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东成专利>正文

钢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6593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笔,包括笔管、笔芯和笔帽,笔芯包括笔尖、下液管和墨囊,其特征是:笔芯还包括吸墨管,吸墨管顶部设有单向阀;吸墨管上部通过具有弹性管的毛细管与墨囊相通;吸墨管下部探入笔芯并设置于笔尖旁,吸墨管能够在笔芯中伸缩;还包括有一气囊,气囊的囊嘴与单向阀可拆卸的连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钢笔在加墨时墨水完全不会污染笔芯、笔尖,避免擦拭清洁并易于滋润笔芯。擦拭清洁并易于滋润笔芯。擦拭清洁并易于滋润笔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笔


[0001]本技术属于文化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笔。

技术介绍

[0002]人们在日常学习或工作中经常使用钢笔,钢笔需要经常加墨。钢笔的墨水通常都是装在墨水瓶中,加墨时需要将钢笔笔尖浸入墨水中,这必然要污染钢笔外表。为了减少墨水对钢笔的污染,现有技术中多为对墨水瓶进行的结构创新,例如我国专利技术专利,专利号为200810179410.1,公开日为2009.04.29,公开了一种洁笔式墨水瓶,利用真空腔在墨水瓶中设计了一个液位能控制的吸墨腔,从而减少笔法浸入墨水的深度,减小污染范围。
[0003]由于钢笔利用负压从墨水瓶中吸墨,现有技术中墨水瓶无论如何设计,在钢笔吸墨时都要求将钢笔笔尖全部浸入墨水中,从而吸到墨水,因此现有技术中提供的方案仍不能完全避免墨水污染钢笔表面,在加墨后都需要擦拭清洁,这样的不便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钢笔加墨是必然被赃污的缺陷。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是:
[0006]一种钢笔,包括笔管、笔芯和笔帽,笔芯包括笔尖、下液管和墨囊,还包括吸墨管,吸墨管中部通过至少一根柔软的毛细管与墨囊相连通;毛细管的吸墨管连接端低于毛细管的墨囊连接端时,吸墨管下端突出于笔尖之下;毛细管的吸墨管连接端高于毛细管的墨囊连接端时,吸墨管下端收缩于笔芯中。
[0007]本技术提供的钢笔在加墨时吸墨管代替笔尖探入墨水中,吸墨管能够在笔体中伸缩,加墨完成后缩回笔体中,笔杆、笔尖均不会直接与墨水接触,因此加墨时完全不会污染钢笔外表。
[0008]进一步的,墨囊上端设有止逆阀,该止逆阀为出气阀。此结构通过墨囊创造负压,通过吸墨管吸入墨水。
[0009]还包括有一独立吸气囊,独立吸气囊的囊嘴与止逆阀可拆卸的连接。此结构通过独立吸气囊创造负压,独立吸气囊先抽出墨囊中的空气,再从吸墨管中抽取空气并进一步吸取墨汁。
[0010]墨囊下端设有坚硬的插接端,插接端套接于下墨孔中;下墨孔旁边设有夹持器,夹持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夹持球,两夹持球外侧分别连接有弹簧片,弹簧片外端与笔芯固接,两弹簧片对两夹持球施加相对压紧的力。此结构使墨囊下端闭合,避免吸墨时笔芯进入空气减小墨囊和吸墨管中的负压压强。
[0011]笔芯远离笔尖的一侧设有用于安装吸墨管的通孔,通孔大小与吸墨管适配。此结构通孔作为吸墨管的引导槽,并与吸墨管有一定摩擦阻力,加之毛细管不受推力,吸墨管连接端不会自己向下移动,使吸墨管上下移动时稳定,且避免吸墨管在书写时误掉出。
[0012]毛细管沿吸墨管长度方向间隔2mm设置5根,毛细管长度为10mm至20mm。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吸墨管伸出笔芯状态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夹持器闭合墨囊下端状态图;
[0015]图3 为本技术插接端撑开夹持器状态图;
[0016]图4 为本技术吸墨管退回笔芯内状态示意图。
[0017]图中:1、墨囊;2、笔芯;3、笔尖;4、吸墨管;5、夹持器;6、毛细管;7、止逆阀;8、独立吸气囊;9、通孔;11、插接端;21、下墨孔;51弹簧片;52、夹持球。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然,本说明提供的实例仅是本技术的部分实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不能成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
