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压通风防疫型智能养猪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67789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猪饲养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正压通风防疫型智能养猪系统,包括:若干个独立的养殖房,带有干燥区、沙砾区和负压排污区的养殖区,正压系统,负压系统,应急系统,饲料投喂系统和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猪分配到多个独立的封闭养殖房中进行养殖,使其相互隔离,当某一养殖房内出现疫情时,可以迅速进行隔离,降低损失;并且在养殖区内设置有干燥区、沙砾区和负压排污区,能够保证养殖环境的干燥和卫生,防止细菌的滋生,并且通过正压系统、负压系统和应急系统能够使养殖房内的空气循环流动,通过饲料投喂系统能够控制水饲料的投喂量和投喂温度,利于消化吸收,方便进行投喂管理。进行投喂管理。进行投喂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压通风防疫型智能养猪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生猪饲养
,特别涉及一种正压通风防疫型智能养猪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家畜养殖的过程中,病害疫情对养殖的过程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对养殖户造成非常大的损失。
[0003]现有的预防病害和疫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早发现早隔离,并且需要对养殖现场的养殖环境、空气质量、饲喂温度和方法等多种条件进行科学合理化的管理,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0004]在专利号为CN106719404A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生猪的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养猪场选址及猪舍建造,幼猪的品种选择,生长期的管理,成年猪的管理,卫生与防疫;本技术选择在平整空旷,安静少树,通风向阳,排灌方便,干燥无污染的地方建造猪舍,不仅可以防止养殖猪时猪的叫声干扰的别人,而且也避免了猪被惊扰,影响其生长,同时少树的地方夏天蚊虫少,能有效减少疫病发生的途径;另外,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随时保证猪舍卫生,有效的防止了疫病,合理搭配饲料,大大的节约了养殖成本,同时也不影响猪的正常生长。但是该对比文件中所公开的方法没有独立的养殖区,并且无法进行主动排风换气,无法保证发生疫情时立刻实施局部隔离并无法保证养殖过程中的生长环境。
[0005]在专利号为CN213306783U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在保育猪的底架网床,包括:底部框架,所述底部框架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根支撑脚,所述底部框架顶端设置有护栏顶部框,所述护栏顶部框与底部框架之间设置有若干根护栏竖直杆,所述底部框架设置有支撑横杆,所述支撑横杆上设置有底架网装置。本技术通过底架网装置,使得保育床更加容易通风和拍粪便,使得保育床时刻保持清洁,减少小猪生病,同时使用不锈钢金属的底架网装置可以大大的增加保育床得实用寿命,在底架网装置设置石墨烯加热装置,可以更好的满足小猪冬天的保暖,减少小猪腹部受冷等情况,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和减少小猪生病的优点,实用性非常强,实用大型养猪场使用。该对比文件虽然公开了一种能够使养殖环境保持清洁,减少小猪生病的网床结构,但是没有提起如何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以及该设备无法在发生疫情时及时报警以及快速隔离。
[0006]以上
技术介绍
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
技术介绍
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压通风防疫型智能养猪系统,从而克服现有的生猪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中,无法快速发现并隔离疫情猪,且无法提供良好的生长和饲喂条件的缺陷。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正压通风防疫型智能养猪系统,包括:养殖房,若干个所述养殖房并排设置并相互独立封闭,所述养殖房内设有行走通道,所述养殖房的侧部设有与所述行走通道相对应的出入口;养殖区,若干个所述养殖区分设于所述行走通道的两侧,在所述养殖区内依次设有干燥区、沙砾区以及负压排污区,所述负压排污区内设有排污沟,所述排污沟的口部设有栅板,所述排污沟的侧部设有若干个负压风口,在各所述养殖区的两侧各设有一个饲料槽,所述饲料槽依次通过所述干燥区、所述沙砾区和所述负压排污区,所述养殖区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饲料槽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正压系统,其包括若干个正压风机,各所述正压风机设于所述养殖区靠近所述干燥区的一端,所述正压风机上设有正压风口;负压系统,其包括负压通道、分压通道以及负压风机,所述负压通道设于所述行走通道的下方,所述负压通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养殖房的外部并于所述负压风机连接,所述分压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负压通道的侧部相连通,所述分压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负压风口相连通;应急系统,其包括若干个换气风扇,所述换气风扇设于所述养殖区的顶部;饲料投喂系统,其包括两个以上的搅拌罐以及投喂管组,所述搅拌罐内设有搅拌桨以及加热器,所述投喂管组包括输送管路、投喂管路和汇流管路,所述输送管路设于所述行走通道的上方,所述投喂管路的一端与所述输送管路的侧部连接,所述投喂管路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饲料槽内,所述投喂管路中设有电磁阀,所述汇流管路的一端分别与一个所述搅拌罐的底部相连通,所述汇流管路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投喂管路的一端连接,所述汇流管路上设有水泵;控制器,其分别与所述液位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正压风机、所述负压风机、所述电磁阀和所述换气风扇电性连接。
