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应性组合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6677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适应性组合床垫,包含一基底、一框体、复数个组块及一垫套。该框体连接设于该基底上,该复数个组块紧密拼组于该框体中而于该基底上形成一床面,且该垫套包覆该基底、该框体及该复数个组块。各该组块分别套覆有一组块套并设有复数个调整层,各该调整层分别设有呈一硬度质的一调整芯及一芯套,该芯套包覆该调整芯。各该组块通过置换该复数个调整层的组叠顺序而调整其上表面硬度,据此,使该床面各区域分别呈现不同硬度而适应地支撑一人体,进而提升人体舒适感并达高睡眠品质的效果。的效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适应性组合床垫


[0001]本技术涉及床垫,尤其是一种高适应性组合床垫,以利用复数个组块拼组成床面并分别调整对应人体各部位的支撑性,进而达高适应性及舒适性的效果。

技术介绍

[0002]休息睡觉对我们来说有多重要呢?据统计,人一生当中平均有26年是在睡觉,一天中也有1/3的时间是躺在床上度过的,而有效的睡眠不但可以帮助消除压力及促进血液新生,更可降低心脏的负担而增强身体免疫力;相关数据也显示,睡眠的长短与质量甚至与我们的寿命也有很密切的关系,由此可见,「好眠」与否对人而言可谓极其重要!只是,在生活步调快速的现代社会中,有不少人即使一觉醒来仍感到精神不济,而睡不好除了压力大及居住环境影响外,更有研究发现,我们身下躺的「床」也可能让你的人生电力一直充不饱。举例而言,人体仰躺在床上时,体重容易压在臀部周围,由于目前一床的床面设计都为同等软硬度而非对应人体各部位而分区域设计的,因此没有定期更换睡觉方向者,床面就很容易出现不自然的凹陷,如此,人体持续躺在凹陷处上头就会丧失平衡而影响到睡眠品质。
[0003]有感于此,如何提供床面各区域同时呈现有不同软硬度的床垫,以供为人体各部位提供不同的支撑度而为有效舒缓身躯的疲累,以改善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并达促使使用者每晚都期待入睡的效果,即为本技术所欲探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可调整床面各区域软硬度的组合式床垫,以实现符合人体曲线的高支撑性床面,进而完善床垫予人的舒压效果。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高适应性组合床垫,其特征在于,包含:
[0006]一基底;
[0007]一框体,连接设于该基底上;
[0008]复数个组块,分别套覆有一组块套并紧密拼组于该框体中而于该基底上形成一床面,且各该组块设有复数个调整层,各该调整层分别设有呈一硬度质的一调整芯及一芯套,该芯套包覆该调整芯;各该组块通过置换该复数个调整层的组叠顺序而能够调整其上表面硬度,使该床面各区域分别呈现不同硬度而适应地支撑一人体;及
[0009]一垫套,包覆该基底、该框体及该复数个组块。
[0010]所述的高适应性组合床垫,其中,该复数个组块具有3~8个组块。
[0011]所述的高适应性组合床垫,其中,各该组块设有3~6个该调整层。
[0012]所述的高适应性组合床垫,其中,该框体的框厚是5~10公分。
[0013]所述的高适应性组合床垫,其中,该基底及该框体的叠接总高度是20~40公分,且该基底的高度为8~25公分,各该调整层的高度分别为2~5公分。
[0014]所述的高适应性组合床垫,其中,各该调整芯分别设有复数个透气沟槽或复数个透气冲孔,以供提升该床面的透气性;在该复数个组块拼组形成该床面时,各该透气沟槽呈
纵向设置而横向排列。
[0015]所述的高适应性组合床垫,其中,各该透气沟槽呈具2.5毫米半径倒圆角的凹弧设置,且各该透气沟槽以间距1.2公分排列设置。
[0016]所述的高适应性组合床垫,其中,该基底、该框体及各该调整芯分别采用聚氨酯材料所制成。
[0017]所述的高适应性组合床垫,其中,该基底、该框体及各该调整芯分别采用记忆泡棉、高回弹泡棉或乳胶所制成。
[0018]所述的高适应性组合床垫,其中,各该芯套、各该组块套及该垫套的至少一个分别设有至少一拉链、至少一魔鬼毡及至少一钮扣的至少一个,以供活动地接合套口。
[0019]综上所述,本技术系利用该复数个调整层来调整各该组块的软硬度,再通过各该组块对应该人体的各部位而实现高度的躯干支撑性与舒压性,以将身体重量充分的吸收与释放后,让使用者的脊椎、骨骼、韧带及肌肉在睡眠时得以处于最自然与放松的状态,进而让身体达到充分休息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二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二较佳实施例的调整芯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1

