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脱管的引流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8294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脱管的引流袋,包括引流袋,引流袋的下端设置有引流管,引流管与患者体内的内接管相连,引流管的外侧面设置有用于调节下液速度的流量调节器,引流管的尾端设置有锥形结构的连接头,连接头插入内接管内,连接头与内接管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两者滑脱的防脱机构,防脱机构包括弧形扣板、铰接座、转杆、固定板、套管和连接螺栓,套管设置在连接头的上端,所述铰接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铰接座对称固定在套管的外侧面,转杆转动连接在铰接座内,转杆的下端与弧形扣板连接,本防脱管的引流袋可以有效的对引流管与内接管的连接部位进行固定,防止两者之间因外力拉扯出现滑脱的现象,提高使用安全性。提高使用安全性。提高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脱管的引流袋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防脱管的引流袋。

技术介绍

[0002]常用的引流袋为一次性引流袋,是手术之后身体内部或局部手术深处的渗血、积液等需要用管道引出,引流管末端接的一个专门盛引流出来液体的透明塑料袋。
[0003]引流管在与人体内接口处无固定装置,在转运途中因拉扯很容易使得引流管脱出,进而造成逆行感染,增加护理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防脱管的引流袋,可以有效的对引流管与内接管的连接部位进行固定,防止两者之间因外力拉扯出现滑脱的现象,提高使用安全性,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脱管的引流袋,包括引流袋,引流袋的下端设置有引流管,引流管与患者体内的内接管相连,所述引流管的尾端设置有锥形结构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插入内接管内,连接头与内接管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两者滑脱的防脱机构。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脱机构包括弧形扣板、铰接座、转杆、固定板、套管和连接螺栓,所述套管设置在连接头的上端,所述铰接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铰接座对称固定在套管的外侧面,所述转杆转动连接在铰接座内,转杆的下端与弧形扣板连接,所述弧形扣板为锥形结构,弧形扣板的锥度与连接头相同,弧形扣板的外侧面对称设置有固定板,两个弧形扣板之间通过穿过固定板的连接螺栓固定。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脱机构包括第一套环、条形通孔、圆柱槽、弯头杆和第二套环,所述第一套环固定在连接头的上端,所述第二套环固定在内接管的外侧面,第一套环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条形通孔,所述弯头杆的上端穿过条形通孔,所述圆柱槽设置在条形通孔的一侧且圆柱槽的尺寸与弯头杆的弯头部相配合,所述弯头杆的下端与第二套环转动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脱机构包括第三套环,所述第三套环固定在连接头的上端,第三套环的下端面四周均布有至少两个弹性板,弹性板的下端内侧设置有夹头。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脱机构为扎带。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引流管的外侧面设置有用于调节下液速度的流量调节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防脱管的引流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可以有效的避免引流管与内接管之间出现滑脱的现象,通过设置锥形的连接头,使得内接管与连接头连接时,将连接头插入至内接管内,相对于圆管之间的插接,锥形
结构在脱开时会有更大的摩擦力,同时在引流管与内接管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两者的防脱机构,可以进一步有效的将引流管与内接管连接在一起,避免出现滑脱现象,减小感染风险,减轻护理工作量,大大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4]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引流袋、2引流管、3流量调节器、4连接头、5内接管、6防脱机构、601弧形扣板、602铰接座、603转杆、604固定板、605连接螺栓、606套管、607第一套环、608条形通孔、609圆柱槽、610弯头杆、611第二套环、612第三套环、613弹性板、614夹头、615扎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为描述与理解方便,以下以图1的上方为上方进行描述)。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实施例1: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脱管的引流袋,包括引流袋1,引流袋1的下端设置有引流管2,引流管2与患者体内的内接管5相连,引流管2的外侧面设置有用于调节下液速度的流量调节器3,流量调节器3选用输液时所常用的滚轮调节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引流速度,引流管2的尾端设置有锥形结构的连接头4,连接头4插入内接管5内,连接头4由硬质塑料制成,连接头4与内接管5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两者滑脱的防脱机构6,防脱机构6包括弧形扣板601、铰接座602、转杆603、固定板604、套管606和连接螺栓605,套管606设置在连接头4的上端,所述铰接座60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铰接座602对称固定在套管606的外侧面,转杆603转动连接在铰接座602内,转杆603的下端与弧形扣板601连接,弧形扣板601为锥形结构,弧形扣板601的锥度与连接头4相同,弧形扣板601的外侧面对称设置有固定板604,两个弧形扣板601之间通过穿过固定板604的连接螺栓605固定。
[0020]在使用时,通过转动弧形扣板601使得弧形扣板601的底部的小弧形端夹紧,使得内接管5与连接头4贴紧,同时通过连接螺栓605将两个弧形扣板601的两端拧紧固定,实现连接头4与内接管5之间的固定。
[0021]实施例2:请参阅图3,防脱机构6包括第一套环607、条形通孔608、圆柱槽609、弯头杆610和第二套环611,第一套环611固定在连接头4的上端,第二套环611固定在内接管5的外侧面,第一套环607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条形通孔608,弯头杆610的上端穿过条形通孔608,圆柱槽609设置在条形通孔608的一侧且圆柱槽609的尺寸与弯头杆610的弯头部相配合,弯头杆610的下端与第二套环611转动连接。
[0022]在使用时,连接头4插入内接管5的过程中,转动弯头杆610,使得弯头杆610的弯头部与条形通孔608平行,将连接头4完全插入至内接管5内后,弯头杆610的弯头部穿过条形通孔608,然后转动弯头杆610,轻轻下拉内接管5,使得弯头杆610的弯头部卡入圆柱槽609内,实现连接头4与内接管5之间的固定。
[0023]实施例3:请参阅图4,防脱机构6包括第三套环612,第三套环612固定在连接头4的上端,第三套环612的下端面四周均布有至少两个弹性板613,弹性板613的下端内侧设置有夹头614。
[0024]在使用时,连接头4插入内接管5时,用手或者卡条抬起弹性板613,待连接头4完全插入内接管5后,松开手或者卡条,使得夹头614完全夹住内接管5的外侧面,实现连接头4与内接管5之间的夹紧固定。
[0025]实施例4:请参阅图5,防脱机构6为扎带615,待连接头4完全插入至内接管5后,将扎带615套在内接管5的外侧面,然后拉紧扎带615,实现连接头4与内接管5之间的夹紧固定。
[0026]本技术可以方便的进行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脱管的引流袋,包括引流袋(1),引流袋(1)的下端设置有引流管(2),引流管(2)与患者体内的内接管(5)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2)的尾端设置有锥形结构的连接头(4),所述连接头(4)插入内接管(5)内,连接头(4)与内接管(5)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两者滑脱的防脱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管的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机构(6)包括弧形扣板(601)、铰接座(602)、转杆(603)、固定板(604)、套管(606)和连接螺栓(605),所述套管(606)设置在连接头(4)的上端,所述铰接座(60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铰接座(602)对称固定在套管(606)的外侧面,所述转杆(603)转动连接在铰接座(602)内,转杆(603)的下端与弧形扣板(601)连接,所述弧形扣板(601)为锥形结构,弧形扣板(601)的锥度与连接头(4)相同,弧形扣板(601)的外侧面对称设置有固定板(604),两个弧形扣板(601)之间通过穿过固定板(604)的连接螺栓(605)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管的引流袋,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