
[0009]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无线通信模组采用的是蓝牙无线通信模组、WIFI无
线通信模组、4G无线通信模组、5G无线通信模组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0010]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像组件包括连接板、支架、灯板和摄像头;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电路板电气连接,其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灯板、所述摄像头电气连接;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细管内;所述灯板、所述摄像头依次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0011]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感应装置为感应开关或者霍尔开关。
[0012]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感应装置包括霍尔元件和磁体,所述霍尔元件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其随着所述连接板的运动而运动,所述磁体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中,所述霍尔元件与所述磁体配合。
[0013]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为干电池或者可充电电池;当所述电池为可充电电池时,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贯穿所述壳体组件。
[0014]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路板上还设置有陀螺仪。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可伸缩可视采耳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0016]本技术一种可伸缩可视采耳装置通过旋转下壳体,带动细管伸出或者缩到壳体组件中,成像组件设置在细管中,感应装置感应到细管伸出到位后发送信号给电路板,电路板控制成像组件、无线通信模组、陀螺仪开始工作,同时把掏耳勺安装在细管上进行掏耳,有效地实现成像组件的伸缩功能,提升了产品的体验度以及方便携带,由于成像组件设置在细管中,细管能够伸缩到壳体组件中,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成像组件的使用寿命;陀螺仪实时感应成像组件的转动角度,相适应的调整显示屏上的显示角度;掏耳结束后,消毒装置对成像组件进行消毒操作,有效地实现成像组件的消毒功能;本技术通过感应装置感应细管的位置来控制开机,不需要设置有按键来实现开关机,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时尚感。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8]图1是本技术一种可伸缩可视采耳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可伸缩可视采耳装置使用状态下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可伸缩可视采耳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可伸缩可视采耳装置另一侧面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可伸缩可视采耳装置中壳体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可伸缩可视采耳装置中成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标示:11,壳体组件;111,下壳体;1111,行程轨道; 1112,充电孔;112,上壳体;1121,通孔;1122,螺旋轨道; 12,封装体;121,滑动柱;13,细管;14,电路板;141,无线通信模组;142,陀螺仪;15,成像组件;151,连接板;152,支架;153,灯板;154,摄像头;16,感应装置;161,霍尔元件;162,磁体;17,消毒装置;171,灯架;172,紫外灯;18,电池;19,充电接口;20,掏耳勺。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展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6]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伸缩可视采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其为中空腔体,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上壳体活动设置在所述下壳体上且两者能够相对转动;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中的封装体,其在所述下壳体的带动下能够相对所述上壳体运动;设置在所述封装体上方的细管,所述细管跟随所述封装体运动,其能够在所述壳体组件中伸缩;固定设置在所述封装体中的电路板,其上设置有无线通信模组;固定设置在所述细管中且与所述电路板电气连接的成像组件,其对耳朵内情况进行实时拍摄;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内的感应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封装体中的消毒装置和电池;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细管上端的掏耳勺,所述成像组件能够透过所述掏耳勺进行实时拍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伸缩可视采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两个行程轨道,两个所述行程轨道对称设置在所述下壳体上,所述封装体能够在两个所述行程轨道上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伸缩可视采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上端设置有通孔,所述细管通过所述通孔贯穿所述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内对称设置有两个螺旋轨道,所述封装体能够在两个所述螺旋轨道上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伸缩可视采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体的侧边对称设置有两个滑动柱,两个所述滑动柱分别贯穿相对应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运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互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