[0019]如图1所示,一种钢笔,包括笔管、笔芯2和笔帽。笔芯2包括笔尖3、下液管和墨囊1,还包括吸墨管4,吸墨管4中部通过至少一根柔软的毛细管6与墨囊1相连通;毛细管6的吸墨管4连接端低于毛细管6的墨囊1连接端时,吸墨管4下端突出于笔尖3之下;毛细管6的吸墨管连接端高于毛细管6的墨囊连接端时,吸墨管4下端收缩于笔芯中。
[0020]进一步的,墨囊1上端设有止逆阀7,该止逆阀7为出气阀。此方案通过墨囊1提供负压,通过吸墨管4吸入墨水。此实施例中,阀门处于墨囊1顶部,吸入的墨水进入墨囊1后保持在下部,因此在挤压墨囊1时必定是空气先从止逆阀排出。在挤压墨囊1时使用者可以观察吸入的墨量,控制按压力度,避免墨水从止逆阀7溢出。
[0021]对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造负压,实现吸墨的工具。该工具是与钢笔配套一起的另外的小工具,仅在加墨时使用。具体的,还包括有一独立吸气囊8,独立吸气囊8的囊嘴与止逆阀7可拆卸的连接。此结构通过独立气囊创造负压,独立吸气囊8先抽出墨囊1中的空气,当墨囊内气压降到一定程度则墨汁受大气压力进入墨囊1。此实施例,独立吸气囊8代替墨囊1创造负压吸取墨水,避免墨囊1吸入部分墨水后,在挤压过程中,墨水从止逆阀7外溢的问题,此实施例使墨水液面缓慢从底部上升,可以达到使墨囊1存储100%蓄墨量。
[0022]参见图2、图3,墨囊1下端设有坚硬的插接端11,插接端11套接于下墨孔21中;下墨孔21旁边设有夹持器5,夹持器5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夹持球52,两夹持球52外侧分别连接有弹簧片51,弹簧片51外端与笔芯2固接,两弹簧片51对两夹持球52施加相对压紧的力。此结构正正常使用时,墨囊1底部的坚硬插接端11处于两夹持球52之间,向外支撑两夹持球52,从而保证墨水能正常进入流至笔法;而在需要加墨时,使用者稍向下推墨囊1,即会使插接端11离开夹持球52位置,夹持球52将墨囊1压扁使其下端闭合,避免空气反灌,从而使墨囊1或独立吸气囊8快速抽干空气。
[0023]参见图4 ,笔芯2远离笔尖3的一侧设有用于安装吸墨管4的通孔9。此结构通孔9作为吸墨管4的引导槽,使吸墨管4上下移动时稳定。通孔9与吸墨管4间有一定摩擦阻力,毛细管6不受推力不会自已向下伸展,因此保证在不加墨时,吸墨管4不向下移动,避免书写时吸
墨管外露。
[0024]毛细管6延吸墨管4长度方向间隔2mm设置5根,毛细管6长度为10mm至20mm。
[0025]本技术提供的附图中仅示出了钢笔的内芯结构,该结构安装在笔管中。本技术吸墨管4伸出长度受毛细管6长度的限制,毛细管6可以采用硅胶管,毛细管6越长吸墨管4能伸出的长度的越大。若毛细管6和长度为10mm至20mm,那么基于毛细管6墨囊1连接端,其吸墨管4连接端最高位置与最低位置的移动差在20mm至40mm之间,结合墨囊1设置高度,吸墨管4能够伸出的长度一般会在10mm 至20mm之间。
[0026]本技术的使用方法,结合图1至图4,具体操作如下:
[0027]1)当钢笔需要加墨时,将吸墨管4向下推,使吸墨管4的下尖端伸出笔芯2,将突出的吸墨管4浸入墨水中。
[0028]2)然后用手捏扁独立吸气囊8,排出独立吸气囊8内部空气后,独立吸气囊8囊嘴插入止逆阀7中,并将墨囊1向下推,使插接端11完全进行下墨孔21,从而让夹持器封闭墨囊1下端。
[0029]3)缓慢放开独立吸气囊8,将墨囊1中的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笔,包括笔管、笔芯(2)和笔帽;笔芯(2)包括笔尖(3)、下液管和墨囊(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墨管(4),吸墨管(4)中部通过至少一根柔软的毛细管(6)与墨囊(1)相连通;毛细管(6)的吸墨管连接端低于毛细管的墨囊连接端时,吸墨管(4)下端突出于笔尖(3)之下;毛细管的吸墨管连接端高于毛细管的墨囊连接端时,吸墨管(4)下端收缩于笔芯(2)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钢笔,其特征在于:墨囊(1)上端设有止逆阀(7),该止逆阀(7)为出气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钢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独立吸气囊(8),独立吸气囊(8)的囊嘴与止逆阀(7)可拆卸的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钢笔,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东成
申请(专利权)人:罗东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