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卧式烘干机的叶轮式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8488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卧式烘干机的叶轮式下料装置,属于膨化饲料生产设备技术领域。设置在往返式布料器与卧式烘干机之间,叶轮式下料装置包括缓冲料斗、壳体及叶轮式下料机构,缓冲料斗设置在壳体顶端,缓冲料斗内设置有挡料板,挡料板一侧固定在缓冲料斗顶部内壁上,另一侧向斜下方延伸;缓冲料斗上设置有带滤孔的隔板,隔板设置在挡料板后侧;叶轮式下料机构包括转子轴、多个轴向叶片和多个周向叶片,轴向叶片均与周向叶片垂直,轴向叶片与周向叶片之间形成多个叶轮格。能避免因下料不均匀而造成烘干水分不均匀所引起的产品质量问题,且能将所溢出蒸汽进行有效的收集,避免外溢蒸汽冷凝后混入饲料中,造成饲料结块等。造成饲料结块等。造成饲料结块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卧式烘干机的叶轮式下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下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卧式烘干机的叶轮式下料装置,适用于膨化饲料的烘干,属于膨化饲料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膨化饲料生产时,粉状原料经膨化机后被制粒成高温、高湿的颗粒饲料,后续需要经过烘干、冷却、喷涂后成为饲料成品。其中,在烘干工段,多采用卧式烘干机,同时配置往返式布料器进行布料。工作时,高温、高湿的颗粒饲料从膨化机出口处经过往返式布料器进入到烘干机内部进行烘干,如图1

3所示,其中,往复式布料器在a点和b点处出现“急回”,导致ab两点之间的中间段物料堆积较高,也即出现物料摊布厚度不均匀的情况。在烘干过程中,热风较易于穿透较薄处的物料,而较难于穿透较厚处的物料,导致烘干后物料水分不均匀,成品容易出现局部发霉等现象,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0003]此外,往返式布料器出口处与烘干机网带之间往往是开放式结构,高温、高湿的颗粒饲料所外溢的蒸汽遇到冷空气后产生冷凝水,冷凝水混入饲料中造成饲料结块,同时现场环境较差。目前,为了解决往返式布料器布料时因出现的“急回”而导致布料不均匀所引发产品质量的问题,一般采用伺服电机带动往返式布料器,将往返式布料器的运动轨迹分段设置,以不同的速度来保证布料的均匀性,但不易操控,需要不断的调试以确定相应的参数,进而导致该工序控制较难,也不能保证该工序的稳定性。
[0004]现有技术“CN102524920A膨化饲料用立式烘干机”、CN202485391U膨化饲料用立式烘干机的旋转布料机构”中公开旋转布料机构和翻板机构,但其均解决“现有的物料烘干机都采用卧式烘干机,常见的卧式烘干机都采用传动带将膨化料和颗粒料在烘干机中进行传送进行烘干,此类烘干机虽然可以达到对物料的烘干效果,因为传动带结构的行走间隙问题,不能避免漏料和残留,造成不同配方饲料的混料,由于卧式烘干机的结构的原因,存在烘干机的体积庞大,占地面积大,能耗大的缺陷,增加了饲料生产的成本”的技术问题。“CN202354341U膨化饲料抽蒸汽系统”中公开膨化机的下料溜管下方的接料斗连接的风管,风管的另一端与排湿风机连接,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效抽出饲料排出膨化机而没有烘干之前的蒸汽,不会出现霉化现象,而且膨化机周围温度,改善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的膨化饲料抽蒸汽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了一种用于卧式烘干机的叶轮式下料装置。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往返式布料器与卧式烘干机之间设置叶轮式下料装置,其中,叶轮式下料装置包括缓冲料斗、壳体及叶轮式下料机构,一方面能避免高温、高湿的待烘干膨化饲料因下料不均匀而造成烘干水分不均匀所引起的产品质量问题;另一方面能将高温、高湿的待烘干膨化饲料所溢出的蒸汽进行有效的收集,避免本叶轮式下料装置内外溢的蒸汽冷凝后混入饲料中,造成饲料结块;此外,能有效的改善现场作用环境,提高膨化
饲料生产工艺的稳定性。
[0006]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提出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卧式烘干机的叶轮式下料装置,设置在往返式布料器与卧式烘干机之间,所述叶轮式下料装置包括缓冲料斗、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叶轮式下料机构,缓冲料斗设置在壳体顶端,缓冲料斗内设置有挡料板,挡料板一侧固定在缓冲料斗顶部内壁上,另一侧向斜下方延伸;缓冲料斗上设置有带滤孔的隔板,隔板设置在挡料板后侧,缓冲料斗进料口、挡料板前侧、挡料板后侧及滤孔之间形成待烘干膨化饲料中湿热蒸汽排出的连续通路;