[0009]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排污沟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养殖房的一端,并设有虹吸排粪管,所述虹吸排粪管的一端与所述排污沟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虹吸排粪管的另一端向所述养殖房的下方弯折。
[0010]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排污沟的底部从所述排污沟的另一端向其一端逐渐向下倾斜。
[0011]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养殖房的两端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窗口,所述窗口内安装有双层保温玻璃。
[0012]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出入口处设有升降门,当所述升降门关闭时能够将所述出入口进行密封。
[0013]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干燥区由石墨烯材料铺垫而成。
[0014]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沙砾区内设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的底部靠近所述干燥区的一端高于靠近所述负压排污区的一端;在所述导水槽上设有沙砾层,所述沙砾层的顶面靠近所述干燥区的一端高于靠近所述负压排污区的一端。
[0015]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饲料槽的上方设有若干个隔栏,各所述隔栏沿所述饲料槽间隔设置,在所述隔栏上方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各所述养殖区相互区隔开。
[0016]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正压风口的出风方向朝向斜上方。
[0017]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1. 本技术中的正压通风防疫型智能养猪系统通过将猪分配到多个独立的封闭养殖房中进行养殖,使其相互隔离,当某一养殖房内的猪出现疫情时,可以迅速将其隔离,降低损失;并且在养殖区内设置有干燥区、沙砾区和负压排污区,能够保证养殖环境的
干燥和卫生,防止细菌的滋生,并且通过正压系统、负压系统和应急系统能够使养殖房内的空气循环流动,通过饲料投喂系统能够控制水饲料的投喂量和投喂温度,不仅利于吸收,而且还能够方便进行投喂管理。
[0019]2. 本技术中的干燥区内铺设有石墨烯材料,其能够起到抑制大肠杆菌滋生的作用,从而可以提升防疫效果,改善养殖环境。
[0020]3. 本技术中的沙砾区内铺设有带有一定间隙的沙砾,其能够起到透气透水的作用,提升猪的睡眠质量提升出肉效率,并且沙砾区的沙砾下方设置有向排污沟处倾斜的导水槽,能够起到良好的导水效果,并且沙砾的顶面也向排污沟处倾斜,因此能够进一步提升排水效果。
[0021]4. 本技术中的排污沟的侧部设置有负压风口,负压风口与分压通道的另一端相互连接,在排污沟内的粪便所形成的气味能够被负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压通风防疫型智能养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房(1),若干个所述养殖房(1)并排设置并相互独立封闭,所述养殖房(1)内设有行走通道(11),所述养殖房(1)的侧部设有与所述行走通道(11)相对应的出入口(12);养殖区(2),若干个所述养殖区(2)分设于所述行走通道(11)的两侧,在所述养殖区(2)内依次设有干燥区(21)、沙砾区(22)以及负压排污区(23),所述负压排污区(23)内设有排污沟(231),所述排污沟(231)的口部设有栅板(232),所述排污沟(231)的侧部设有若干个负压风口(233),在各所述养殖区(2)的两侧各设有一个饲料槽(24),所述饲料槽(24)依次通过所述干燥区(21)、所述沙砾区(22)和所述负压排污区(23),所述养殖区(2)内设有温度传感器(25),所述饲料槽(24)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正压系统(3),其包括若干个正压风机(31),各所述正压风机(31)设于所述养殖区(2)靠近所述干燥区(21)的一端,所述正压风机(31)上设有正压风口(32);负压系统(4),其包括负压通道(41)、分压通道(42)以及负压风机(43),所述负压通道(41)设于所述行走通道(11)的下方,所述负压通道(4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养殖房(1)的外部并与所述负压风机(43)连接,所述分压通道(42)的一端与所述负压通道(41)的侧部相连通,所述分压通道(42)的另一端与所述负压风口(233)相连通;应急系统(5),其包括若干个换气风扇(51),所述换气风扇(51)设于所述养殖区(2)的顶部;饲料投喂系统(6),其包括两个以上的搅拌罐(61)以及投喂管组(62),所述搅拌罐(61)内设有搅拌桨以及加热器,所述投喂管组(62)包括输送管路(621)、投喂管路(622)和汇流管路(623),所述输送管路(621)设于所述行走通道(11)的上方,所述投喂管路(622)的一端与所述输送管路(621)的侧部连接,所述投喂管路(622)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饲料槽(24)内,所述投喂管路(622)中设有电磁阀(624),所述汇流管路(623)的一端分别与一个所述搅拌罐(61)的底部相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志和
申请(专利权)人:象州县罗秀镇恒信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