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和风冷混合冷却的新型电抗器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6540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6: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电抗器技术领域的水冷和风冷混合冷却的新型电抗器散热结构,包括电抗器本体,所述电抗器本体的一侧内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电抗器本体的一侧外部设置有水冷散热盒,所述水冷散热盒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水冷散热盒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水冷散热盒的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头,所述水冷散热盒的底端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水头,所述水冷散热盒对应电抗器本体的另一侧安装有风冷盒,所述引风罩的内部设置有散热风扇;通过水冷散热盒和风冷盒,便于电抗器的风冷与水冷,且在断水或者风扇损坏的情况下,仍能对电抗器进行散热,且下风冷板与水冷散热盒贴合,方便提高风冷散热效率。提高风冷散热效率。提高风冷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冷和风冷混合冷却的新型电抗器散热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抗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冷和风冷混合冷却的新型电抗器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抗器也叫电感器,一个导体通电时就会在其所占据的一定空间范围产生磁场,所以所有能载流的电导体都有一般意义上的感性,电抗器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影响电抗器的运行,因此需要散热结构。
[0003]但是目前的电抗器散热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大多是单一的风力或者水冷,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单一的散热结构出现问题,易影响电抗器的继续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水冷和风冷混合冷却的新型电抗器散热结构,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水冷和风冷混合冷却的新型电抗器散热结构,包括电抗器本体,所述电抗器本体的一侧内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电抗器本体的一侧外部设置有水冷散热盒,所述水冷散热盒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水冷散热盒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水冷散热盒的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头,所述水冷散热盒的底端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水头,所述水冷散热盒对应电抗器本体的另一侧安装有风冷盒,所述风冷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引风罩,所述引风罩的内部设置有散热风扇。
[0006]优选的,所述水冷散热盒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远离进水头的一端与水冷散热盒贴合设置,所述隔板靠近进水头的一端与水冷散热盒间隔设置。
[0007]优选的,所述水冷散热盒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2组连接块,每组所述连接块前后对称设置有2个。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块通过紧固螺栓贯穿安装孔与电抗器本体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风冷盒包括下风冷板和上风冷板,所述下风冷板设置在上风冷板的一侧,所述下风冷板与水冷散热盒密封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下风冷板呈波浪型结构设置,所述下风冷板靠近进水头的一端与水冷散热盒贴合设置,所述下风冷板远离进水头的一端与水冷散热盒间隔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上风冷板呈“凹”型结构设置,所述上风冷板与下风冷板焊接固定。
[0012]优选的,所述引风罩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设置,所述引风罩的内部等间距安装有散热风扇。
[0013]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
[0014]使用者将水冷散热盒上的连接块与电抗器本体上的安装孔对其,通过紧固螺栓贯穿连接块和安装孔,使得水冷散热盒固定在电抗器本体上,通过水管连接在水冷散热盒上
的进水头和出水头,方便水冷散热盒中的水流进与流出,水冷散热盒中等间距设置有隔板,且水冷散热盒顶部的下风冷板对隔板相对应的设置有波浪型结构,方便水流在水冷散热盒中呈“S”型流动,增大散热面积,下风冷板与水冷散热盒密封连接,避免漏水,通过启动散热风扇,散热风扇产生的风力,通过引风罩的引导进入下风冷板和上风冷板之间,对电抗器本体进行散热,下风冷板的下方与水冷散热盒的顶端贴合,方便电抗器本体产生的热量通过水冷散热盒传送到下风冷板上,再通过风力散热散出,从而对电抗器本体进行散热,通过水冷散热盒和风冷盒的设置,在断水或者风扇损坏的情况下,仍能对电抗器本体进行散热。
附图说明
[0015]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技术。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俯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水冷散热盒正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风冷盒与引风罩连接侧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引风罩与引风罩连接侧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电抗器本体;2、安装孔;3、水冷散热盒;4、隔板;5、连接块;6、紧固螺栓;7、进水头;8、出水头;9、风冷盒;901、下风冷板;902、上风冷板;10、引风罩;11、散热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得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查阅以下详细描述之后,本实施例的其它系统、方法和/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旨在所有此类附加的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都包括在本说明书内、包括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并且受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在以下详细描述描述了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另外的特征,并且这些特征根据以下将详细描述将是显而易见的。
[0023]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4]一种水冷和风冷混合冷却的新型电抗器散热结构,包括电抗器本体1,所述电抗器本体1的一侧内部开设有安装孔2,所述电抗器本体1的一侧外部设置有水冷散热盒3,所述水冷散热盒3的内部设置有隔板4,所述水冷散热盒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所述水冷散热盒3的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头7,所述水冷散热盒3的底端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水头8,所述水冷散热盒3对应电抗器本体1的另一侧安装有风冷盒9,所述风冷盒9的底端固定
连接有引风罩10,所述引风罩10的内部设置有散热风扇11。
[0025]具体的,如图1

5所示,使用者将水冷散热盒3上的连接块5与电抗器本体1上的安装孔2对其,通过紧固螺栓6贯穿连接块5和安装孔2,使得水冷散热盒3固定在电抗器本体1上,通过水管连接在水冷散热盒3上的进水头7和出水头8,方便水冷散热盒3中的水流进与流出,水冷散热盒3中等间距设置有隔板4,且水冷散热盒3顶部的下风冷板901对隔板4相对应的设置有波浪型结构,方便水流在水冷散热盒3中呈“S”型流动,增大散热面积,下风冷板901与水冷散热盒3密封连接,避免漏水,通过启动散热风扇11,散热风扇11产生的风力,通过引风罩10的引导进入下风冷板901和上风冷板902之间,对电抗器本体1进行散热,下风冷板901的下方与水冷散热盒3的顶端贴合,方便电抗器本体1产生的热量通过水冷散热盒3传送到下风冷板901上,再通过风力散热散出,从而对电抗器本体1进行散热,通过水冷散热盒3和风冷盒9的设置,在断水或者风扇损坏的情况下,仍能对电抗器本体1进行散热。
[0026]进一步的,所述水冷散热盒3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隔板4,所述隔板4远离进水头7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和风冷混合冷却的新型电抗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抗器本体(1),所述电抗器本体(1)的一侧内部开设有安装孔(2),所述电抗器本体(1)的一侧外部设置有水冷散热盒(3),所述水冷散热盒(3)的内部设置有隔板(4),所述水冷散热盒(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所述水冷散热盒(3)的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头(7),所述水冷散热盒(3)的底端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水头(8),所述水冷散热盒(3)对应电抗器本体(1)的另一侧安装有风冷盒(9),所述风冷盒(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引风罩(10),所述引风罩(10)的内部设置有散热风扇(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和风冷混合冷却的新型电抗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散热盒(3)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隔板(4),所述隔板(4)远离进水头(7)的一端与水冷散热盒(3)贴合设置,所述隔板(4)靠近进水头(7)的一端与水冷散热盒(3)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和风冷混合冷却的新型电抗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散热盒(3)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2组连接块(5),每组所述连接块(5)前后对称设置有2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和风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善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昇电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