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楼梯间对角内模自动脱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8273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7 1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楼梯间对角内模自动脱卸装置,包括:承载平台、升降装置和井类箱型伸缩内模,所述承载平台水平固定在下方墙体上,所述承载平台上方设置有所述升降装置,所述井类箱型伸缩内模设置在所述升降装置上方并随其运动,所述井类箱型伸缩内模由由间距可伸缩调整的两部分半模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楼梯间对角内模自动脱卸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楼梯间墙模脱卸困难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楼梯间对角内模自动脱卸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楼梯间对角内模自动脱卸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技术也在不断迭代更新,在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预先搭建好墙模板以及钢筋网框架,随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成型,但是在一些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于楼梯间以及电梯井等特殊结构处,在搭建墙模板时往往较为困难,同时,浇筑完成后的模板拆卸过程也因为结构的限制导致较为困难和繁琐,因此,为提升建筑施工效率,同时响应国家智慧房建政策,需要设计一种能够自动脱卸的墙模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楼梯间墙模脱卸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楼梯间对角内模自动脱卸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楼梯间墙模脱卸困难的问题。
[0004]为此,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混凝土楼梯间对角内模自动脱卸装置,包括:承载平台、升降装置和井类箱型伸缩内模,所述承载平台水平固定在下方墙体上,所述承载平台上方设置有所述升降装置,所述井类箱型伸缩内模设置在所述升降装置上方并随其运动,所述井类箱型伸缩内模由由间距可伸缩调整的两部分半模构成。
[0005]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主框架、动力电机、支撑块和支撑螺杆,所述主框架水平设置在所述承载平台上,所述支撑块固定设置在所述主框架上,所述支撑螺杆竖直设置且与所述支撑块螺纹连接,所述动力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支撑螺杆转动。
[0006]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上设置有陀螺仪水平数显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升降过程中的水平度和垂直度。
[0007]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升降高度的高度控制系统。
[0008]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上还设置有润滑组件,所述润滑组件包括:
[0009]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同轴线设置在所述支撑螺杆外周且与所述主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位于所述支撑块上方;
[0010]水平导轨,所述固定环内固定设置有两个水平导轨,所述水平导轨水平设置且端部与所述固定环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水平导轨分别位于所述支撑螺杆的两侧;
[0011]第一滑块,所述支撑螺杆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水平设置,第一滑块两端分别与两水平导轨滑动连接且滑动方向设置为水平,所述第一滑块远离支撑螺杆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块和固定环内壁固定连接;
[0012]第二滑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块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二滑块,两个所述第二滑块分别位于所述支撑螺杆两侧,且第二滑块水平设置,所述第二滑块两端与所述水平导轨固定连接;
[0013]储液箱,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滑块之间设置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与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储液箱内滑动设置有活塞块,所述活塞块与所述储液箱内壁抵接且活塞块滑动方向设置为水平,所述第一滑块靠近所述第二滑块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一端贯穿至所述储液箱内且与所述活塞块固定连接;
[0014]润滑喷头,所述第二活块靠近所述支撑螺杆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润滑喷头,所述润滑喷头朝向所述支撑螺杆与支撑块连接处,且润滑喷头与所述储液箱连通;
[0015]平衡座,所述固定环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平衡座,所述平衡座上转动设置有第一凸柱,所述第一凸柱水平设置;
[0016]平衡杆,所述第一凸柱上转动设置有平衡杆,所述平衡杆中部与所述第一凸柱转动连接,且平衡杆垂直于所述水平导轨,所述平衡杆朝向所述支撑螺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驱动座,所述驱动座位于所述水平导轨上方,所述驱动座设置为U型结构,且U型结构开口朝向所述支撑螺杆,平衡杆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承接座;
[0017]第一曲柄,所述第一滑块靠近所述支撑螺杆的一侧转动设置有第二凸柱,所述第二凸柱水平设置,且第二凸柱上转动设置有第一曲柄,所述第一曲柄端部与所述第二凸柱转动连接,第一曲柄另一端斜向上指向所述驱动座,且第一曲柄端部通过第三凸柱与所述驱动座转动连接;
[0018]清除块,所述固定环下方设置有清除块,所述清除块设置为半圆形结构,两个所述清除块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螺杆两侧,且清除块半圆形结构开口朝向所述支撑螺杆,所述清除块远离所述支撑螺杆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清除连杆,所述清除连杆与所述第一滑块固定连接。
[0019]优选的,所述清除块靠近所述支撑螺杆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吸水海绵。
[0020]优选的,所述清除连杆上套设有加固套筒,所述加固套筒与所述清除连杆滑动连接,且加固套筒与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
[0021]优选的,所述动力电机上方还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
[0022]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水平设置,且支撑底板与所述主框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板上表面滑动设置有两驱动齿条,所述驱动齿条位于所述支撑底板侧边处,且驱动齿条滑动方向与驱动齿条长度方向一致;
[0023]承托座,所述支撑底板上表面四角处分别设置有承托座,所述承托座位于所述驱动齿条之间,所述承托座沿驱动齿条长度方向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承托槽,所述承托槽设置为半圆形结构,且半圆形结构开口朝上设置;
