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浇带部位预制挡土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8563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浇带部位预制挡土墙结构,包括外墙后浇带以及连接在外墙后浇带两侧的外侧剪力墙,在两侧的外侧剪力墙上对称地预埋有一组定位紧固件,在定位紧固件的端部预留有螺钉孔,在外墙后浇带的一侧设置有预制挡土墙,在预制挡土墙的两侧对称地开设有与定位紧固件对应的过孔,在过孔处设置有垫片和螺钉,且螺钉穿过垫片以及过孔后与定位紧固件上的螺钉孔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预制挡土墙由两块以上的单体挡土墙从下至上叠装而成,且相邻的单体挡土墙通过企口拼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的缩短了施工工期,简化了繁琐的施工流程,解决了后浇带部位建筑做法不连贯,防水层搭接接缝难的问题。层搭接接缝难的问题。层搭接接缝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浇带部位预制挡土墙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后浇带部位预制挡土墙结构,属于建筑结构工程


技术介绍

[0002]在楼房建设施工中,对于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在一起有沉降要求和建筑物面积过大或过长时,不可避免需要设置后浇带。后浇带宽度通常为800~1000mm,有调整沉降和收缩要求的后浇带宜在两侧结构浇筑封顶完成后一般在60天方可浇筑封闭,地下室伸缩后浇带要求在结构封顶45天后封闭。当按建筑做法依次进行
±
0.000以下外侧剪力墙施工时,需待后浇带全部封闭后时间跨度较长;对于周边建筑物密集且基坑开挖范围对场地局限大的工程项目,常规是采取砖砌后浇带操作井,来提前穿插建筑做法施工并进行基坑四周土方回填。此方式虽能达到加快施工进度的要求,但后砌筑墙体易渗水渗漏且需待防水层做至后浇带部位预留卷材接缝口,砌筑的后浇带操作井实际只起到挡土作用,后浇带部位仍需要人工井下二次支设模板费工、费时、费料且防水层质量也存有接缝渗漏等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抗渗效果好、加工制作快、安装简便、节约人力且可简化繁琐工序的后浇带部位预制挡土墙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后浇带部位预制挡土墙结构,包括外墙后浇带以及连接在外墙后浇带两侧的外侧剪力墙,在两侧的外侧剪力墙上对称地预埋有一组定位紧固件,在定位紧固件的端部预留有螺钉孔,在外墙后浇带的一侧设置有预制挡土墙,在预制挡土墙的两侧对称地开设有与定位紧固件对应的过孔,在过孔处设置有垫片和螺钉,且螺钉穿过垫片以及过孔后与定位紧固件上的螺钉孔固定连接。
[0005]进一步,所述预制挡土墙由两块以上的单体挡土墙从下至上叠装而成,且相邻的单体挡土墙通过企口拼接在一起。
[0006]进一步,所述外墙后浇带内支设有外墙钢筋,同时在外墙后浇带两侧的外侧剪力墙上对称地预埋有止水钢板。
[0007]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与传统的砖砌施工井相比,本技术大大的缩短了施工工期,简化了繁琐的施工流程,解决了后浇带部位建筑做法不连贯,防水层搭接接缝难的问题。通过工厂集成化的加工制作,质量得到了保证,构件的自身抗渗节点得到了应用,有效的将永临完美的融合。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的立体图;
[0009]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0010]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的截面图。
[0011]附图标记说明:1

外侧剪力墙;2

外墙后浇带;2.1

外墙钢筋;2.2

止水钢板;3


位紧固件;3.1

可拆卸止水螺杆;4

垫片;5

预制挡土墙;5.1

企口;5.2

过孔;6

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3]本技术的实施例:后浇带部位预制挡土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包括外墙后浇带2以及连接在外墙后浇带2两侧的外侧剪力墙1,在两侧的外侧剪力墙1上对称地预埋有一组定位紧固件3,在定位紧固件3的端部预留有螺钉孔,在外墙后浇带2的一侧设置有预制挡土墙5,在预制挡土墙5的两侧对称地开设有与定位紧固件3对应的过孔5.2,所述过孔5.2可以制作成椭圆形,便于消除误差;在过孔5.2处设置有垫片4和螺钉6,且螺钉6穿过垫片4以及过孔5.2后与定位紧固件3上的螺钉孔固定连接。所述预制挡土墙5由两块以上的单体挡土墙从下至上叠装而成,且相邻的单体挡土墙通过企口5.1拼接在一起。所述外墙后浇带2内支设有外墙钢筋2.1,同时在外墙后浇带2两侧的外侧剪力墙1上对称地预埋有止水钢板2.2。
[0014]本技术具体实施时,可以采用以下步骤实施:
[0015]步骤一:根据外墙后浇带2预留宽度提前深化预制挡土墙5,确保预制挡土墙5两侧的过孔5.2的高度和水平间距与外侧剪力墙1上的定位紧固件3相对应;
[0016]步骤二:在外侧剪力墙1主体结构施工时,提前对外墙后浇带2两侧模板进行分档弹线,保证竖向间距450mm,然后进行钻孔,并预埋定位紧固件3;当一侧的外侧剪力墙1已完成主体结构时,进行另一侧外侧剪力墙1施工前应复核已预埋的定位紧固件3并以此排进行水平向定位。外墙后浇带2两侧第一竖排的定位紧固件3距外墙后浇带2边不得少于200mm,杜绝出现定位紧固件3与止水钢板2.2重叠碰撞,同时定位紧固件3应采用可拆卸止水螺杆3.1;
[0017]步骤三:当外墙后浇带2两侧的外侧剪力墙1浇筑完成后,及时清理外墙后浇带2接缝并按图纸要求绑扎外墙钢筋2.1。当外墙后浇带2墙根以下为砖膜或大放脚后浇带时,应提前浇筑预制挡土墙基础;
[0018]步骤四:预制挡土墙5首块单体挡土墙吊运拼装,先在单体挡土墙下脚薄抹一层1:1水泥细砂浆(内掺防水添加剂),微调单体挡土墙垂直和水平度,让单体挡土墙上的过孔5.1对正已预埋的定位紧固件3,人工穿入螺钉6和垫片4,手动拧紧螺钉6,进行临时固定。再次复核定位点与上块定位紧固件3有无左右垂直偏差,如有可左右微调校正,后采用机械扳手拧紧螺钉;
[0019]步骤五:首块单体挡土墙安装完成后,采用1:1水泥细砂浆(内掺防水添加剂)对过孔5.1和侧壁接缝部位采用1:1水泥细砂浆捻缝修补,并对单体挡土墙上端的企口5.2薄抹一层1:1水泥细砂浆(内掺防水添加剂),然后依次进行第1、2、3
……
块预制单体挡土墙的拼装,直至组装成整体式预制挡土墙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浇带部位预制挡土墙结构,包括外墙后浇带(2)以及连接在外墙后浇带(2)两侧的外侧剪力墙(1),其特征在于:在两侧的外侧剪力墙(1)上对称地预埋有一组定位紧固件(3),在定位紧固件(3)的端部预留有螺钉孔,在外墙后浇带(2)的一侧设置有预制挡土墙(5),在预制挡土墙(5)的两侧对称地开设有与定位紧固件(3)对应的过孔(5.2),在过孔(5.2)处设置有垫片(4)和螺钉(6),且螺钉(6)穿过垫片(4)以及过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燕张廷爱蔡致勋尤运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