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小尺寸的MIMO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8458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性能小尺寸的MIMO天线,包括路由器主壳体、2.4G天线机构与5G天线机构,所述路由器主壳体后侧左部与中右部输入端均设置有一组2.4G天线机构,所述路由器主壳体后侧中左部与右部输入端均设置有一组5G天线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在天线设计上主要由一型辐射臂一,一型辐射臂二,一型辐射臂三,一型辐射臂四,一型倒相器和同轴馈线一组成,通过一型辐射臂一与一型辐射臂二同轴馈电的方式组成天线阵,达到天线高增益的目的,目前2.4G天线最大增益能到4dBi,通过二型辐射臂一与二型辐射臂二同轴馈电的方式组成天线阵,目前5G天线最大增益能到6.5dBi,实现了路由器尺寸减少的前提下,功率实现增益。实现增益。实现增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性能小尺寸的MIMO天线


[0001]本技术涉及天线
,尤其涉及一种高性能小尺寸的MIMO天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大部分路由器都是2*2和4*4、8*8的多天线模式,MIMO技术是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使信号通过发射端与接收端的多个天线传送和接收,从而改善通信质量,路由器是连接两个或多个网络的硬件设备,在网络间起网关的作用,是读取每一个数据包中的地址然后决定如何传送的专用智能性的网络设备,MIMO技术是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它能够在不增加带宽和发射功率的情况下成倍提高系统容量和传输速率,广泛的被认为是LTE和4G的核心技术之一。
[0003]目前存在的缺点有,一是整体外观尺寸偏大成本高,二是能在更小尺寸的情况下设计出满足性能要求的天线,由于MIMO系统采用多天线,不仅天线之间会产生干扰,还会对其它移动终端环境产生较强的辐射干扰,由于移动通信设备尺寸日益减小,对天线小型化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因此,小尺寸、多频带、宽频带的单元天线以及良好的隔离效果是MIMO设计中的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性能小尺寸的MIMO天线。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性能小尺寸的MIMO天线,包括路由器主壳体、2.4G天线机构与5G天线机构,所述路由器主壳体后侧左部与中右部输入端均设置有一组2.4G天线机构,所述路由器主壳体后侧中左部与右部输入端均设置有一组5G天线机构;
[0006]所述5G天线机构包括5G天线壳、二型辐射臂一、同轴馈线二、二型辐射臂二、二型辐射臂三、二型倒相器一、二型辐射臂四、二型辐射臂五、二型倒相器二与二型辐射臂六,所述5G天线壳内部右侧设置有二型辐射臂一,所述二型辐射臂一内部输入端固定连接同轴馈线二,所述同轴馈线二左侧输出端固定连接二型辐射臂二的右侧输入端,所述二型辐射臂二的左侧输出端固定连接二型倒相器一的右侧输入端,所述二型倒相器一的左侧输出端固定连接二型辐射臂四的右侧输入端,所述二型辐射臂四的左侧输出端固定连接二型辐射臂五的右侧输入端,所述二型辐射臂五的左侧输出端固定连接二型倒相器二的右侧输入端,所述二型倒相器二的左侧输出端固定连接二型辐射臂六的右侧输入端。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8]所述2.4G天线机构包括2.4G天线壳、一型辐射臂一、同轴馈线一、一型辐射臂二、一型辐射臂三、一型倒相器与一型辐射臂四,所述2.4G天线壳内侧壁中右部固定连接一型辐射臂一,所述一型辐射臂一内部固定连接同轴馈线一,所述2.4G天线壳内侧壁中部固定连接一型辐射臂二,所述一型辐射臂二的左侧输出端固定连接一型辐射臂三右侧输入端,
所述2.4G天线壳内侧壁中左部固定连接一型倒相器,所述一型辐射臂三左侧输入端固定连接一型辐射臂四右侧输出端。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0]所述二型辐射臂六的左侧输出入固定连接路由器主壳体的输入端。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2]所述路由器主壳体的尺寸为200*120*25mm。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所述5G天线壳与2.4G天线壳的尺寸为120*20*5mm。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6]所述5G天线壳与2.4G天线壳的内侧壁尺寸为107*13*0.6mm。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8]所述一型辐射臂二右侧输入端固定连接同轴馈线一左侧输出端,所述一型倒相器的右侧输入端固定连接一型辐射臂三左侧输出端,所述一型辐射臂四的左侧输出端连接路由器主壳体的后侧输入端。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0]所述2.4G天线机构与5G天线机构均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2.4G天线机构与5G天线机构均匀交叉固定连接在路由器主壳体的后侧输入端上。
[0021]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1、本技术中,首先通过增加的2.4G天线机构,2.4G天线主要由FR4板材与同轴线组成,天线频段覆盖2.4G