[0008]叶轮式下料机构包括转子轴及设置在转子轴上多个轴向叶片和多个周向叶片,轴向叶片均与周向叶片垂直,轴向叶片与周向叶片之间形成多个叶轮格,缓冲料斗进料口、挡料板前侧、叶轮格及壳体出料口之间形成待烘干膨化饲料均匀下料的连续通路。
[0009]进一步的,所述往返式布料器设置在膨化机的工序后侧,缓冲料斗进料口设置在返式布料器的工位后侧,壳体出料口设置在卧式烘干机的工序前侧,膨化机、往返布料器、缓冲料斗、壳体及卧式烘干机之间形成待烘干膨化饲料下料的连续通路,保证待烘干膨化饲料下料的可控性和稳定性等。
[0010]进一步的,所述卧式烘干机包括传送网带,壳体出料口设置在传送网带进料段的工序前侧。
[0011]进一步的,所述隔板连接有排湿风管,排湿风管上设置有风机,该设置保证将缓冲料斗内的湿热蒸汽有序、可控和稳定的排出。工作时,高温高湿的待烘干膨化饲料中外溢的蒸汽通过滤孔过滤后由风机排出,保证收集湿热蒸汽的有效性。
[0012]进一步的,所述排湿风管上还设置有风阀,风阀用于调节风量。
[0013]进一步的,所述隔板通过可拆卸方式设置在缓冲料斗壁上,方便及时将隔板拆卸,进行清洁、检修或更换等。
[0014]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外设置有电机,转子轴通过传送带与电机连接,为叶轮式下料机构提供动能,并经转子轴带动叶轮转动。
[0015]本技术方案中涉及
ꢀ“
之间”、“内”、“顶端”、“一侧”、“另一侧”、“顶部”、“斜下方”、“后侧”、“垂直”、“工序后侧”、“工序前侧”等位置关系,是根据实际使用状态下的情况而定义的,为本
内的常规用语,也是本领域术人员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常规用语。
[0016]在本技术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属于“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7]采用本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18]一、在本技术中,在往返式布料器与卧式烘干机之间设置叶轮式下料装置,实现向传送网带上均匀下料,进而提高对待烘干膨化饲料的均匀烘干,防止出现因下料不均匀而造成烘干水分不均匀所引起的产品质量问题。其中,缓冲料斗、壳体及叶轮式下料机构之间的布置,形成待烘干膨化饲料均匀下料的连续通路;叶轮式下料机构设置在壳体内,叶轮式下料机构包括转子轴及设置在转子轴上多个轴向叶片和多个周向叶片,保证形成的叶轮格能有效的将待烘干膨化饲料打散或分散,然后均匀的下料至卧式烘干机内的传送网带
上进行烘干工序,即该设置较好的衔接后续烘干工艺,保证烘干工艺的稳定性、有效性和高质量;
[0019]二、在本技术中,缓冲料斗的设置,用于将自膨化机中的待烘干膨化饲料进行暂时的收集,进行进料缓冲,然后排向壳体内进行下料,进而提高壳体内进料的稳定性和可控性。缓冲料斗内设置有挡料板,挡料板一侧固定在缓冲斗顶部内壁上,另一侧向斜下方延伸;缓冲斗上设置有带滤孔的隔板,隔板设置在挡料板后侧,能够将高温、高湿的待烘干膨化饲料所溢出的蒸汽进行有效的收集,避免叶轮布料器处外溢的蒸汽冷凝后混入饲料中,造成饲料结块,此外,能有效的改善现场作用环境,提高膨化饲料生产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卧式烘干机的叶轮式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往返式布料器(1)与卧式烘干机(2)之间,所述叶轮式下料装置包括缓冲料斗(3)、壳体(4)及设置在壳体(4)内的叶轮式下料机构(5),缓冲料斗(3)设置在壳体(4)顶端,缓冲料斗(3)内设置有挡料板(31),挡料板(31)一侧固定在缓冲料斗(3)顶部内壁上,另一侧向斜下方延伸;缓冲料斗(3)上设置有带滤孔(33)的隔板(32),隔板(32)设置在挡料板(31)后侧,缓冲料斗(3)进料口、挡料板(31)前侧、挡料板(31)后侧及滤孔(33)之间形成待烘干膨化饲料中湿热蒸汽排出的连续通路;叶轮式下料机构(5)包括转子轴(51)及设置在转子轴(51)上多个轴向叶片(52)和多个周向叶片(53),轴向叶片(52)均与周向叶片(53)垂直,轴向叶片(52)与周向叶片(53)之间形成多个叶轮格(11),缓冲料斗(3)进料口、挡料板(31)前侧、叶轮格(11)及壳体(4)出料口之间形成待烘干膨化饲料均匀下料的连续通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卧式烘干机的叶轮式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辉陈幸福周廷恒吴建张璐
申请(专利权)人: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