高适应性组合床垫;10

基底;11

框体;12

组块;120

调整层;1200

芯套;1201

调整芯;1202

透气沟槽;121

组块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清楚了解本技术的内容,谨以下列说明搭配图式,敬请参阅。
[0025]请参阅图1,其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高适应性组合床垫1包含一基底10、一框体11、复数个组块12及一垫套(图未示)。该框体11连接设于该基底10上,使如同该基底10上侧周缘延伸形成的加强框般,且该复数个组块12紧密拼组于该框体11中而于该基底10上形成一床面,该垫套包覆该基底10、该框体11及该复数个组块12。该复数个组块12分别套覆有一组块套(图未示),且各该组块12设有复数个调整层120,各该调整层120分别设有呈一硬度质的一调整芯(图未示)及一芯套1200,该芯套1200包覆该调整芯。各该组块12通过置换该复数个调整层120的组叠顺序而调整其上表面硬度,据此,使该床面各区域分别呈现不同硬度而适应地支撑一人体。
[0026]请参阅图2、图3,其分别为本技术二较佳实施例的各示意图。如图所示,可为单人床床垫、双人床床垫或加大床床垫等尺寸的该高适应性组合床垫1包含一基底10、一框体11、复数个组块12及一垫套(图未示),以供一使用者可依据自身BMI(Body Mass Index,身体质量指数)值及体态自行调整该高适应性组合床垫1的一床面各区域的软硬度,使完善睡眠舒适度而达高品质的睡眠体验效果。该框体11连接设于该基底10上,使如同该基底10上侧周缘延伸形成的加强框般,且该复数个组块12紧密拼组于该框体11中而于该基底10上形成该床面,该垫套包覆该基底10、该框体11及该复数个组块12,以供保护并完善床垫整体
性。该复数个组块12可为3~8块的使用设置形态且较佳地为6块设置形态,各该组块12分别套覆有一组块套121,且各该组块12设有复数个调整层120,例如3~6层的使用设置形态而较佳地为3层设置形态。各该调整层120分别设有呈一硬度质的一调整芯1201及一芯套1200,该芯套1200包覆该调整芯1201。
[0027]如此,该使用者即可通过置换该复数个调整层120的组叠顺序而调整各该组块12的上表面硬度,以使该床面各区域分别呈现不同硬度而适应地支撑该使用者的人体各部位。举例而言,以各该组块12设有3层该复数个调整层120为例,当该使用者的BMI值小于22时,该使用者可依硬度由软至硬而由上至下地叠置该复数个调整层120;该使用者的BMI值大于28时,则由上至下叠置具第二硬度、具最大硬度及具最低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适应性组合床垫,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基底;一框体,连接设于该基底上;复数个组块,分别套覆有一组块套并紧密拼组于该框体中而于该基底上形成一床面,且各该组块设有复数个调整层,各该调整层分别设有呈一硬度质的一调整芯及一芯套,该芯套包覆该调整芯;各该组块通过置换该复数个调整层的组叠顺序而能够调整其上表面硬度,使该床面各区域分别呈现不同硬度而适应地支撑一人体;及一垫套,包覆该基底、该框体及该复数个组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适应性组合床垫,其特征在于,该复数个组块具有3~8个组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适应性组合床垫,其特征在于,各该组块设有3~6个该调整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适应性组合床垫,其特征在于,该框体的框厚是5~10公分。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适应性组合床垫,其特征在于,该基底及该框体的叠接总高度是20~40公分,且该基底的高度为8~25公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顺兴
申请(专利权)人:天合坊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