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保护毯生态护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6087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维保护毯生态护坡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土坡面以及所述土坡面铺设的三维保护毯层,所述土坡面的底部设置有格宾护坡层,所述土坡面的坡顶处开设有用于种植矮灌木的第一沟槽,所述格宾护坡层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沟槽,所述三维保护毯层铺设在所述第一沟槽与所述第二沟槽之间,所述三维保护毯层上插装有多个等距的第一钢钉,所述第一沟槽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混凝土格梗,两个所述混凝土格梗之间设置有表面铺装层,三维保护毯层与格宾护坡层形成的复合结构层对改善护坡的生态环境,防止护坡土壤流失,同时能够满足河道水利堤防功能、公路、矿山护坡防塌方、景观绿化护坡的亮化功能。景观绿化护坡的亮化功能。景观绿化护坡的亮化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维保护毯生态护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生态保护
,特别涉及一种三维保护毯生态护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在河道治理过程中采用钢筋混凝土、块石砌体、水泥植草砖等硬质材料进行河堤保护,虽满足了一时的防汛安全要求,但也造成了对水系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从而导致水系生态环境的不平衡。针对由此引发的水系生态环境不平衡因素,水系生态治理已成为当下迫切而又现实的问题。如何降低不当工法对水系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植入绿色发展理念,采用环保工法进行河道水系治理已成为生态治理的当务之急。
[0003]现有的生态护坡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施工速度慢、效率低、耐久性较差和抗冲刷能力低,且不环保,容易对生态造成伤害和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维保护毯生态护坡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三维保护毯生态护坡装置,包括土坡面以及所述土坡面铺设的三维保护毯层,所述土坡面的底部设置有格宾护坡层,所述土坡面的坡顶处开设有用于种植矮灌木的第一沟槽,所述格宾护坡层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沟槽,所述三维保护毯层铺设在所述第一沟槽与所述第二沟槽之间,所述三维保护毯层上插装有多个等距的第一钢钉,所述第一沟槽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混凝土格梗,两个所述混凝土格梗之间设置有表面铺装层,所述三维保护毯层的上表面上铺设有草皮层。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土坡面上的三维保护毯层与格宾护坡层形成的复合结构层对改善护坡的生态环境,防止护坡土壤流失,同时能够满足河道水利堤防功能、公路、矿山护坡防塌方、景观绿化护坡的亮化功能,此三维保护毯层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抗冲刷性,生态护坡主要针对现状的岸坡进行整理,通过采用三维保护毯层与草皮层结合方式形成的生态自然护坡,并与植物的有机结合,促进岸坡周边生物的共生与繁殖,实现了生物多样性、达到安全生态,亲水自然、固堤美景的目标,通过第一钢钉方便三维保护毯层的固定,通过第一沟槽与第二沟槽方便排水,通过铺设三维保护毯层有利于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且环保性较好,不容易对生态造成伤害和污染。
[0008]较佳的,所述第二沟槽的底部与所述格宾护坡层的底部均铺设有土工布层。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沟槽的底部与格宾护坡层底部铺设的土工布层具有强力高、耐腐蚀、透水性好、良好的渗水性能,材质轻、柔,故运送、铺设、施工方便。
[0010]较佳的,所述第一沟槽的深度为50厘米。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50厘米深的第一沟槽方便矮灌木的种植。
[0012]较佳的,所述表面铺装层的下表面上混凝土基础层,所述混凝土基础层的下面上铺设有碎石层。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碎石层方便混凝土基础层的铺设,提高结构的稳定性,通过混凝土基础层方便表面铺装层的铺设。
