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美容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7005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美容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美容仪,包括主壳体和美容头,所述主壳体的内部设有安装空间;所述美容头可拆卸地设于所述主壳体的顶端,且所述美容头的两侧还分别设有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上分别安装有第一美容组件和第二美容组件,所述美容头的顶端还设有第三平面,所述第三平面上设有若干出液口,所述安装空间内设有与所述出液口连通的储液腔。所述多功能美容仪功能功能丰富,操作简单且可降低护肤成本。肤成本。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美容仪


[0001]本技术涉及美容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美容仪。

技术介绍

[0002]美容仪是一种根据人体生理机能进行调节改善身体和面部的机器,它按照功能来说有美白、嫩肤、祛斑、祛皱、脱毛、减肥等多种,按照名称来说有一般包括超声波导入、光子嫩肤、高周波电疗、RF电波拉皮、电子祛斑点痣、E光永久脱毛嫩肤、贾法尼营养导入导出等。
[0003]但现有的美容仪一般存在功能单一的缺陷,导致需要在一次护肤流程中连续使用多种美容仪,增加了操作难度且使得护肤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美容仪,所述多功能美容仪功能功能丰富,操作简单且可降低护肤成本。
[0005]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多功能美容仪,包括:
[0007]主壳体,所述主壳体的内部设有安装空间;
[0008]美容头,所述美容头可拆卸地设于所述主壳体的顶端,且所述美容头的两侧还分别设有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上分别安装有第一美容组件和第二美容组件,所述美容头的顶端还设有第三平面,所述第三平面上设有若干出液口;
[0009]储液腔,所述储液腔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且所述储液腔通过出液管道与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出液腔上设有微型输送泵;
[0010]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设于主壳体的内部并用于对所述出液管道内的美容液进行加热。
[0011]进一步地,所述美容头在所述出液口的内侧设有雾化喷头。
[0012]进一步地,所述出液管道包括与所述储液腔连通的出液总管和设于所述出液总管末端的若干分液管道,所述分液管道的末端分别连接至不同的出液口。
[0013]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半导体制冷片和第二半导体制冷片,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片和第二半导体制冷片的发热面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所述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相互抵接且所述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正对且所述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之间形成可供出液总管穿过的通孔。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平面上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美容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的导热板,所述第一安装槽在所述导热板的内侧还设有电加热板,所述电加热板与所述导热板抵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美容组件包括至少两组按摩辊,所述按摩辊上均固定连接有若干滚轮,所述按摩辊的两端均还设有安装座,所述按摩辊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安
装座的底端固定连接至所述美容头。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美容仪通过在主壳体的顶端设置美容头,通过在该美容头的两侧以及顶端分别设置第一平面、第二平面以及第三平面,并分别在该第一平面、第二平面以及第三平面设置第一美容组件、第二美容组件以及出液口,通过在该主壳体的的内部设置与所述出液口连通的储液腔,以使得美容液可从该出液口进行导出并通过第一美容组件和第二美容组件进一步促进皮肤对美容液进行吸收。该多功能美容仪功能丰富多样,且可促进美容液的导入和吸收,并可降低美容护肤成本。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美容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美容仪的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美容仪的俯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美容仪的B

B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美容仪的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为:10,主壳体,11,储液腔,12,控制器,13,电源,20,美容头,30,第一平面,31,导热板,32,电加热板,40,第二平面,41,按摩辊,42,滚轮,421,按摩凸起,43,安装座,50,第三平面,51,雾化喷头,52,出液总管,521,分液管道,53,微型输送泵,61,第一半导体制冷片,611,第一导热板,62,第二半导体制冷片,621,第二导热板,63,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4]如图1

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美容仪,包括主壳体10,所述主壳体10的下部可供握持,所述主壳体10的内部设有安装空间。所述主壳体10的顶端可拆卸地卡接有美容头20,且所述美容头20的两侧还分别设有第一平面30和第二平面40,所述第一平面30和第二平面40上分别安装有第一美容组件和第二美容组件,所述美容头20的顶端还设有第三平面50,所述第三平面50上设有若干出液口,所述出液口的内侧设有雾化喷头51,以对该出液口处的美容液进行雾化,以扩大美容液与面部皮肤的接触面积,并使其更易吸收。所述安装空间的内部还设有储液腔11用于储存美容液,所述储液腔11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且所述主壳体10上还设有与所述储液腔11连通的补液口,所述补液口处设有封堵塞以对该补液口进行封堵。所述储液腔11通过出液管道与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出液腔上设有微型输送泵53以便于将储液腔11内的美容液输送至出液口处。为加入美容液的吸收并提高使用的体验,所述主壳体10的内部还设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对所述出液管道内的美容液进行加热,以提高出液温度。具体地,所述出液管道包括与所述储液腔11连通的出液总管52和设于所述出液总管52末端的若干分液管道521,所述分液管道521的末端分别连接至
不同的出液口。所述微型输送泵53设于所述加热组件的上游,所述加热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半导体制冷片61和第二半导体制冷片62,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片61的发热面和第二半导体制冷片62的发热面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热板61131和第二导热板62131,所述第一导热板61131与第一半导体制冷片61的发热面抵接,所述第二导热板62131与第二半导体制冷片62的发热面抵接。所述第一导热板61131和第二导热板62131相互抵接且所述第一导热板61131和第二导热板62131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正对且所述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之间形成可供出液总管52穿过的通孔,所述出液总管52通过与所述第一导热板61131和第二导热板62131接触以将出液总管52内的液体加热至适宜温度。此外,所述主壳体10上还设有两组通风孔63,两组所述通风孔63分别正对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片61制冷面和第二半导体制冷片62的制冷面。所述安装空间内还设有控制器12,所述微型输送泵53、第一半导体制冷片61和第二半导体制冷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美容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体(10),所述主壳体(10)的内部设有安装空间;美容头(20),所述美容头(20)可拆卸地设于所述主壳体(10)的顶端,且所述美容头(20)的两侧还分别设有第一平面(30)和第二平面(40),所述第一平面(30)和第二平面(40)上分别安装有第一美容组件和第二美容组件,所述美容头(20)的顶端还设有第三平面(50),所述第三平面(50)上设有若干出液口;储液腔(11),所述储液腔(11)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且所述储液腔(11)通过出液管道与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出液腔上设有微型输送泵(53);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设于主壳体(10)的内部并用于对所述出液管道内的美容液进行加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美容头(20)在所述出液口的内侧设有雾化喷头(5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道包括与所述储液腔(11)连通的出液总管(52)和设于所述出液总管(52)末端的若干分液管道(521),所述分液管道(521)的末端分别连接至不同的出液口。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美容仪,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南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迅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