[0024]限位杆,所述承托座上还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水平设置且与所述承托座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平行于所述驱动齿条且限位杆位于所述承托槽上方;
[0025]驱动转轴,所述承托座上设置有驱动转轴,所述驱动转轴垂直于所述驱动齿条,驱动转轴两端分别放置在两承托槽内,所述限位杆伸出时位于驱动转轴正上方;
[0026]驱动齿轮,所述驱动转轴端部固定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条啮合;
[0027]防护板,两个驱动转轴之间固定设置有防护板;
[0028]防护电机,所述防护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下表面,防护电机输出轴竖直向下设置,且防护电机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支撑底板下方设置有从动齿条,
所述从动齿条水平设置且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条端部通过连杆与所述限位杆固定连接;
[0029]第四凸柱,所述驱动齿条下方固定设置有第四凸柱,所述第四凸柱竖直设置,第四凸柱贯穿所述支撑底板且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支撑底板滑动连接,所述第四凸柱下方固定设置有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通过连杆与所述从动齿条固定连接;
[0030]刮条,所述防护板上表面上还设置有刮条,所述刮条截面设置为等腰梯形结构,刮条底面与所述防护板上表面抵接且刮条与所述防护板滑动连接,所述刮条平行于所述驱动转轴。
[0031]优选的,所述支撑底板下表面还设置有导向套筒,所述导向套筒位于所述所述驱动齿条正下方且平行于所述驱动齿条,所述导向套筒与所述支撑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筒上固定设置有连接导杆,所述连接导杆插接在所述导向套筒内且与所述导向套筒滑动连接。
[0032]优选的,所述刮条两端设置有负重块,所述负重块设置为三角形结构,且三角形结构上端与所述刮条转动连接。
[0033]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如下:装置使用时,首先将承载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楼梯间对角内模自动脱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平台(1)、升降装置(2)和井类箱型伸缩内模(3),所述承载平台(1)水平固定在下方墙体上,所述承载平台(1)上方设置有所述升降装置(2),所述井类箱型伸缩内模(3)设置在所述升降装置(2)上方并随其运动,所述井类箱型伸缩内模(3)由由间距可伸缩调整的两部分半模(31)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楼梯间对角内模自动脱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2)包括主框架(21)、动力电机(22)、支撑块(23)和支撑螺杆(24),所述主框架(21)水平设置在所述承载平台(1)上,所述支撑块(23)固定设置在所述主框架(21)上,所述支撑螺杆(24)竖直设置且与所述支撑块(23)螺纹连接,所述动力电机(22)用于驱动所述支撑螺杆(24)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楼梯间对角内模自动脱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2)上设置有陀螺仪水平数显控制系统(25)用于控制升降过程中的水平度和垂直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楼梯间对角内模自动脱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2)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升降高度的高度控制系统(26)。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楼梯间对角内模自动脱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2)上还设置有润滑组件(4),所述润滑组件(4)包括:固定环(401),所述固定环(401)同轴线设置在所述支撑螺杆(24)外周且与所述主框架(2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401)位于所述支撑块(23)上方;水平导轨(402),所述固定环(401)内固定设置有两个水平导轨(402),所述水平导轨(402)水平设置且端部与所述固定环(401)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水平导轨(402)分别位于所述支撑螺杆(24)的两侧;第一滑块(403),所述支撑螺杆(24)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块(403),所述第一滑块(403)水平设置,第一滑块(403)两端分别与两水平导轨(402)滑动连接且滑动方向设置为水平,所述第一滑块(403)远离支撑螺杆(24)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复位弹簧(404),所述复位弹簧(404)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块(403)和固定环(401)内壁固定连接;第二滑块(405),两个所述第一滑块(403)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二滑块(405),两个所述第二滑块(405)分别位于所述支撑螺杆(24)两侧,且第二滑块(405)水平设置,所述第二滑块(405)两端与所述水平导轨(402)固定连接;储液箱(406),所述第一滑块(403)与所述第二滑块(405)之间设置有储液箱(406),所述储液箱(406)与所述第二滑块(405)固定连接,所述储液箱(406)内滑动设置有活塞块(407),所述活塞块(407)与所述储液箱(406)内壁抵接且活塞块(407)滑动方向设置为水平,所述第一滑块(403)靠近所述第二滑块(405)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活塞杆(408),所述活塞杆(408)一端贯穿至所述储液箱(406)内且与所述活塞块(407)固定连接;润滑喷头(409),所述第二活块靠近所述支撑螺杆(24)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润滑喷头(409),所述润滑喷头(409)朝向所述支撑螺杆(24)与支撑块(23)连接处,且润滑喷头(409)与所述储液箱(406)连通;平衡座(410),所述固定环(401)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平衡座(410),所述平衡座(410)上转动设置有第一凸柱(411),所述第一凸柱(411)水平设置;平衡杆(412),所述第一凸柱(411)上转动设置有平衡杆(412),所述平衡杆(412)中部
与所述第一凸柱(411)转动连接,且平衡杆(412)垂直于所述水平导轨(402),所述平衡杆(412)朝向所述支撑螺杆(2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驱动座(413),所述驱动座(413)位于所述水平导轨(402)上方,所述驱动座(413)设置为U型结构,且U型结构开口朝向所述支撑螺杆(24),平衡杆(412)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承接座(414);第一曲柄(415),所述第一滑块(403)靠近所述支撑螺杆(24)的一侧转动设置有第二凸柱(416),所述第二凸柱(416)水平设置,且第二凸柱(416)上转动设置有第一曲柄(415),所述第一曲柄(415)端部与所述第二凸柱(416)转动连接,第一曲柄(415)另一端斜向上指向所述驱动座(413),且第一曲柄(415)端部通过第三凸柱(417)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振家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帕源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