[0014]较佳的,所述混凝土基础层的厚度为15厘米,所述碎石层的厚度为10厘米,所述表面铺装层的厚度为4厘米。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基础层、碎石层以及表面铺装层的厚度适中,有利于降低成本。
[0016]较佳的,所述第二沟槽内设置有钢筋,所述钢筋的直径为8毫米。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铺设的钢筋有利于提高三维保护毯层的固定。
[0018]较佳的,所述第一沟槽内设置有第二钢钉,所述第二钢钉的一端贯穿所述土工布层。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钢钉方便将土工布层固定在第一沟槽内。
[0020]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第一、该三维保护毯生态护坡装置中,土坡面上的三维保护毯层与格宾护坡层形成的复合结构层对改善护坡的生态环境,防止护坡土壤流失,同时能够满足河道水利堤防功能、公路、矿山护坡防塌方、景观绿化护坡的亮化功能,此三维保护毯层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抗冲刷性,生态护坡主要针对现状的岸坡进行整理,通过采用三维保护毯层与草皮层结合方式形成的生态自然护坡,并与植物的有机结合,促进岸坡周边生物的共生与繁殖,实现了生物多样性、达到安全生态,亲水自然、固堤美景的目标,通过第一钢钉方便三维保护毯层的固定,通过第一沟槽与第二沟槽方便排水;
[0022]第二、该三维保护毯生态护坡装置中,通过铺设三维保护毯层有利于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且环保性较好,不容易对生态造成伤害和污染。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4]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5]图3为图1中A处节点放大图;
[0026]图4为图2中B处节点放大图。
[0027]附图标记:1、土坡面;2、三维保护毯层;3、格宾护坡层;4、第一沟槽;5、第二沟槽;6、第一钢钉;7、混凝土格梗;8、表面铺装层;9、土工布层;10、混凝土基础层;11、碎石层;12、钢筋;13、草皮层;14、第二钢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参考图1

图4,一种三维保护毯生态护坡装置,包括土坡面1以及土坡面1铺设的三
维保护毯层2,土坡面1的底部设置有格宾护坡层3,土坡面1的坡顶处开设有用于种植矮灌木的第一沟槽4,格宾护坡层3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沟槽5,三维保护毯层2铺设在第一沟槽4与第二沟槽5之间,三维保护毯层2上插装有多个等距的第一钢钉6,第一沟槽4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混凝土格梗7,两个混凝土格梗7之间设置有表面铺装层8,三维保护毯层2的上表面上铺设有草皮层13。
[0030]参考图3,第二沟槽5的底部与格宾护坡层3的底部均铺设有土工布层9,通过第二沟槽5的底部与格宾护坡层3底部铺设的土工布层9具有强力高、耐腐蚀、透水性好、良好的渗水性能,材质轻、柔,故运送、铺设、施工方便。
[0031]参考图4,第一沟槽4的深度为50厘米,通过50厘米深的第一沟槽4方便矮灌木的种植。
[0032]参考图1,表面铺装层8的下表面上混凝土基础层10,混凝土基础层10的下面上铺设有碎石层11,通过碎石层11方便混凝土基础层10的铺设,提高结构的稳定性,通过混凝土基础层10方便表面铺装层8的铺设。
[0033]参考图1,混凝土基础层10的厚度为15厘米,碎石层11的厚度为10厘米,表面铺装层8的厚度为4厘米,混凝土基础层10、碎石层11以及表面铺装层8的厚度适中,有利于降低成本。
[00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保护毯生态护坡装置,包括土坡面(1)以及所述土坡面(1)铺设的三维保护毯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坡面(1)的底部设置有格宾护坡层(3),所述土坡面(1)的坡顶处开设有用于种植矮灌木的第一沟槽(4),所述格宾护坡层(3)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沟槽(5),所述三维保护毯层(2)铺设在所述第一沟槽(4)与所述第二沟槽(5)之间,所述三维保护毯层(2)上插装有多个等距的第一钢钉(6),所述第一沟槽(4)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混凝土格梗(7),两个所述混凝土格梗(7)之间设置有表面铺装层(8),所述三维保护毯层(2)的上表面上铺设有草皮层(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保护毯生态护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沟槽(5)的底部与所述格宾护坡层(3)的底部均铺设有土工布层(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江达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