2.5G,在天线设计上主要由一型辐射臂一,一型辐射臂二,一型辐射臂三,一型辐射臂四,一型倒相器和同轴馈线一组成,通过一型辐射臂一与一型辐射臂二同轴馈电的方式组成天线阵,达到天线高增益的目的,目前2.4G天线最大增益能到4dBi。
[0023]2、本技术中,通过增加的5G天线机构,5G天线主要由FR4板材与同轴线组成,天线频段覆盖5.15G

5.85G,在天线设计上主要由二型辐射臂一,二型辐射臂二,二型辐射臂三,二型辐射臂四,二型辐射臂五,二型辐射臂六,二型倒相器一,二型倒相器二以及同轴馈线二组成,通过二型辐射臂一与二型辐射臂二同轴馈电的方式组成天线阵,达到天线高增益的目的,目前5G天线最大增益能到6.5dBi,实现了路由器尺寸减少的前提下,功率实现增益。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性能小尺寸的MIMO天线的等轴测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性能小尺寸的MIMO天线的2.4G天线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性能小尺寸的MIMO天线的5G天线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性能小尺寸的MIMO天线的2.4G天线S11架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性能小尺寸的MIMO天线的2.4G天线S11参数表格示意图;
[0029]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性能小尺寸的MIMO天线的2.4G天线无源数据示意图;
[0030]图7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性能小尺寸的MIMO天线的5G天线S11架构示意图;
[0031]图8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性能小尺寸的MIMO天线的5G天线S11参数表格示意图;
[0032]图9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性能小尺寸的MIMO天线的5G天线无源数据示意图;
[0033]图10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性能小尺寸的MIMO天线的天线隔离度示意图。
[0034]图例说明:
[0035]1、路由器主壳体;2、2.4G天线机构;3、5G天线机构;201、2.4G天线壳;202、一型辐射臂一;203、同轴馈线一;204、一型辐射臂二;205、一型辐射臂三;206、一型倒相器;207、一型辐射臂四;301、5G天线壳;302、二型辐射臂一;303、同轴馈线二;304、二型辐射臂二;305、二型辐射臂三;306、二型倒相器一;307、二型辐射臂四;308、二型辐射臂五;309、二型倒相器二;310、二型辐射臂六。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小尺寸的MIMO天线,包括路由器主壳体(1)、2.4G天线机构(2)与5G天线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器主壳体(1)后侧左部与中右部输入端均设置有一组2.4G天线机构(2),所述路由器主壳体(1)后侧中左部与右部输入端均设置有一组5G天线机构(3);所述5G天线机构(3)包括5G天线壳(301)、二型辐射臂一(302)、同轴馈线二(303)、二型辐射臂二(304)、二型辐射臂三(305)、二型倒相器一(306)、二型辐射臂四(307)、二型辐射臂五(308)、二型倒相器二(309)与二型辐射臂六(310),所述5G天线壳(301)内部右侧设置有二型辐射臂一(302),所述二型辐射臂一(302)内部输入端固定连接同轴馈线二(303),所述同轴馈线二(303)左侧输出端固定连接二型辐射臂二(304)的右侧输入端,所述二型辐射臂二(304)的左侧输出端固定连接二型倒相器一(306)的右侧输入端,所述二型倒相器一(306)的左侧输出端固定连接二型辐射臂四(307)的右侧输入端,所述二型辐射臂四(307)的左侧输出端固定连接二型辐射臂五(308)的右侧输入端,所述二型辐射臂五(308)的左侧输出端固定连接二型倒相器二(309)的右侧输入端,所述二型倒相器二(309)的左侧输出端固定连接二型辐射臂六(310)的右侧输入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小尺寸的MIMO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2.4G天线机构(2)包括2.4G天线壳(201)、一型辐射臂一(202)、同轴馈线一(203)、一型辐射臂二(204)、一型辐射臂三(205)、一型倒相器(206)与一型辐射臂四(207),所述2.4G天线壳(201)内侧壁中右部固定连接一型辐射臂一(2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立华关宁徐付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博安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