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鹅掌楸用人工授粉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6526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6: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鹅掌楸用人工授粉架,包括底座、支撑杆和支撑板,所述底座的上端均匀设置有支撑杆,底座的下端均匀设置有地针,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底座和连接杆之间通过轴承设置有螺杆,且螺杆的两侧设置有滑动杆,所述螺杆的上端设置有电机,所述螺杆和滑动杆之间设置有可以上下滑动的支撑板。该鹅掌楸用人工授粉架设置有可以升降支撑板,使用人员可以踩在支撑板上通过电机控制支撑板的升降,使用更加方便,不需要使用人员自己爬上爬下,大大提高授粉的效率,而且根据情况对树体的下端、中间和上端进行授粉,使用更加灵活。用更加灵活。用更加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鹅掌楸用人工授粉架


[0001]本技术属于授粉架
,具体为一种鹅掌楸用人工授粉架。

技术介绍

[0002]鹅掌楸,拉丁学名:Liriodendron chinense(Hemsl.)Sarg.(《Flora of China》)。中国特有的珍稀植物。为落叶大乔木,高达40米,胸径1米以上,小枝灰色或灰褐色。叶形如马褂
──
叶片的顶部平截,犹如马褂的下摆;叶片的两侧平滑或略微弯曲,好像马褂的两腰;叶片的两侧端向外突出,仿佛是马褂伸出的两只袖子。故鹅掌楸又叫马褂木。花单生枝顶,花被片9枚,外轮3片萼状,绿色,内二轮花瓣状黄绿色,基部有黄色条纹,鹅掌楸只能靠人工杂交,制种不能天然杂交,而且鹅掌楸本身树体就比较高大,人工授粉的困难性比较大,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使用毛竹搭成简易的的架子,然后人爬上去授粉,但是现有的毛竹支架稳定性不好存在安全隐患,工作人员需要爬上爬下,更换位置,授粉效率低下,而且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鹅掌楸用人工授粉架,以解决目前的但是现有的毛竹支架稳定性不好存在安全隐患,工作人员需要爬上爬下,更换位置,授粉效率低下,而且费时费力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鹅掌楸用人工授粉架,包括底座、支撑杆和支撑板,所述底座的上端均匀设置有支撑杆,底座的下端均匀设置有地针,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底座和连接杆之间通过轴承设置有螺杆,且螺杆的两侧设置有滑动杆,所述螺杆的上端设置有电机,所述螺杆和滑动杆之间设置有可以上下滑动的支撑板。
[0006]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与底座和连接杆均为固定连接,且支撑杆之间均匀设置有加强杆。
[000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连接耳和第二连接耳,且第一连接耳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连接耳,且第一连接耳和第二连接耳均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耳的内部设置有螺纹孔,且该螺纹孔与螺杆相配合,所述第二连接耳的内部设置有滑动孔,且该滑动孔与滑动杆相配合。
[000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上端面设置有防滑螺纹。
[0010]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为正反电机,且电机通过线缆设置有可移动开关。
[0011]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优势:
[0012]1.该鹅掌楸用人工授粉架设置有可以升降支撑板,使用人员可以踩在支撑板上通过电机控制支撑板的升降,使用更加方便,不需要使用人员自己爬上爬下,大大提高授粉的效率,而且根据情况对树体的下端、中间和上端进行授粉,使用更加灵活,同时底座的下端设置有地针,支撑杆上设置有加强杆,都能大大提高该授粉架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减少安
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鹅掌楸用人工授粉架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鹅掌楸用人工授粉架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6]如图1和图2所示,鹅掌楸用人工授粉架,包括底座1、支撑杆2和支撑板9,底座1的上端均匀设置有支撑杆2,4个支撑杆2均匀设置在底座1的四个角,底座1的下端均匀设置有地针5,使用时地针5插在地下,提高稳定性,防止该授粉架倾倒,发生安全事故,支撑杆2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杆3,底座1和连接杆2之间通过轴承设置有螺杆6,且螺杆6的两侧设置有滑动杆7,螺杆6的上端设置有电机8,螺杆6和滑动杆7之间设置有可以上下滑动的支撑板9,使用人员可以踩在支撑板9上通过电机8控制支撑板9的升降,使用更加方便,不需要使用人员自己爬上爬下,大大提高授粉的效率,而且根据情况对树体的下端、中间和上端进行授粉,使用更加灵活。
[0017]支撑杆2与底座1和连接杆3均为固定连接,提高连接强度和稳定性,防止长时间使用之后发生破损的现象,且支撑杆2之间均匀设置有加强杆4,加强杆4能够进一步提高支撑杆2与支撑杆2之间的连接器强度和稳定性,防止支撑杆2晃动。
[0018]支撑板9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连接耳10和第二连接耳11,且第一连接耳10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连接耳11,且第一连接耳10和第二连接耳11均与支撑板9固定连接,提高连接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发生破裂的现象,保证支撑板9能够正常升降。
[0019]第一连接耳10的内部设置有螺纹孔,且该螺纹孔与螺杆6相配合,第二连接耳11的内部设置有滑动孔,且该滑动孔与滑动杆7相配合,在电机8的带动下螺杆6旋转,螺杆6通过第一连接耳10带动支撑板9上下旋转,滑动杆7一方面有利于支撑板9的升降,另一方面也能够防止支撑板9的倾斜。
[0020]支撑板9上端面设置有防滑螺纹,提高摩擦力,防止使用人员在上面滑倒。
[0021]电机8为正反电机,方便带动螺杆6正传和反转,方便支撑板9上升和下降,且电机8通过线缆设置有可移动开关,使用人员可以手持开关,操作更加方便。
[002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鹅掌楸用人工授粉架的思路及实施方法,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鹅掌楸用人工授粉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撑杆(2)和支撑板(9),所述底座(1)的上端均匀设置有支撑杆(2),底座(1)的下端均匀设置有地针(5),所述支撑杆(2)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杆(3),所述底座(1)和连接杆(3)之间通过轴承设置有螺杆(6),且螺杆(6)的两侧设置有滑动杆(7),所述螺杆(6)的上端设置有电机(8),所述螺杆(6)和滑动杆(7)之间设置有可以上下滑动的支撑板(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鹅掌楸用人工授粉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与底座(1)和连接杆(3)均为固定连接,且支撑杆(2)之间均匀设置有加强杆(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鹅掌楸用人工授粉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世清陆叶孙筱殷健超郝兆东陈金慧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