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戴吹风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6754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头戴吹风帽,包括头戴环主体,所述头戴环主体的前侧设有进风口、头戴环主体的下侧分布设有出风口,所述头戴环主体内设有风扇组件、供电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风扇组件设有风道、安装在风道内的电机以及转动连接在电机上的扇叶,所述风道分别与进风口、出风口连通,所述电机、供电组件分别与控制组件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头戴环主体的下侧设置出风口,令出风口更靠近人的头部,距离更短,避免影响到达头部的风量,进风口、出风口、风扇组件等直接设置在头戴环主体上,可有效避免重心前移问题,提高佩戴舒适感。提高佩戴舒适感。提高佩戴舒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头戴吹风帽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头戴吹风帽。

技术介绍

[0002]中国专利文献号CN212233308U公开了一种新型头戴帽,包括设有帽沿部和头戴部的帽本体,所述帽本体内设有吹风装置、喷雾装置和供电装置,所述帽本体相对两侧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吹风装置用于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喷雾装置的出雾端布设在帽沿部上,所述吹风装置、喷雾装置分别与供电装置电性连接。
[0003]该头戴帽可以向人的头部吹风,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但是,其出风口集中设置在帽沿上,帽沿与人的头部有较远距离,一定程度影响吹到头部的风量,而且风扇组件也设置早帽沿上,令头戴帽的帽沿较重、重心过于靠前,影响佩戴舒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头戴吹风帽,其进风口、出风口、风扇组件直接设置在头戴环主体上,避免影响风量,提高佩戴舒适感。
[0005]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头戴吹风帽,包括头戴环主体,所述头戴环主体的前侧设有进风口、头戴环主体的下侧分布设有出风口,所述头戴环主体内设有风扇组件、供电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风扇组件设有风道、安装在风道内的电机以及转动连接在电机上的扇叶,所述风道分别与进风口、出风口连通,所述电机、供电组件分别与控制组件电性连接。
[0006]所述头戴环主体外形呈圆环形、椭圆环形或C形,其包括相互盖合的前壳和后壳,前壳和后壳盖合后共同形成一空腔,所述出风口沿头戴环主体的环设方向分布、并与空腔连通。
[0007]所述供电组件、控制组件安装在头戴环主体靠后侧的位置且位于空腔内。
[0008]所述供电组件包括至少两组电池,它们分别设置在头戴环主体靠后侧位置的左、右两侧。
[0009]所述前壳的外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遮阳帽。
[0010]所述风扇组件还包括相互组装形成风道的前风壳和后风壳,所述前风壳上设有开口,前风壳、后风壳安装在该开口上,所述风道为离心风道,前风壳前侧设有用于连通进风口、风道的进风端,前风壳、后风壳侧部设有用于连通风道、空腔的出风端,电机、扇叶分别位于风道内。
[0011]所述开口的前侧还设有中间设有镂空孔的装饰框。
[0012]所述装饰框上可拆卸安装有前面板,所述进风口布设在前面板上。
[0013]所述风扇组件位于头戴环主体的前侧中部,空腔、出风口沿头戴环主体的左、右两侧分布,所述前风壳、后风壳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用于连通风道、空腔的出风端,两个出风端呈对向设置。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在头戴环主体的下侧设置出风口,令出风口更靠近人的头部,距离更短,避免影响到达头部的风量,进风口、出风口、风扇组件等直接设置在头戴环主体上,可有效避免重心前移问题,提高佩戴舒适感。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装配立体图1。
[0017]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装配立体图2。
[0018]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装配剖视图1。
[0019]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装配剖视图2。
[0020]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装配剖视图3。
[0021]图6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头戴环主体与风扇组件的分解图1。
[0022]图7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头戴环主体与风扇组件的分解图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4]第一实施例
