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更换筛网的筛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6598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更换筛网的筛分设备,包括下部筛分盒、筛分装置、上部储料盒。所述下部筛分盒包括方形输送口、聚粒输送箱和筛分盒体,所述筛分盒体的内边长与所述聚粒输送箱上部的内边长相匹配,所述聚粒输送箱下部的内边长与所述方形输送口的内边长相匹配。所述下部筛分盒的内边长与所述筛分装置的外边长相匹配,所述筛分装置由所述矩形金属网片贴合在上部储料盒上。所述上部储料盒采用机械咬合力内嵌在下部筛分盒中,便于设备的安装及更换不同筛分粒径的筛分装置。该筛分设备改变了筛分试验的操作方法,减少了设备材料的浪费,提高了试验效率,保证了试验结论的准确性。保证了试验结论的准确性。保证了试验结论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更换筛网的筛分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室内岩体力学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更换筛网的筛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今室内岩体力学试验中,对岩体试样在动载荷扰动下的破裂机制及破碎状态的研究日益增多。而室内实验室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发现分形维数可以很好地表征岩体材料的破裂特性,为了获取岩体材料受到动载荷扰动之后的分形维数,需要采用不同筛分粒径的筛分设备对其进行筛分试验。目前,室内实验室进行筛分试验时所用的筛分设备均为单一筛分粒径,在进行筛分试验时需要根据试样破碎后的状态,少则需要七、八个不同筛分粒径的筛分设备,多则需要十多个不同筛分粒径的筛分设备。目前的筛分设备不仅对制造该设备的材料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而且更换不同粒径的筛分设备时还可能会导致岩体试样遗留在筛分设备侧壁上,从而对计算结果造成影响,最终影响到试验结论的准确性。此外,在进行筛分试验时,需要将破碎后的岩体试样在不同筛分粒径的筛分设备中进行倾倒,导致试验步骤过于繁琐,大大降低了试验效率。因此,设计一种可更换筛网、避免试样泄露且可重复使用的筛分设备,对保证试验结论准确、减少材料浪费及提升试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更换筛网、避免试样泄露及可重复使用的筛分设备,该筛分设备极大减少了设备材料的浪费,提升了筛分试验的效率,能够有效保证试验结论的准确性。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可更换筛网的筛分设备,包括:下部筛分盒、筛分装置、上部储料盒。所述下部筛分盒设有筛分盒体、下部筛分盒把手、聚粒输送箱及方形输送口;所述下部筛分盒由两个底面为正方形但底面积不同的铁皮箱和一个棱台铁皮箱构成;所述下部筛分盒外部设有下部筛分盒把手。所述筛分装置由四个等面积的矩形金属网片及正方形筛网构成;所述筛分装置由四个等面积的矩形金属网片贴合在上部储料盒上。所述上部储料盒由一个底面积为正方形的铁皮箱构成;所述上部储料盒由机械咬合力内嵌在下部筛分盒中,所述上部储料盒外部设有上部储料盒把手。
[000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6]所述筛分盒体和所述聚粒输送箱同轴。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8]所述聚粒输送箱和所述方形输送口同轴。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0]所述筛分盒体内边长等于所述聚粒输送箱上部的内边长。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2]所述聚粒输送箱下部的内边长等于所述方形输送口内边长。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所述下部筛分盒内边长和所述筛分装置外边长相匹配。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6]所述下部筛分盒顶端到所述下部筛分盒把手顶端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矩形金属网片的宽度。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8]所述上部储料盒外边长和所述筛分装置内边长相匹配。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0]所述上部储料盒底端到所述上部储料盒把手底端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矩形金属网片的宽度。
[0021]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更换筛网的筛分设备,具有保证试验结论准确、减少材料浪费及提升试验效率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2]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3]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更换筛网的筛分设备示意图。图中:1、下部筛分盒;2、筛分装置;3、上部储料盒;4、方形输送口;5、聚粒输送箱;6、下部筛分盒把手;7、矩形金属网片;8、上部储料盒把手;9、筛分盒体。
[0024]图2是本技术所述下部筛分盒的正视图。
[0025]图3是本技术所述上部储粒盒的正视图。
[0026]图4是本技术所述筛分装置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一种可更换筛网的筛分设备,包括下部筛分盒1、筛分装置2、上部储粒盒3。所述下部筛分盒1设有方形输送口4、聚粒输送箱5、下部筛分盒把手6和筛分盒体9构成,所述下部筛分盒1由两个底面为正方形但底面积不同的铁皮箱和一个棱台铁皮箱构成,所述下部筛分盒1外部设有下部筛分盒把手6,所述筛分装置2放置在所述下部筛分盒1内,所述筛分装置2由四个等面积的矩形金属网片7贴合在上部储粒盒3上,所述上部储粒盒3由一个底面积为正方形的铁皮箱构成,所述上部储粒盒3外部设有上部储粒盒把手8,所述上部储料盒3由机械咬合力内嵌在下部筛分盒1中。
[0028]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筛分盒体9和所述聚粒输送箱5同轴。
[0029]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聚粒输送箱5和所述方形输送口4同轴。
[0030]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筛分盒体9内边长等于所述聚粒输送箱5上部的内边长。
[0031]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聚粒输送箱5下部的内边长等于所述方形输送口4内边长。
[0032]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下部筛分盒1内边长和所述筛分装置2外边长相匹配。
[0033]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下部筛分盒1顶端到所述下部筛分盒把手6顶端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矩形金属网片7的宽度。
[0034]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上部储料盒3外边长和所述筛分装置2内边长相匹配。
[0035]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上部储料盒3底端到所述上部储料盒把手8底端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矩形金属网片7的宽度。
[0036]在具体使用时,在上述筛分装置2和上部储料盒3贴合好后,使用机械咬合力内嵌在下部筛分盒1中,向上部储料盒3内倾倒受动载荷冲击后的试样碎块,开展筛分试验;待这一粒径试样筛分完成后,拔出上部储料盒3,更换不同筛分粒径的筛分装置2后,将上部储料盒3使用机械咬合力内嵌在下部筛分盒1中,继续进行筛分试验;待筛分试验完成后,依次拆除上部储料盒3和筛分装置2。
[0037]综上所述,借助于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下部筛分盒1和不同筛分粒径的筛分装置2,使筛分试验开展时易于改变筛分设备的筛分粒径且操作简便、极大减少了制作筛分设备材料的浪费且能够保证试验结论的准确性。
[0038]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它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更换筛网的筛分设备,包括下部筛分盒(1)、筛分装置(2)、上部储料盒(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筛分盒(1)由筛分盒体(9)、聚粒输送箱(5)、方形输送口(4)和下部筛分盒把手(6)构成;下部筛分盒(1)外部设有下部筛分盒把手(6);所述筛分装置(2)放置在所述下部筛分盒(1)内;所述筛分装置(2)由矩形金属网片(7)贴合在上部储料盒(3)上;所述上部储料盒(3)上设有上部储料盒把手(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筛网的筛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分盒体(9)和所述聚粒输送箱(5)同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筛网的筛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粒输送箱(5)和所述方形输送口(4)同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筛网的筛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分盒体(9)内边长等于所述聚粒输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见行刘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