[0025]参见图1,本头戴吹风帽,包括用于直接带在人的头部上的头戴环主体,所述头戴环主体的前侧设有进风口100、头戴环主体的下侧分布设有出风口101,所述头戴环主体内设有风扇组件、供电组件2和控制组件3,所述风扇组件设有风道40、安装在风道40内的电机41以及转动连接在电机 41上的扇叶42,所述风道40分别与进风口100、出风口101连通,所述电机41、供电组件2分别与控制组件3电性连接。进风口100、出风口101、风扇组件、供电组件2、控制组件3直接设置在头戴环主体上,与现有技术把这些零部件设置在帽沿的方案相比,可有效避免重心前移问题,提高佩戴舒适感,在头戴环主体的下侧设置出风口101,令出风口101更靠近人的头部,距离更短,避免影响到达头部的风量。
[0026]进一步地,所述头戴环主体外形呈圆环形、椭圆环形或C形,如本实施例所示,头戴环主体外形环设成C形,具有一定的弹力,可以夹持在人的头部,并且于人体接触的位置还可采用软性皮革等材料进行包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
[0027]进一步地,头戴环主体包括通过卡扣、固定螺钉等常规技术手段相互盖合的前壳11和后壳12,前壳11和后壳12盖合后共同形成一空腔10,所述出风口101沿头戴环主体的环设方向分布、并与空腔10连通,中空的空腔10可大幅度降低头戴环主体的重量,并形成用于容纳风扇组件、供电组件2、控制组件3等的空间,也可为进风口100至出风口101流通的气流提供流通的空间,巧妙的结构设计,令整机更加紧凑。
[0028]进一步地,所述供电组件2、控制组件3安装在头戴环主体靠后侧的位置且位于空腔10内,该技术方案,可有效避免供电组件2、控制组件3 遮挡空腔10而影响气流流通效果,即有效降低风阻,另外,控制组件3可设置外露于头戴环主体的开关按钮31、充电接口32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
[0029]进一步地,所述供电组件2包括至少两组电池,它们分别设置在头戴环主体靠后侧位置的左、右两侧,该技术方可令头戴环主体左、右两侧重量保持平衡,进一步提高佩戴舒适感,双电池设计也可以有效提高本头戴吹风帽的续航时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
[0030]进一步地,所述前壳11的外部通过转轴61转动连接有遮阳帽6,遮阳帽为常规的轻便式遮阳帽,重量较轻,也可以遮挡住风扇组件,可避免太阳直射风扇组件,避免风扇组件吹出来的风变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
[0031]进一步地,所述风扇组件还包括通过卡扣、固定螺钉等常规技术手段相互组装形成风道40的前风壳43和后风壳44,所述前风壳43上设有开口 431,前风壳43、后风壳44通过卡扣、固定螺钉等常规技术手段安装在该开口431上,所述风道40为离心风道,扇叶42为离心扇叶,前风壳43前侧设有用于连通进风口100、风道40的进风端,前风壳43、后风壳44侧部设有用于连通风道40、空腔10的出风端46,电机41、扇叶42分别位于风道40内。具体地,所述风扇组件位于头戴环主体的前侧中部,空腔10、出风口101沿头戴环主体的左、右两侧分布,所述前风壳43、后风壳44 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用于连通风道40、空腔10的出风端46,两个出风端46呈对向设置,风扇组件工作时,从进风端(即进风口100)进风,然后经过离心扇叶,让出风气流分别从两组出风端46吹出、形成两股流量相当的出风气流,再分别沿头戴环主体左、右两侧的空腔10、出风口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戴吹风帽,包括头戴环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环主体的前侧设有进风口(100)、头戴环主体的下侧分布设有出风口(101),所述头戴环主体内设有风扇组件、供电组件(2)和控制组件(3),所述风扇组件设有风道(40)、安装在风道(40)内的电机(41)以及转动连接在电机(41)上的扇叶(42),所述风道(40)分别与进风口(100)、出风口(101)连通,所述电机(41)、供电组件(2)分别与控制组件(3)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头戴吹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环主体外形呈圆环形、椭圆环形或C形,其包括相互盖合的前壳(11)和后壳(12),前壳(11)和后壳(12)盖合后共同形成一空腔(10),所述出风口(101)沿头戴环主体的环设方向分布、并与空腔(10)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头戴吹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组件(2)、控制组件(3)安装在头戴环主体靠后侧的位置且位于空腔(10)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头戴吹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组件(2)包括至少两组电池,它们分别设置在头戴环主体靠后侧位置的左、右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头戴吹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11)的外部通过转轴(61)转动连接有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沛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乖致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